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自号横浦居士,又称无垢居士,生于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他的祖先原是涿郡范阳(河北涿州)人,后徙开封。张九成生长于钱塘,曾住在杭州清湖河畔。清湖河,清代以来俗称运司河,后又称浣纱河,如今早已湮塞不闻。
张九成天性颖悟,自六岁开始识字读书,八岁就会默诵六经,而且已能粗通这些经典的大概意思。到了十岁,他的文章就写得非常漂亮,在同辈人中特立独出。有一次,他的父亲张伸和一班士人朋友在家聚会,“积书座傍”,令众人当场出题考张九成,张九成无不对答如流,末了还置卷敛衽说:“精粗本末无二致,勿谓纸上语不足多。下学上达,某敢以圣言为法。”举座诸老惊为神童。十四岁时,张九成始游郡庠,刻苦好学,即便严寒酷暑,也从不懈怠学业。住在隔壁的同学透过门窗的缝隙窥视,每每见他正襟危坐,凝神读书,好似与神明为伍,不容惊扰,于是大家更加敬佩,往往以师礼相尊。
宋徽宗政和(1111~1118)中,张九成求学于杭州州学。时任州学教授黄珪善启发,张九成对黄珪教授十分敬服。宣和年间(1119~1125),张九成负笈游学汴京,进入最高学府太学,并问道于二程弟子杨时,在京师崭露头角。其时,当路权要欲宾礼名流以邀誉,于是厚币致礼张九成,对他说:“惠然肯来,当剡奏以台阁相处,非惟禄及其亲,而显荣可立致。”被人举荐进入台阁储才之所,正是许多读书士人求之不得的好事,但张九成拒绝依附权贵,他笑着回答说:“王良
羞与嬖奚乘,平时立身行己,乃为今日贵游客耶?”表明自己决不愿苟取富贵,丧失读书士子的节操。
宋代文治蔚然,科举制度非常完备,尤其是进士科影响最大,“士君子谓不由进士第者,为终身之耻”。徽宗崇宁(1102~1106)以降,朝廷尊经抑史,取士专崇王安
石之学,“王荆公著《三经义》、《字说》,以同天下之学,举世诵习,如六经然”,而张九成则坚持“学者贵于自得而躬行,可以为天下国家用”,批评王学穿凿附会,修身、治人析为两途。由此,张九成在考场中连连失利,“贫至飦粥不给”。
宣和六年(1124),钱塘沈晦(字元用,1084~1149)考取了进士第一名。沈氏为两宋钱塘望族,沈晦祖父沈遘(字文通,1025~1067)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殿试廷唱第一,唯因有官在身屈居第二,实际上祖孙可谓两代状元。沈遘与弟沈辽(字叡达,1032~1085)、从叔沈括(字存中,1031~1095)俱有文名,时称“沈氏三先生”,《宋史》均有传。沈晦系出名门,史称其“胆气过人……当官才具,亦不可掩”。张九成少沈晦八岁,二人既有同乡之谊,兼之同出杭州州学教授黄珪座下,彼此之间素有交情。沈晦后来曾点示科举门径,特意指出廷对问目既多,不可泛泛作答,须立一大意总括之,方能首尾一贯。状元沈氏的现身说法,对张九成后来应举不无助益。
始料不及的是,宣和六年甲辰科竟成了北宋王朝的最后一科。沈晦中状元后两年,“丰亨豫大”、“升平盛世”的颂歌犹余音绕梁,金人的铁骑已将汴京城团团围住,北宋在“靖康之变”中轰然崩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尽管赵构很快又做起了皇帝,但血雨腥风当中,人人都惶恐不能终日,三年一次的进士科举不得不往后拖延。
于是,张九成与沈晦等人同舟南归钱塘,继续在盐官的村落间做他的教书先生,生活依旧一贫如洗。建炎三年(1129)十月二十六日,张九成从村里教书回家,还突然患了一场大病,“上吐下泻,胸中烦而子腹急,证为伏阴伤寒,六脉俱绝,累然待尽而已”,幸赖一位医僧及时救治,才死里逃生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