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璧娘(一作碧娘),云霄县陈岱人,生年不详。祖父陈景肃,南宋绍兴进士,曾任台州知州。父陈肇,官至参知政事。璧娘幼承家学,深明民族大义。时逢宋末,她虽身为女子,但见外族入侵,爱国热情不让须眉。后嫁与广东饶平人张达为妻,张达官至都统。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五月,南宋遗臣张世杰
、陆秀夫等拥立赵昺为帝,在广东新会县以南大海中的崖山建立小朝廷,作为最后抵抗元军的据点,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张达在广西抗元兵败回家。璧娘明知宋朝大势已去,仍劝丈夫赴崖山勤王抗元。当时璧娘之弟陈植、从弟陈格亦在崖山军中。张达见璧娘深明大义,自己便毅然从军效命。璧娘渡海送夫至钱澳而别,后来人们把此地称作“辞郎州”。璧娘在家中,因思念亲人和报效祖国的情感交织,写了一首《平元曲》寄给丈夫。诗道:虎头将军眼如电,领兵夜渡龙舟堰。良人腰悬大羽箭,广西略地崖西战。十年消息无鸿便,一纸凭谁寄春怨!日长花柳暗庭院,斜倚妆楼倦针线。植兮再吸倾六罐,格也一弹落双燕。何不将我张郎西,协义维舟同虎帐。无术平元报明主,恨不身是奇男子。倘妾当年未嫁夫,请效明妃和西虏。虏人不知肯我许?我能管弦犹长舞。二弟慨然舍我去,日睹江头泪如雨。几回闻鸡几濒死,未审良人能再睹。第二年,元军进攻崖山,宋军战败,南宋灭亡。张达、陈格皆战死。璧娘闻讯,痛感国破家亡,毅然-自殉。遗一幼子,由璧娘姑母抚养,今诏安县东峰村有其后裔。1959年,广东省潮剧院根据陈璧娘事迹,创作演出《辞郎州》剧目,因其事迹感人至深而风行闽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