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镛(1911~1941) 原名詹行合,又名友寒。1911年出生于宝芳乡坡头村的一个中农家庭里。
他是个独生儿,6岁便进小学读书,12岁毕业后,往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就读。幼年天资聪明,智力出众,在小学和中学读书时都是校中的优等生。1927年,中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在“四·二二”-政变中他目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感到非常愤恨,激发了他的革命热情,此后,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当地国民党团董要抓他,1928年到了香港。后因在香港找不到共产党组织,又回到广州,找到了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他开始为党工作,却不幸被捕入狱。幸得被当时管理监狱的堂兄詹学新营救出狱。后来在伯父的接济下,到上海读大学。不久,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大学毕业后,根据当时革命的需要,一度到泰国去,以学校教员的身份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由于他的知识渊博,1936年被泰国华侨各界知名人士聘请为曼谷华侨中学校长。1937年秋,响应党中央关于全民族实行抗战的号召,毅然离别曼谷华侨中学,回到延安参加抗日救国工作。之后,被选送进抗日大学深造,亲聆毛泽东的讲演。1938年,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故乡——海南岛,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上半年,在中共琼崖特委的机关报——抗日新闻社当。6月,党组织派他回文昌工作。当时文昌县国民党县长是詹学新,詹镛便利用亲属的关系,做詹学新的思想工作,使詹学新接受中共关于“团结起来,共同抗日”的主张,并取得詹学新的信任和支持,委派他到文昌县第五区当区长。1940年11月16日,在宝芳乡排沟坡召开的文昌县各界代表大会上,被选为文昌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
詹镛当县长之后,始终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出现在群众之中,他严于律已,宽于待人。他当县长期间,与县委-王月波相处很好,不论研究问题,还是讨论工作,总是开诚布公,互相尊重,亲密无间。1941年夏,詹镛由于长期工作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不幸因病去世,时年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