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川教授原籍山东菏泽,1939年1月4日出生于重庆市,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东语系,一年后转入历史学系学习。他1962年10月留系任教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被美国狄金森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聘为客座教授,2004年被日本樱美林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1988年至1992年何芳川担任历史学系亚非拉史教研室主任;
1992至1995年担任历史学系主任;
1995至1997年担任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
1996至2002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曾任党委常委;
1999年兼任档案馆馆长;
2001年兼任校史馆馆长;
2002年以来担任北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他还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专家组副组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世界史学科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历史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史学会会长、中国亚太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2006年病逝。
何芳川教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一线教学四十余载,先后主讲过校选课、主干基础课、本科生通选课和研究生专题课等各类课程十余门,特别是主讲《亚非拉近代史》和《环太平洋地区的历史发展》等课程具有开创意义,体现了北大世界史研究的特色和学术深度。他讲课内容深刻,资料翔实,语言生动,热情饱满,极富感染力,使每一个同学都获益良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他多次荣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和优秀课程奖,1996年被北大学生评为“十佳教师”,对此他曾多次自豪地说“此乃一生中最高奖励”。他先后培养了2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他倾注了自己的心血,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能力,以“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和激励学生,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总是给予热情帮助,充满爱心,与学生建立起令人羡慕的亦师亦友的平等友好关系。学生在他门下,既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又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做人的道理,既不愧为“经师”,又不愧为“人师”。
何芳川教授治学范围宽广,在非洲史、亚洲史、环太平洋地区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和探索,先后出版了《崛起的太平洋》、《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太平洋贸易网500年》(主编)、《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合著)、《非洲通史·古代卷》(主编)、《中外文明的交汇》等著作十余部,发表了《古代东非城邦》、《19世纪东方国家的上层改革活动》、《“华夷秩序”论》、《太平洋时代与中国》等论文50多篇。他的著作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北京市和北京大学的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