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翬(1782——1849),字载屏,号竹村,又号紫蒙。安徽绩溪人。胡匡衷之孙,胡秉虔之侄。嘉庆二十四年(1819)殿试二甲进士,官内阁中书,擢升户都广东司主事。道光十年(1830)因窜稿假照案牵累降二级调用,查无所污,十三年(1833)复原职。胡培翚宦海沉浮数年,《清史稿》记载:“居官勤而处事密,时人称其治官如治经,一字不肯放过。绝不受财贿,而抉隐指弊,胥吏咸惮之。”可惜始终无知遇者,归乡后创建东山书院,之后为东南大吏延聘,主讲于钟山、惜阴两书院以及徽州、江宁、云间、庐州、泾县等地书院,一以引翼后进为已任。平生笃信友谊,将好友郝懿行、胡承珙遗书先后付梓刊印。
绩溪胡氏自明诸生东峰以来,世传经学。胡培翚幼承家学,为学渊源于先世,故治经一循家法,于《礼经》见解独深。与其祖胡匡衷、叔父胡秉虔皆长于《三礼》,史称“三胡礼学”或“绩溪礼学三胡”。后业师汪莱与凌廷堪,加之时徽州地区考据之风日盛,江永
、戴震等昌明朴学思想影响深入,遂成就为一代徽派朴学大师。胡培翚与胡氏前辈相比更擅长远绍旁征,折中至当,以绍礼家绝业,成为“三胡”中的集大成者。
胡培翚涵濡先泽,博闻笃志,著书立言,寒暑不缀。其邃精《三礼》,上溯周公、孔子、子夏垂教之旨,评述郑笺、贾公彦注疏《仪礼》之得失,引征诸鸿儒经生所议,洞窥礼学细微所在,阐示圣贤礼学教化之深意,积四十余年之力撰写《仪礼正义》一书,晚年中风瘫痪坚持不缀,可惜书未竞而身先卒,后该书由其弟子杨大堉整理成书。全书包罗古今,兼列众本之异同,发挥徽派朴学的治学之长,精核博综,一时人称绝学。顺德罗惇衍评此书:“培翚撰《正义》,约有四例:一曰疏经以补注,二曰通疏以申注,三曰汇各家之说以附注,四曰采他说以订注,书凡四十卷。至贾氏公彦之疏,或解经而违经旨,或申注而失注意,不可无辨。别为《仪礼贾疏订疑》一书。宫室制度,今以朝制、庙制、寝制为纲,以天子、诸侯、大夫、士为目。学制则分别庠、序,馆制则分别公、私,皆先将宫室考定,而以十七篇所行之礼,条系于后,名《宫室提纲》。陆氏《经典释文》于《仪礼》颇略,拟取各经音义及集《释文》以后各家音切,挨次补录,名曰《仪礼释文校补》。”《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评价此书:“张皇幽渺,阐扬圣绪,微特非李敖所可比肩,即同时墨庄胡氏之《古今文疏义》亦难方驾。”王集成在《绩溪经学三胡先生传》中论说:“当乾嘉时,海内学者,以音训之学,驰骋当世,争一字之短长,业亦精矣;而其所著之书,如惠栋之于《周易》,江声、王鸣盛、孙星衍之于《尚书》,陈奂之于《毛诗》,均于宋人所言,一字不录。培翚独泯除门户,《仪礼正义》仍郑注古今文并录之例,于朱子、李如圭、杨复之说,采辑特多。千余年来,继郑君而发嗣响,其钜识宏量,固有非惠、陈诸人之所以敢望尘矣。”
胡培翚其他著述尚有《禘袷问答》,《研六室文抄》等,另辑有宋代胡舜陟之《胡少师年谱》-。胡培翚弟子众多,教习因材施教,其中著名的江宁汪士铎,为其最为得意爱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