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指南(1911-1950),又名朱向离,化名林琳、张文成,北营村人。民国19年,就读于太原成成中学,组织学生反蒋抗日。后因遭通缉,遂到北平中华中学就读。民国21年(1932),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察绥抗日同盟军工作,后任河北蔚县县委特派员。民国23年(1934)因病回乡。后任中共五台县特别支部、区委委员。民国25年(1936)2月,筹建中共五台县委时被捕。在狱中严守党的机密,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同年12月,阎锡山-释放革命人士。朱指南获释后,与党组织失掉联系。在国民军军官教导团、决死队、游击支队等处工作。民国27年6月,赴延安抗大学习。次年7月,被分配到中共北方局。8月,到八路军386旅16团。并重新加入共产党。民国30年(1941)秋,太岳军区党委任朱为临汾情报站党支部书记,化名张文成,以商人身份只身打入伪"大汉义军"司令部。后又以日军69师团晋南棉织厂营业主任、经理等身份索探敌情报,为太岳区军民的多次反"扫荡"斗争做出卓越贡献,特别是民国32年(1943)10月向军区提供日军"战地观察团"的有关情况,对韩略村伏击战的胜利起了很好的作用,歼敌军官100余名,仅三人脱逃,打乱了日军"扫荡"部署。受到中共中央社会部和太岳区党委的专电嘉奖。抗战胜利后,历任太岳军区一分区情报处长、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主任、副部长、六十军政治部敌工部长。随部队转战晋南、晋中,参加了著名的运城、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民国37年(1948),任178师政治部主任,后部队进军陕西,南下成都,从事城市接管和改造起义部队工作,在国民党起义部队三兵团任军事总代表。1950年,出任驻外武官,在上调中央赴京途中,遭国民党残匪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