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历史名人传》快杀青之际,一日,与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美术学院原院长、湖北美术学院的原副院长)钟孺乾相聚,闲谈中聊起潜江历史名人时,他问起我,您书中是否收录的民国时期潜江的篆刻大师、著名的大学问家易均室。我坦诚地告诉他,此前我曾收集过易先生的一些资料,但苦于没有找到切入点,至今还没有入书。他说,如果现代版的《潜江历史名人传》少了易均室先生,那是您成书后的遗憾。近日,我再读徐无闻(易均室衣钵弟子,已故)《纪念易均室》和对易均室颇有研究的王万可《楚云天隔锦里留》及易均室的嫡长孙易水(笔名)《上网寻找爷爷》等文章,对易先生平添了更多的敬重和诚服。现主要依据王万可先生提供的有关资料,整理成此文,但愿我的这些文字,能激起热爱潜江历史名人和易均室先生者的共鸣。
风云人物转治学
易均室(1886~1969),名忠篆,字均室、当均、箓伯、仙侣、号稆园、病因生、绾秋词人、沧浪散人等,斋号有静偶轩、十清室、桕风草堂、沧浪一舸等,潜江人。民国著名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篆刻学家、书法家、鉴藏家。现代人称之为“金石巨匠”。
清光绪十二年(1886)出生于潜江一个比较殷实的耕读之家。他从小聪慧好学,以县儒学附生考入张之洞创办的武昌经心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派出大量学子留学日本和欧美国家,当年易均室作为经心书院的优秀生,官费派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政治、文学两科。
易均室留日期间,经同乡李书城(同盟会元老,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长。李书城早易均室两年留学日本,是留日学生领袖之一,他组建“湖北同乡会”,首创《湖北学生界》刊物)介绍加入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1911年易均室毕业回国时,正是满清政府风雨飘摇之际,还没等到清政府给他安排职位,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易均室以国民党县分部部长身份在家乡积极响应,使潜江成为最早降下“龙旗”的县之一,他被推选为县议会议长。
此后,他积极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国革命斗争之中,历任湖北靖-参议、护-湘西防务督办公署顾问、湖北省议会议员、陆军第六十六军秘书长等职,成为民国初的湖北风云人物之一。1913年3月,易均室响应孙中山号召,随军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战争,历时五个月之久,国民革命军以失败告终,孙中山、黄兴等-再度逃亡日本,易均室也因国民党党员身份遭北洋政府“通缉”。
讨袁事息后,易均室不堪政界的你争我斗和官场的贪弊污浊,毅然决然不问政事,转向考古艺术与古籍文献研究。他避居潜江老家十年之久,在古籍、金石、书画中寻求精神寄托。1928年1月,应湖北省主席张知本之请,出任湖北省立图书馆馆长。一年后,因教育厅长易人,他辞去了馆长之职。
1931年,易均室创办湖北地区民国最早的书画篆刻社团“艺甄社”,同时创办《艺甄》刊物(月刊),汇编艺友创作或雅集的金石、书画和古印,面向全国发行,共编发六期。其首期刊头即为易均室手书墨宝。此刊物与当时北平的《艺林》、广州的《艺彀》(gòu)呈鼎足之势。一时间武汉成为海内艺友名家汇聚之重镇,其间互相考释印证,唱和切磋在当时传为佳话。艺友以能至易均室寓所观看其收藏的金石拓片、古籍善本为一大幸事。海内外名家也乐于为易均室奏技,刻印作书相赠。易均室也常常亲自模拓并在拓片上题跋钤印答谢艺友。
辗转半生留四川
抗日战争爆发前,易均室先后任教于湖北省立第一女中,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易均室一路颠沛流离,历经千辛万苦,从湖北辗转到陕西,再到重庆,最后定居成都,后一直住玉泉街六十九号。这期间先后任“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四川大学”、私立成华大学、私立西南学院等院校教授。
