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也烈
(1899-197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海军副参谋长,水产部副部长。
湖南省武冈县(今洞口县)人,1899年10月生于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921年8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7月考入桂林军官学校。1925年6月入黄埔军校。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叶挺独立团连长,后任副营长、营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攻打贺胜桥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勇猛顽强,立下战功。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任中共武冈特区兵运委员。1930年2月参加广西龙州起义,任红八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同年3月,龙州失陷,第一纵队与军部失去联系,部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危境,纵队司令也脱离了部队。他抱定革命必胜信念,依靠部队中的共产党员,率部在云、桂、黔三省边境转战700余里,坚持6个多月。1930年10月与红七军胜利会师,任红七军第二十五师五十九团团长。1931年5月在上海养伤时不幸被捕。5年狱中生活,他始终坚贞不屈。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主要从事干部教育工作,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军政干校副校长、抗大一分校训练部长。从1942年2月起,先后任山东清河军区参谋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渤海军区司令员。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里,他率部粉碎了敌人数十次“扫荡”、“蚕食”,有力地保卫了抗日根据地。1945年春夏发起讨伐张景月战役,歼敌一万余人,收复了寿光境内最富庶的弥河两岸。1945年夏秋发起无棣商河战役,歼敌一万余人,扫清了渤海军区内除铁路沿线外的全部日伪军。1945年底,又发起了对日最后一战,全歼日军一三一联队100多人。这是山东战场上歼灭日军最多的一仗,受到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的通令嘉奖。
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参加了一系列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1946年初,指挥渤海军区主力攻打德州城,全歼守敌900人。随后,他兼任山东解放军第七师师长,率部发起三打邹平城的战斗,毙伤俘敌200多人,打死国民党军少将师长李凯荣,击退敌一九三、七十七师的猖狂进攻。1946年10月9日《解放日报》专门发表消息与评论,对渤海部队取得自卫战争的胜利给予高度赞扬。1947年3月,蒋介石以重兵进攻山东解放区,他指挥渤海部队转战黄河以南,全歼了盘踞在齐东、博兴、广饶及小清河以南广大地区的国民党军万余人,迫使敌人龟缩在胶济线上。1948年2月,渤海军区主力组建渤海纵队,他兼任纵队司令员。他率领渤海纵队参加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1949年3月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华
东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政委,海军副参谋长。面对海军初建时期的种种困难,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开拓,在做好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带头学技术、学文化,使华东海军在短短几个月后出现了喜人的局面。一批工农骨干驾船出海,屡建战功,涌现了“瑞金舰”、“头门山英雄舰”等先进单位。到1955年1月解放一江山岛时,边打边建的华东人民海军,已能够组织海军航空兵、舰艇编队与陆空军协同作战。
1960年3月,他兼任国家水产部副部长。当时,沿海敌情很紧,为了把渔轮建设成一支既能打渔又能打仗的革命队伍,他首先按“两打”的要求对渔轮和公司的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接着又组织渔轮民兵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训练,帮助渔轮解决好武器装备,使广大渔轮民兵能真正做到一手拿网,一手拿枪,平时打渔,战时打仗。
“文革”期间,水产部领导机构已不能履行职责,他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按照党的政策和原则处理日常问题。1967年1月,社会上刮起一股搜查“黑材料”的歪风,水产部保密室被砸,-被抢走。他不顾个人安危,及时指导保卫干部追回了-,并将其妥善转移保管。不久,他又亲自到上海、宁波、舟山等地,帮助渔-司组织生产。由于林彪、--集团的诬陷和破孩,他的精神和肉体倍受摧残和折磨,有病得不到医治。1976年8月8日含冤去世,终年77岁。1978年11月15日,党中央为他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79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文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