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维华(1956年9月6日—),出生于山西临汾。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武维华的父亲是太原铁路局临汾机务段机车调度员,1961年由于家庭出身问题,全家迁回原籍山西省孝义县(今孝义市)兑镇镇兑镇村务农。
武维华在兑镇村读完了小学和初中,1972年考入兑镇中学(高中)。兑镇中学是一所有着优良传统和历史的地区重点中学,“文革”期间汇聚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其中大多是从省城太原和北京的一些中学甚至大学被“下放改造”的优秀知识分子。武维华在高中学习的1972—1974年,正值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时期,高中教学内容又接近恢复到“文革”前的状况, 这也为他后来在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底未曾复习就考入大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期间,武维华除了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外,还在课外跟随老师学习音乐和绘画。1974年,武维华高中毕业后在本村务农,他先后担任兑镇小学和初中的代课和民办教师、兑镇“五七农校”教师。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武维华考入山西大学。
在山西大学这所百年学府里,武维华选择了植物生理专业。大学4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在课余时间参加了环境污染对植物危害的科研项目。1982年,武维华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考入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娄成后先生,从事植物细胞间通讯的研究工作。1984年12月获得硕士学位后,武维华随导师娄成后先生回到北京农业大学(现为中国农业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1987年12月,武维华由国家基金委资助赴美进行访问研究,并于1989年9月开始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植物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在导师指导下承担了两个研究项目的实验,对跨叶绿体被膜的K+/H+离子交换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以第一作者在Plant Physiology杂志发表4篇论文,同时完成了48个学分的课程学习。两年零两个月完成博士学位。1991年11月,他博士毕业后来到哈佛大学生物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开始了对植物细胞离子通道分子调控机制的系统研究。其间对植物叶片气孔保卫细胞钾离子通道的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和Plant Physiology等杂志。
1994年9月,武维华举家回国,任教中国农大。回国后,科研没有启动经费,没有实验室和设备。老校长石元春院士询问他有什么困难,他回答“领导的困难肯定比我多,我自己努力想办法解决!”武维华向其他老师借了3万元科研经费,与其他老师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开始了工作。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是继续国外博士后期间的研究,还是根据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国家需求从头做起?前者显然轻车熟路,而后者必然是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使命感驱使武维华选择了后者。
我国钾、磷资源匮乏,农作物生产中钾、磷肥施用比例严重偏低,大量进口钾肥又提高了生产成本。针对这种情况,武维华认为改良植物(作物)的磷钾效率性状是我国农作物生产的重大需求,而研究植物磷钾效率的分子遗传及细胞生理机制又有一系列重要的科学问题。
1996年开始,武维华开始了植物磷钾高效及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工作。针对每一性状,数十万株幼苗的培养、实验工作异常艰辛。困难不仅来自实验劳作,还不断来自学生和一些同事的疑惑,“是否能筛选到我们希望得到的突变体?”武维华坚信,既然先前的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不同基因型植物的钾、磷营养效率显著不同,说明植物钾营养性状是遗传控制的,那就完全可能通过遗传诱变改变亲本材料的钾、磷营养性状。
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武维华课题组最终发现了调控植物钾营养性状的重要机制。他们的研究表明,植物根细胞钾离子通道AKT1是植物细胞自土壤溶液中吸收和转运钾的主要执行者,AKT1的活性受一蛋白激酶CIPK23的正向调控,而CIPK23的上游受两种钙信号感受器CBL1和CBL9的正向调控。在植物中过量表达CIPK23、CBL1或CBL9基因以增强AKT1的活性,能显著提高植株对低钾胁迫的耐受性。基于研究结果,课题组提出了包括CBL1/9、CIPK23和AKT1等因子的植物响应低钾胁迫的钾吸收分子调控理论模型。该项研究结果在认知植物钾吸收利用的分子调控机理方面有重要理论科学意义,也可能在利用分子操作技术改良植物钾营养性状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2006年6月30日出版的Cell杂志发表了此项重要研究成果,同时还发表了国际同行对此项工作的高度评价。
武维华同时长期研究植物磷高效性状的分子遗传及生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2009年发表在 Plant Cell杂志。另外还在植物气孔运动调节信号转导、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调节机制、物抗逆(耐盐、旱)高效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研究等方面先后取得了一系列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武维华先后承担了植物生理学、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综述、生命科学研究进展、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等多门课程及实验教学工作。教学中,武维华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取得了好的效果。
在1995—1998年,武维华结合主讲的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植物生理学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逐步更新、同时尝试教学方法改革,针对国内当时《植物生理学》教材内容局限、陈旧等问题,采用当时国际上通行的先进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不仅充实和更新了教学内容,而且还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根据生物科学作为实验科学的特点,武维华注重介绍新科学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通过对一些经典、巧妙的实验构思和方法的介绍自然地引出重要理论知识,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重实验证据”的科学素养、激发了参与实验教学和实验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从2000年开始,武维华历时3年组织编写了新的《植物生理学》教材。他依据植物生理学的自身学科性质,在力求较全面地阐述基本概念和介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参考国际通行的植物生理学教材的章节框架和内容,尽可能在内容上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使教材内容达到在基础性、通用性、先进性、参考性等方面的统一。该教材出版后已被大陆及港、台多所大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采用,并被列入“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和“国家理科基地教材”。2006年,又组织一批植物生理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青年骨干对教材进行了改编,于2008年出版了新版(第二版)《植物生理学》教材。
2001年,武维华实施了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URP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鼓励本科生自愿参加老师主持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个计划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创造了条件,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了创新意识。
为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和把握生命科学的前沿进展和新的科学思想,他开设了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新必修课程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综述,介绍各科研领域的前沿进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帮助很多同学在本科毕业阶段根据个人兴趣和优势选择了较理想的未来发展方向。
武维华主持的博士生生命科学进展课程云集了全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十几位院士、科学家和著名教授,他们精彩的学术报告,从宏观到微观,从科研的方法思路到科研立项,涵盖多个学科,知识面广,课程自1997年开设至今使3000余名博士生从中受益,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课程。
10余年来,武维华指导了近30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实验工作,毕业论文答辩全部获得优秀。自1995年起,他先后指导15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迄今已有13名获硕士学位、20余名获博士学位。已培养7名博士后(出站)。桃李满园。武维华不仅传授科研方法,也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在日常工作中,武维华要指导研究生写论文,要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要申请科研项目,要进行实验室、学科的建设管理,还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但是,他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1994年回国后,武维华先后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专项研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先后有数十篇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他还兼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和农业部科技委委员、《科学通报》副主编、BMC Plant Biology杂志的Associate Editor、《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和Frontiers in Biology杂志的主编等多项学术团体职务,并于2008年11月开始,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
虽然他在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但这些年来,媒体上却鲜有武维华的身影——他几乎谢绝了所有媒体采访。武维华的理由很简单:“我们这个行当与别的不同,最需要的是静静地做事。”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人的一生太短暂,要想做好很多事,实在不容易。我只能在植物生理这个领域做点事,哪怕只有一两件呢,也心满意足了。”
武维华于1999年被聘为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3年获首都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维华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等。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