1941年,应“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黎锦熙教授之邀,易均室前往该校任教,兼任文学、历史两系课程。当时的西北大学在陕西城固(今陕西汉中市下辖的城固县),这里远离战场,易均室教学及做学问均属安稳。可是后来校长易人,校方对教员以“是否是国民党党员”为标准,实行了新了控管考核办法,无端地解聘了一大批教授,易均室就在其中。谁曾想到这位同盟会的元老、辛亥革命元勋,在讨袁期间曾因国民党党籍遭通缉老党员,为此横遭解聘。
此时正逢抗战结束。1945年底易均室应聘于四川大学任教,开始是兼职教授,在中文系担任古文字学、词选、曲选、小说四门必修课的讲授任务,同时还在历史系讲授美术史选修课。按授课时间计薪,月薪达伍佰圆(银圆)。1948年8月终于转为正式教授。可惜好景不长,1949年1月10日,易均室在赶往学校授课的路上,所雇之车被某军阀司令部的座车撞翻,其左侧锁骨、肋骨骨折,眼、耳、面部也不同程度受伤。按常理这属工伤,本应受校方抚恤与优待,但校方未尽相关善后责任,既不优抚,也没续聘。直到1949年11月成都解放,四川大学改组,易均室也没列入“续聘”之列。
出四川大学后,易均室生活来源无着落,只得靠卖旧日藏品度日。后经成都建设局局长沈诚介绍,受聘到私立西南学院中文系任教,但月薪很低,难以维持一家人最低生活。1951年3月,成都镇压-,学校也被查封,易均室参加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组织的教职工集体学习,学习结业后也没有给他分配工作。这其中可能他此前国民党党员身份影响,也可能因他年龄偏大没被录用。这一时期,易均室日子过得十分清苦窘迫。据他自传所言,“仅食四号面粉”“不得油盐者七八日”,甚至写一封信“便觉邮费不够了”。
1952年,文学圣地成都杜甫草堂整修完毕对外开放。在整修工程中,成都文管部门邀请当时成都文化名家帮助完成牌匾、楹联的修复和新题字画、镌刻等,易均室及学生徐无闻在应邀名家之列。这一年,他被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才使这位老学究能潜心于他爱好的金石、篆刻、鉴藏事业了。
眷念故乡终没归
易均室一生漂徙坎坷,恋乡情节十分浓厚,曾几度决定回鄂,想将其所学奉献家乡人民。抗战胜利时,他无端被西北大学解聘后,收到了“国立湖北师范学院”的聘请准备归鄂任教。但从陕西汉中回湖北山遥路远,加之其他因素并不顺畅。他们先绕道于成都暂住,这一暂住就使他成了地地道道的成都名人了。
王可万在分析易均室当时返鄂未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湖北的家产居所在他入川前皆已变卖,如果匆促回鄂,难觅落脚安身之处;二是他们幼子此时不到三岁,又逢暑天,不便长途跋涉;三是湖北师范学院又因迁校风波正在闹-,持续三个月之久,无法正常开展教学工作;四是易均室的连襟等亲戚均在成都。加之蜀中好友林山膄(四川华阳人,曾任四川文史馆副馆长)等好友的挽留,并接到了四川大学的聘请,使在成都安顿下来了。
易均室留成都后,林山膄为他赋诗道:“只愁千里江陵去,一曲余声不可回”。他在城固的学生舒潄芝得知其留蜀后,非常高兴地写信道:“欣悉吾川有福,仍留暂住。川人受楚师之惠,至今尚传法乳,兄当继湘绮楼矣。”成都文化人留下易均室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新中国成立初,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主任唐醉石(湖南长沙人,著名的书法、篆刻大师,曾任故宫博物馆顾问、湖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在筹建湖北省博物馆时,曾多次去函邀请易均室回鄂工作。而此时的易均室正值车祸受伤没得到四川大学的续聘,日子过得十分窘迫,无法筹措到返鄂路费等原因而没能成行。但易均室响应政府号召,将四十多箱文物典籍捐献给了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北省图书馆,另将自己所藏一百三十片甲骨捐献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后来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史研究馆多方协调,湖北省委-部已出具了商调函,可惜“文革”爆发。
