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复基
(1884—1911)
武昌起义参议长,辛亥革命烈士。
湖南省常德府武陵县(今常德市武陵区)人,188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在本地入塾学,进高小,到师范学堂就读。1904年,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遭受-和追捕,东渡日本避难。1905年11月,由宋教仁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初回国,在上海介绍蒋翊武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回长沙创办“中外各报代派所”,运销《民报》,扩大同盟会在湘、鄂地区的影响。1909年春至汉口,任《商务报》会计兼发行员。不久,又加入湖北新军中的秘密革命组织群治学社,主持群治学社的机关报。此报具有鲜明的反清色彩,被誉为“汉口报界革命之先锋”。还加入新军第四十标三营左队,忍受种种困苦,决心锻炼自己。1911年1月,任文学社文书和评议部长,以同盟会纲领为文学社纲领,以研究文学之名,在新军中开展活动,依靠各标营代表掌握武装,促成文学社和共进会的联合,进而共同筹划发动武昌起义。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军事联合会议推选他为起义参议长和军事筹备员。10月9日上午,在汉口俄租界的秘密机关赶制装配0 时,不慎发生0,总机关被破获,武昌革命机关及领导人均被暴露,-大肆搜捕。当天下午,他与蒋翊武在武昌小朝街85号起义总部召开紧急会议,果断提出:“与其坐以待捕,不如及时举义,成败利钝,非所计也!”定于当晚12时以中和门炮声为号,同时并举。不幸的是,他于10月10日清晨就义于武昌湖广总督衙门外,临刑前昂首高呼:“同胞们,大家起来革命啦!民国万岁!孙中山和未死的同志万岁!”壮烈牺牲在武昌首义的前夜,年仅28岁。中华民国成立后,为纪念他和其他几位死难的辛亥先驱,武昌新命名了一条彭刘杨路。刘复基葬于长沙岳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