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轩(1885~1952)
李友庚字西轩,以字行,本县城关人,清光绪十一年生。幼嗜学,惟以家境贫寒,几遭中辍,后得岳母段慧君帮助,带至成都入中学学习。民国元年,转入北京京兆中学,5年毕业,复考取官费留日学生,入日本东洋大学读教育伦理学。10年毕业归国,先后任陕西师范学校、西乡高等小学、汉中联合中学学监、校长、教务主任等职,14年,首任西乡县教育局长。
西轩在日本留学期间,潜心钻研教育学,探讨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以及日本、欧美列强富国之道,深感中国欲起贫弱、御外侮,必须发展以科学与民主为中心的新文化教育。但当时汉中地区为军阀吴新田所把持,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友庚胸怀教育救国之志,任教育局长之始,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旧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发展女子教育,将城内南、西、北三处女子初小合并为高、初两级女子小学,自兼校长,解决经费、师资、设备等问题,为本县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妇女人才。
民国15年,县议会决议开办县立初级中学,并由西轩兼任校长。他竭忠尽智,奔走求助,克服种种困难,使学校初具规模,以新学风、新课程,受到社会的重视。西轩还十分关注社会教育,由教育局筹款购置平民千字课本及文具、灯油,两年间,先后成立民众夜校9处,附近居民及失学青少年踊跃入学,群众深感满意。
18年,西轩又成立县立模范小学一所,争得地方财政的定期补助。在教学上,加强基础自然科学的教学,并开设军体课,学生练习劈刀刺 ,腾挪跳越,整齐威武,为学界之创举。当时,县政府对各区、乡小学的经费,一般不予拨款,均赖地方自行筹措,极不稳定。西轩审时度势,倡导私人办学,以补公家办学之不足,受到社会赞赏。
西轩在局长任内,先后举办单级师范讲习班、女子简易师范班、假期教员训练班以及乡村师范班。此类短期师范教育的开办,初步改变了当时师资极其缺乏的状况。
除此之外,在西轩主持下,还筹建县立图书馆、丰宁书局(代售图书课本)、石印局(承印教材、表册),并主办《文铎报》与《教育半月刊》,举办竞赛考试与教育展览会,使全县教育工作出现了活跃局面。
22年,教育局奉命撤销。23年,西轩改任西乡初中校长,不久突患中风,右半身不遂,乃辞去校长职。但仍带病授课,板书讲稿改练左手,其志坚韧至老不衰。
解放后,西轩应邀参加开明人士座谈会,受到党和政府的尊重,被任命为西乡师范名誉校长。他在座谈会上说:“我十五年没进过政府了,今天和大家坐在一起,感到分外高兴。”表达了他对党和政府的爱戴与感激。1952年2月病逝,享年67岁。西轩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作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为发展西乡教育,培养人才,作出了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