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锡圭(1935.7.13-)
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著名古文字学家和古典文献学家。
1952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大学期间对先秦史最感兴趣,在胡厚宣先生的影响下,对甲骨文、金文产生浓厚的兴趣,1956年毕业,并考取该系“甲骨文与商代史”研究生,跟随胡厚宣先生学习,潜心研读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资料,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年,胡先生调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裘锡圭跟随到该所继续学习(编制仍属复旦大学),学习期间曾参加中国历史博物馆新建馆的陈列设计工作。1960年研究生结业,分配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从1963年起,承担北大中文系“汉字学”课程的教学任务。1964年冬至文革前夕,先后在湖北江陵县和北京郊区延庆县参加“四清”运动。1969年冬至1971年秋,在江西鲤鱼洲北大试验农场劳动。1972年,随朱德熙先生参加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的考释工作。1974年夏至1976年,与朱德熙先生一起被借调到文物出版社,参加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整理工作,其间还参加其他出土竹简的整理工作。197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升任教授,1984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同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91年7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9月,获北京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1995年,获北京市1995年度优秀教师称号,并被评为1995年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调至复旦大学,主持“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曾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暨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分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第五届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第一届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古籍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中国语言文字组)成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2年以来,多次到国外及港台地区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访问。1982年9月至1983年3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讲授汉字学等教程。1998年2月至7月,受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邀请,到该校讲授古文字与古代文学等课程。
裘锡圭从事汉字学、古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先秦、秦汉史的研究四十余年,治学态度严谨,力求做到比较全面地掌握资料,尊重而不囿于前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认为自己在考释文字的方法上,受朱德熙先生影响最深,在研究先秦、秦汉史的方法上,受张政
烺先生的影响最深。曾开设过“汉字学”、“古文字学”、“考古资料与先秦秦汉古籍整理”、“金文选读”、“甲骨学”等课程,培养了很多古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方面的人才。
在汉字学方面,裘锡圭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主要内容有:1.关于汉字的性质,第一次明确地区分了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和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这两个不同层次的符号,指出文字的性质应当由文字本身所用的符号来决定。主张汉字在早期阶段(隶变以前)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的一种文字,隶变后的汉字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但隶变后的汉字所使用的符号仍以意符和音符为主,所以汉字的性质自古至今没有本质的变化。如果从字符所能表示的语言结构层次来看汉字的性质,同意把汉字看作“语素-音节文字”。2. 关于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比较早地提出了“原始文字”概念,比较完整地描述了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根据商代后期的甲骨文的发展水平推测汉字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是在夏商之际。3. 关于汉字字体的演变,重视利用地下出土材料来研究,特别强调俗体字在汉字发展种的作用,认为有时候一种新的正体就是由前一阶段的俗体发展而成的。认为甲骨文是当时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而金文大体上可以看作当时的正体字。认为隶书是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俗体的基础上形成的。此外,还根据考古发现的材料,对隶书、行书的形成过程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4. 关于汉字的结构类型,对汉代学者提出的六书说和现代学者唐兰提出的“三书说”进行了分析评价,基本上同意陈梦家的象形、假借、形声“三书说”,认为汉字可以分成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三类,同时指出汉字里还有少量不能纳入三书说的文字。
在古文字学方面,裘锡圭对古文字学各个领域和秦汉文字都比较熟悉,他的兴趣原来主要在甲骨文方面,60年代初,受朱德熙先生的影响,开始对战国文字产生浓厚兴趣。1972年,与朱先生合写的《战国文字研究(六种)》对战国文字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参加了70年代初期马王堆1号汉墓遣册、70年代前期江陵望山一、二号楚墓竹简、1978年曾侯乙墓文字资料等的考释工作,以及1997年《郭店楚墓竹简》一书的审阅校订工作。此外,还参加过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及卷前后佚书、武威医简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整理工作。1995年至1996年,参加了中国社科院简帛研究中心等单位主持的东海县尹湾汉墓简牍的考释工作。裘锡圭考释文字,力求全面占有材料,注意古文字构形的规律,熟悉各种古文字材料的特点,并能联系文字形体的演变而追本溯源,并且非常注意从语言的角度看问题,不仅考释出不少前人未释或错释的文字,而且对各种文字资料涉及的历史、社会等方面的许多重要问题都有比较新颖独特的看法。
裘锡圭非常重视地下出土材料,特别强调在古籍整理和古汉语研究中利用地下出土资料的重要性,认为20年代王国维提出的古史研究中的“二重证据”法同样适合于古籍整理工作。在整理那些年代久远的传世古籍的时候,应该尽量利用各种地下材料,其中包括考古发现的各种古籍抄本、其他各种古代文字资料以及文字之外的各种有关考古资料。认为地下材料所能起的作用可以粗分为两个方面:一. 有助于研究古籍的源流,二有助于古籍的校读。关于地下出土材料对研究古汉语的重要性,早于1979年就曾撰文指出:古文字资料比传世古书有以下几个优越之处:一是年代绝大部分比较明确,除去传抄的古书,记录的通常都是当时的语言;二是古书屡经传抄刊刻,错误很多,地下古文字资料,除去传抄的古书,很少有这种问题;三是古文字资料里有数量很多的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和西周、春秋时代的金文,可以补古书的不足。;四是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品种比较杂,往往有古书中很难看到的内容,有时能提供一些古书里比较少见的语言材料。
主要著作:《文字学概要》、《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古文字论集》、《裘锡圭自选集》、《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文史丛稿 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等。截至2002年,发表论文近300篇。
所获得的学术研究奖项:论文《战国货币考(十二篇)》,1986年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论文一等奖,1987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文字学概要》,1991年获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及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992年获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94年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论文集《古文字论集》1995年获教委国家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主要参考资料:
1.燕园师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2.沈培教授撰写的裘锡圭简历(裘锡圭教授提供)
3.裘锡圭年谱简编(裘锡圭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