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锡舟(1875~1944),名锦林,字锡舟。上海南姚人。中山陵的承建者、中国水泥工业的先驱。13岁独自外出谋生,充当童役、小贩、筑路工,曾受教于著名工匠杨斯盛,营造技术造诣日深。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上海创办姚新记营造厂。光绪三十年,承建上海电话大厦而崭露头角。此后,又因建造外白渡桥、中央造币厂、法国总会,在南京建筑南洋劝业会、总理陵(今中山陵)、和记洋行大厦等著名建筑而闻名全国。民国10年(1921年)联合上海金融界、实业界人士吴麟书、陈光
甫、聂云台等人集资银元50万两(姚氏投资20万两),在南京市郊龙潭创办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今中国水泥厂),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向德国购买机械、旋窑。民国12年开工生产。翌年使用“泰山牌”商标。为扩大生产,抵制外货,他又于民国15年毅然将工厂全部资产向上海银行界抵押,换取资金百万。得到实业家荣宗敬帮助,购得太湖水泥厂2套旋窑,增加生产能力。数年后,中国水泥厂发展成为仅次于唐山启新洋灰公司的中国第二大水泥厂。“泰山牌”水泥远销香港和南洋,并用于建筑钱塘江大桥和总理陵,成为中国名牌水泥之一。民国24年夏,他偕子清德去日本考察水泥工业。次年为使用国产麻袋包装水泥,联合范旭东等创建永新麻织厂。民国29年,为改进水泥包装投资创建华伦造纸厂。
姚锡舟还是一位爱国者。“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曾捐款设立临时伤兵医院。日军侵占南京后,他断然拒绝与日本军方及三井财团“合作”经营中国水泥厂。他还热心于慈善事业,曾两次捐款设立难民收容所。他一生勤奋好学,博闻广识,英语口语十分流利,管理企业井井有条。他重视培养人才,除送其子根德、怀德、福德、润德去德、英、美、瑞士等国学习水泥、机械、纺织等专业,以求深造外,并曾资助本公司王涛
等有志青年赴德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