袁家骅(1903.1-1980.9.4)
江苏省沙洲县人,著名语言学家。
袁家骅出身贫寒,八岁在二哥的资助下开始上学,十六岁考入无锡第三师范学校,学习成绩优秀。十八岁时,写成《唯情哲学》小册子,因此加入创造社。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入本科英语专业,读书期间兼任北新书局编校,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同年应聘为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应聘为北京大学英文系助教。1937年,考取第四届中英庚款文化协会留英公费生,赴英国牛津大学莫尔敦学院攻读印欧语历史比较语法。1940年学成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英语教授。1946年,随北大复校北京,仍任英语教授,曾代理系主任。1948年底应英国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赴英,1949年回国。建国后,任北京大学语言专修科主任,1955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直至逝世。1953年,参加少数民族语言所举办的民族语言调查工作,负责壮族语言调查。1980年,北京语言学会成立,被聘为顾问。1980年9月4日去世,享年77岁。
袁家骅的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西南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研究;汉语方言的教学和研究。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方面,早在西南联大教学期间,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调查。根据发音人提供的材料,用国际音标进行纪录,然后分析归纳出窝尼语的语音系统和语法撮要。通过记录阿细族的三个民歌,分析了阿细语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特点,并为阿细语设计了文字方案。解放后,从事壮族语言调查研究,论述了广西壮语可分为邕南和邕北两大方言,认为两者在语音上有显著区别,在韵母、声调、字汇和语法结构方面基本一致。认为只有制定南北互相汇通的两个文字方案,才能兼顾南北壮语的全面。对于汉语和壮语的异同,认为汉语和壮语同样有五种结构要素,但在诸要素的安排次序上,汉语和壮语自成体系,互不相同。汉壮语体词结构的根本区别,在于壮语是以量词或“量名组合体”为核心,而汉语是以名词为核心。汉语方言的教学和研究方面,1955年和1956年在北大中文系开设“汉语方言学”课程,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说明汉语方言发展的来龙去脉,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举例说明各大方言的主要特点。所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代汉语方言的著作,从大量的资料中概括出各方言的特点,根据特点划分方言区域。
在进行语言学研究的同时,袁家骅坚持语言学的教学和人才的培养,曾任北京大学语言专修科主任,培养了一批能进行实际方言调查的人才。注意向学生传授治学经验,强调研究语言的人必须学好外语,掌握记音能力非常重要,对学生施以人格化的教导。
主要专著:《阿细民歌及其语言》、《汉语方言概要》(主编)等;主要译著《语言论》、《吉姆爷》、《老柳树》等;主要论文:《窝尼语音系》、《峨山窝尼语初探》、《壮语词法初步研究》(与张元
生合作)、《广西僮语方言分布概况和创制文字的途径》、《僮族语文问题》、《略谈汉语方言研究》、《坚持字母的汇通原则》、《汉壮语的体词向心结构》、English Words of Chinese Origi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