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山(1877—1948)名碧云,字紫珊,又作子山。掖县湾头村人。东莱银行董事长。童年读过私塾,14岁独自到青岛谋生。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刘子山开始为德国建筑师当翻译,同时为人代办建筑材料。1910年,在青岛独资开设福和永木材行。次年,又买下海西旧窑场,将其扩建成福和永窑场,-洋式红色砖瓦。由于产品适合当时青岛建筑业的需要,质量较好,所以销售很快,获利不少。他还受聘担任德商礼和洋行华人经理,经营颜料、花生米的进出口贸易,所得佣金也很丰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刘子山筹集资金,并利用银行贷款,由国外进口了大宗木材。战争爆发后,木材进口中断,国内市场价格猛涨。他将木材售出,获取暴利。1915年,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占领青岛。侵略军当局开设“扶桑官膏局”,批发鸦片烟膏。刘子山利用会说日语的条件,承包烟土专卖店,贩卖日本烟膏,又发了一笔横财。大战结束后,先后在青岛独资开办东莱贸易行,经营进口业务;开办永利汽车行, 经销美国产“Buick”牌汽车。他投资50万两银子,修筑从潍县至烟台的450华里公路。 1922年该路建成后,他又取得吴佩孚的支持,创办烟潍汽车运输公司,经营客货运输。另外,他还在青岛华新纱厂、青岛电业公司、博山煤矿等企业投资,担任董事等职。1918年,刘子山投资20万元,在青岛创办东莱银行,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次年,在天津、济南两地设立分行。1923年,他将东莱银行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增至300万元,并在上海设立分行。以重金借用中国银行的钞票版面,发行钞票。1926年,他将东莱银行天津分行改为总行,青岛行改为分行。1928年将总行由天津迁到上海。接着,在大连等地也设立了分行。在此期间,他还向大陆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投资,并担任董事职务。抗日战争爆发前,刘子山曾被推举为青岛市0会董、山东旅沪同乡会名誉会长。曾个人捐款创办青岛中学、济南孤儿院等。1937年后,刘子山避居天津法租界,拒不与日伪合作,并派儿子刘少山赴上海,召集东莱银行同人,传达他的指示:“国难时期,宜闭关自守,紧缩业务。本人自愿不再提取股息,以维同人生计”。此后,刘子山体衰多病,将东莱银行业务交儿子管理。1948年春天,他从天津到上海就医。同年10月12日,因心脏病发作死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