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钫(1886—1967),字伯英,号友石,河南新安县铁门镇人。幼时随其父(任陕西鄜州州判)来陕,就读西安陆军小学、中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保定陆军学堂炮兵科,有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后加入同盟会。毕业后,任陕西陆军混成协炮营右队队官。宣统三年(1911),在陕西首应武昌起义,颇著勋绩。西安光复后,任秦陇复汉军东征兵马大都督,挥师东进,攻取潼关。钫抵华州,得知徐国祯之潼关复汉军失利,清军继续西进,即函告西安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钫率其卫队营赶赴督战。九月二十日黎明,张钫兵分西、南两路,直入南门、西门。大雨滂沱,道路泥泞,傍晚撤出,移驻吊桥山凹一带。二十一日拂晓,向清军发动攻势,渭南民团及第一标一、二营分两路增援,击溃清兵,占领潼关。十月五日,为确保潼关防地,张钫率队东进河南。
张钫抵达阌乡,豫西义军王天纵因与清第六镇及毅军作战失利,前来相会,联合东进。随派部队先期到达观音堂,因对西进清军兵力没有确切侦察,张钫得悉敌情后,改变计划,决定后撤,利用潼关有利地形,集结兵力,与敌决战。果然前派部队慑于敌众,纷纷撤退。十七日扼守南山的义军与毅军在盘头一带激战,寡不敌众,退守第一关、十二连城。十九日清军西进,潼关再度失守。十月二十四日,张凤翙率亲卫马队进驻华阴,整顿军容。刘世杰、陈树蕃、谢彩臣、王荣
镇等率队救援。张钫组织河南联合义军,从东南进逼潼关。刘世杰等从西围城,二十七日,西路在城西吊桥一带列阵酣战。东、南路联队攻到城下,切断清军辎重运输,三十日夜,清军弃尸丢辎溃退出关。十一月一日,张钫与张凤翙会师潼关后,张钫以-豫三省民军北伐总司令名义督师出关东征。
十一月三十日,东征失利,回师潼关。二十月二日,潼关再次失守。张钫移兵蒿岔峪入南山,得悉清帝宣布退位南北议和,于是信使互相往还,派参议彭世安等5人与清军代表赵景清等在泉店开会和议达成。民国元年二月十八日,张钫等14名将领应赵倜之请到潼关赴宴。二十八日正式签字。清军出关,战事告终。
张钫善战,工书。辛亥革命后,为关城题书门额:东城门为“屏藩两陕”;西城门为”控制三秦”;北城门为“霸英”;上南门为“览山”;小北门为“镇河”;唯南城门原题“凤翙”,与张凤翙名巧合而未改题。驻防潼关年间,劝导城乡群众剪发辫,妇女放脚,禁止缠足,教育群众破除迷信,拆除关帝庙、天神庙,毁掉神像。为县城潼河架起铁索桥,以利行人。为号召因战争逃出的市民返城,他在纸坊巷买民房作公舍,并设”鸿昌永”经营酱菜业,以示定居,使县城.呈现兴旺景象。辛亥革命周年纪念,张钫由京返潼,他以流畅的笔墨,简短的文句,题书 ,怀念当年东征殉难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