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原名刘传辉,毕节市(现七星关区)人,初中文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毕节,刘仁见这些当兵的对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又分浮财给老百姓,就上前去问长问短,得知是劳苦大众的队伍,满心欢喜。当红二、红六军团在当地扩红时,他就积极报名参军。因他有一定的文化,又擅长书法、绘画,被留在红六军团政治部当宣传干事,随后,跟随红六军团长征。入伍后,由于他积极肯干、吃苦耐劳、工作认真,通过部队教育,思想觉悟得到很快提高,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爆发后,刘仁被编入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2营。1937年9月,随师东渡黄河,挺进晋西北抗战。10月中下旬,参加雁门关伏击战。1939年2月至4月,随师粉碎了日军对晋西北的围攻,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5月,又随师配合晋察冀八路军打击日军进犯,毙伤俘敌旅团长以下数千人,巩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9年4月至10月,先后参加了平原歼灭战、灵寿县陈庄战斗和著名的黄土岭战斗。这时的刘仁已不是刚参军时的"楞头青",而是一名身经百战、杀敌勇敢的革命战士,曾历任所在部队的作战股长、营长等职。1939年底,被部队选送到延安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学习结束,回359旅任718团参谋长。1940年6月至7月,参加指挥晋西北军民粉碎日军的"夏季扫荡"。战前他积极配合团长制定作战方案,战斗中亲临作战第一线指挥战斗,为粉碎日军的"夏季扫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8月,又参加了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1941年,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开展的军民"大生产"运动,随王震将军率部开赴南泥湾进行大生产。
1943年,他率部队赴华北战场,这时,正值日寇对八路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刘仁机智勇敢,带领战士们巧妙应对,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不幸的是在一次激战中身负重伤,被日军抓捕。日军当场用刺刀指着他的胸膛,逼问他八路军的主力在哪里?朝什么地方转移?刘仁面对凶狠残暴的日寇,临死不屈,毫不畏惧,怒视着日军。日军见什么都问不出,残忍地将他活埋。刘仁虽然牺牲,但他表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气节为人们所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