1966年,易均室家被抄,他大半生的收藏及著述被-当面架火焚毁,悲愤中心身全死,回故乡的梦也被彻底摧毁,他避难离鄂时埋藏在家乡汉江边的一批文物也随他湮没于故乡的浪沙之中了。
易均室从1945年抵蓉到1969年辞世,前后在成都生活二十四年,这比他在故乡潜江居留的时间还要长,大家都将他当作成都名人,但他一生在作品署款落印时都是“潜江易忠箓”,其拳拳念乡之情,溢于言表。
文友弟子皆名人
易均室学识甚博,赏析甚精,无论是在传统的诗、词、曲、书画,还是金石、篆刻、古文字古籍版本、文物鉴藏等领域,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是民国时期一位素养十分全面颇负声望的大学问家。一生文友广泛,皆知名学者。
与易均室过从较密者除前述唐醉石、林山膄、徐无闻等外,沙孟海(浙江鄞县人,现代高等书法教育先驱,曾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章士钊(湖南善化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路朝銮(贵州毕节人,晚清著名画家)、谢无量(四川乐至人,不拘一格的诗书大家,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沈渻庵(浙江绍兴人,民国印坛泰斗)、周菊吾(四川成都人,著名学者,篆刻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被誉为“西南第一”)、王福庵(浙江杭州人,近代篆书大家、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黄宾虹(安徽黄山人,中国近代山水画家,被誉为一代宗师)、王白与(四川蓬安人,曾任《新蜀报》总编、总经理,与郭沫若、黄炎培等皆唱和往来)、马一浮(浙江上虞人,现代思想家、书法家,曾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曾墨躬(四川成都人,诗文、书法、篆刻、绘画、医术、鉴赏无一不精,而以篆刻为最)等四五十人。他与这些名家除了通信联系,唱和往来外,不少人还为他镌刻自用印二百九十多枚,这样的规模和层次,在印学史上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易均室盛名在外,求其收徒者如云,但他把持极严,得其衣钵者甚少,其著名弟子如徐无闻、丁季和等。
徐无闻(1931~1993),名永年,字嘉龄,三十岁后因失聪更字无闻,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和书法教育家,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常委。徐无闻成为易均室的弟子颇具传奇。易均室定居成都的第二年,一日他在西玉龙街旧书店中淘宝,一位年未及冠的少年拿着一本古碑帖向他求教,他甚是惊讶,交谈中他们成了知音。少年得知这位身穿长布衫,眼戴老花镜的清瘦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金石大师易均室,即行弟子礼叩拜为师。这年徐无闻才十五岁。在易均室的传教下徐无闻进步很快。1948年,易均室在刊印《稆园论画绝句诗》一书时,即命十七岁的徐无闻为其作跋。徐无闻十八岁就与路朝銮、谢无量、唐醉石等大名家同列并处。徐无闻的学生向黄曾感慨地说:“一个少年能遇上这样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学者,真是他的福气!”此后二十多年,徐无闻追陪易均室杖履,尽得所学。
