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字万里,号淡斋,南宋邛州蒲江人。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赴川陕类省试获第一,名列类元。王万是蒲江历史上第一个全省“状元”。
宋代实行解试、省试、殿试等三级考试制。解试,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举人解试合格,由州或转运司、国子监等按照解额解送礼部,参加省试。省试合格者由礼部奏名朝廷,参加殿试。
建炎元年(1127),经“靖康之变”时局动荡,为维系士心,宋高宗下诏诸路,开科取士。于是,南宋时期的类省试的出现。他在诏书中说:“诸道进士赴京省试,今春兵革,已展一年。国家急于取士,已降指挥,来年正月锁院。缘巡幸非久居,盗贼未息灭,道路梗阻,士人赴试非便,可将省试合取分数下诸路,令提刑司差官转运司所在州类试。”
绍兴三年(1133年),随着抗金形势的稍有好转,加之“盗贼屏息,道路已通”,遂“诏今后省试并赴行在”,罢诸路类省试。第二年,鉴于“川、陕道远,恐举人不能如期”“复令类试”,并“诏川、陕合赴省试举人,令宣抚司于置司州置试院,选差有出身、清强、见任转运使副或提点刑狱官充监试,于逐路见任京朝官内,选有出身、曾任馆学或有文学官充考试官。务在依公,精加考校,杜绝请托不公之弊”。
其时,南宋王朝疆域范围,只允许川陕推行类省试。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自建炎军兴,蜀士以险远,许就制置司类试,与省试同。间有愿赴行在省试者,亦听之。”为牢笼川、陕士人,类省试在所授甲第方面给予一定优待。《续资治通鉴·绍兴五年》:“戊午,诏:川陕类省试合格第一名,依殿试第三名例推恩。”绍兴十八年规定为:“四川类试合格人,第一等赐进士出身。”
王万是魏了翁创办的蒲江鹤山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魏了翁于隈支峰之白鹤山筑室建鹤山书院。他在《赠王彦正》中道:“余乃约十余士之当赴类省试者会文其上。是岁,自类元王万里而下,凡得七人,其不在得中者,后亦接踵科第,或以恩得官,莫有遗者。”
王万深得鹤山先生赏识,《宋元学案·卷八十鹤山学案》载,“鹤山每称之曰:真吾徒也。”初任资州教授,因母丧,改叙州教授。四川宣抚司辟,准备差遣,诏赴朝,除吏部架阁文字,任太学录,迁太学、国子、太常博士。忤权臣史弥远,遭贬离朝返里。后起为通判成都府,未上任,改知广安军。理宗绍定六年(1233),改荣州为绍熙府,治所设荣德县,辖荣德、资官、应灵、威远4县,王万授知绍熙府,官阶至朝散郎,然不得入朝。史弥远死后,朝廷下赴阙奏事之命,时王万已病不及行,遂于端平元年(1234)三月卒于治所,归葬蒲江县盐泉乡。
朝廷上,王万任太常博士,时史弥远当国,应诏言三事。其要有三:一曰厚风俗必本于明人伦,二曰尊朝廷在于聚贤才;三曰崇学校在于养士气。王万所论切中时务,随事条析,得到宋理宗赞赏,被反复顾问。但是,却遭到宰相史弥远的嫉恨,被放归蒲江。《宋元学案·卷八十鹤山学案》道,“先生既忤柄臣,又忤蜀之大吏,人皆危之,而先生浩然归里,逍遥若将终身焉。”
王万与鹤山先生亦师亦友。《鹤山先生大全集》载,宋伯谟,字震龙,王万为其室取名曰“达斋”,魏了翁为之作《达斋铭》。明代杨慎《丹铅续录》记有魏鹤山亲自为王万把脉治病一事,“王万里时患耳痛。魏文靖公劝以服青盐鹿茸煎雄附为剂。且言此药非为君虚损服之。曷不观易之坎为耳痛。坎水藏在肾。开窍于耳。而在志为恐。恐则伤肾。故耳痛。气阳运动常显。血阴流行常幽。血在形。如水在天地间。故坎为血卦。是经中已着病证矣。竟饵之而悉愈。”王万辞世,魏了翁亲为之撰《太常博士知绍熙府朝散郎王聘君墓志铭》以表哀悼。
王淡斋先生,生平著作有《心铭》《淡斋规约》《诗说》等。他博学通经,尤精于《戴氏礼》,为鹤山学派的重要人物,清代《蜀学编》列入传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