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元(1661—1746年),字伯猷,梅城金山人。家素业儒。少年勤奋攻读,学有所成。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为清代嘉应州入翰林院之第一人。任山东典试副主考时,他不嫌贫贱,认真选拔贤才。依清例,典试官主副考对取卷名额例有分配,但他仅荐取一名,此人年龄较大,足跛。主考官奇之。李象元说:“此人五官有缺陷,但道德文章甚好,有奇才,我特取之。”后此人任广东巡抚,有政声。李象元在山东典试后,以病乞归,筑“赐书堂”于城内凤尾阁,广集经典,藏书极富。他平日手不释卷,后进问业,均细心析疑解惑,培育不少人才。其子侄辈中,中秀才、举人、进士的便有10余人,后人称“公孙三翰院”。 李象元平日布衣蔬食,生活极为简朴,常教育子孙为政必须清廉,勿受非分之财。而对于贫苦者常予周济
,并且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倡修饶公桥和状元桥于附城。县人韩慕林,任江苏荆溪(宜兴)知县;孙李逢亨,是乾隆十六年钦点翰林。李氏一门三翰院,极为时人所称道。旅港钟应梅教授在其所著的《客人先生诗传·李象元》中有:“三世宫袍玉殿来,文章有价自为媒。赐书堂外行人过,异代犹夸翰苑才”诗赞李家。
李象元于乾隆十一年病逝,终年86岁。著有《赐书堂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