另一弟子是清同治年间四川总督丁宝桢后裔丁季和(1927~1999),号野庵,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一生坎坷,终生未娶。丁少年爱诗,受谢无量赏识;新中国成立前夕是成都“四学士”之一,得张大千画扇;中年爱书法,被故宫博物院李心田称之“当世罕见”,纳为知交。易均室刚寓居成都不久,丁季和即成了向易均室执弟子礼的门徒,也是徐无闻的师兄。后来他们有了“父师子弟”间“仁爱孝悌”感人甚深的情谊。后人作诗描写师生三人关系:
古来圣贤皆寂寞,世事俗客说轻重。
静偶轩下有圣贤,歌商室内存弟兄。
弟是学林小李客,兄乃俗界老许仲。
丁季和1953年毕业于成都光华大学,即分配到西康省(后合并入四川省)商业厅业务科工作。1955年查出他新中国成立前夕曾接受过陈立夫的聘书,担任国民党《重庆世界日报》成都记者站记者,由此定性为“文化特务”被开除公职,月发十六元的工会补贴。丁自感受不白之冤,愤然跳楼自杀未死,造成腰椎骨折,左髋节骨折。1958年“反右”时又被单位作除名处理,生活毫无来源,一度沦落为乞丐,以缝衣卖血为生。丁季和后来回到成都,恩师易均室收留了他,并将玉泉街六十九号房子腾出了九平方米让丁入住。丁季和在贫困潦倒中,靠易均室与他唱酬古籍翰墨和探究金石文物中寻得乐趣,让他有了做人的尊严和活着的勇气。1966年“破四旧”,易均室家被抄,他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文物古籍及数十万字未刊著述均被-堆放在院中付之一炬。易均室悲愤地瘫坐不起,丁季和改唐诗安慰道:“鲰(zōu,对自己的谦称)生诵得前人句,刘项原来不读书。”让易均室在痛苦中释然。改革开放后,师弟徐无闻四处奔波为丁季和谋了个参与编纂《汉语大字典》的差事。丁季和后来隐居青城山后,再后来移居郫县团结镇以课少儿习字为乐,间有高朋造访,纵论天下皆名人,被誉为西蜀隐士。
世间不可无均室
易均室是一位治学严谨、博学宏通的大学问家,一身著述颇丰,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面世的有六十多种(篇)。金石文字方面主要有:《金石微初集》、《古籀诠中》(四卷)、《寰宇贞石图分类目录》《殷契拓册》《稆园十二础拓》《说文部首形成》(一卷)、《焦山周鼎铭考释》《三游洞题字考》《西门豹碑考》、《朝侯小字残石跋》《鹄矶印摭》(四种)、《文何印萃》《赤文青简》《铁书过眼录》《稆园印鲭》(四卷)、《均室鈢印》(二卷)、《明清名印集拓》《鄂中先哲印集》(一卷)、《锦里篆刻征存》(二卷)、《铁书冣录》(一卷)、《今印摭余》等;文物鉴藏方面主要有:《静偶轩藏古泉录》(四种)、《静偶轩集古录》(四种)、《古匋甄》《古泉甄》《古印甄》(四卷)、《古琴存》、《古兵留真》《金声谱》《印录》《武昌砖甄》《武昌城砖图录》(二卷)、《安阳考古记》(一卷)、《艺甄扇面集》~苑碎金》《邛窑青瓷拓本》《新绛帖目录》《译日本两书目志》《百年来艺海扬尘录》(二卷)等;文学诗词方面主要有:《稆园诗文稿》(二卷)、《隔云集》(一卷)、《沧浪一舸词》(一卷)、《静偶轩题目跋》《八代诗选述旨》《唐诗选述旨》《稆园论画绝句诗》(一卷)、《乐学三字韵》(一卷)、《均室文稿》等;其他还有《金石学讲稿》《词曲讲稿》《中国美术史讲稿》(二册)、《明代书画史稿》《稆园辞鲭》等。
易均室一生不慕荣利,狷介自守,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友人和业内对其评价甚高,在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沙孟海的《沙邨印话》总共一百一十四条,说到易均室就有十三条二十六处,在论述搜罗印石时大赞“世间不可无易均室”,更言“(易均室)于历代金石之稔熟,当世几无出其右”,“治近现代印学史,不可不知易均室”。王福庵为他治印达四十六方,在“晴窗日日拟雕虫”一印中边款言:“均室道盟人品诗词似南宋白石道人”(白石道人,即姜夔,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超凡脱俗,转徙江湖,终生不仕),“精研三代文字”。徐无闻在《纪念篆刻家易均室》一文中言:“民国以后的四川人,一般都只晓得吴昌硕、齐白石。抗战以后,易均室先生来四川,许多人才大开眼界欣赏到现代许多名家典雅清新作品。四川的篆刻家沈渻庵、周菊吾、余轶凡等,更在与易先生的直接交往中获得教益”。王白石在《潜江易均室先生常过余西城角寓舍论诗说画,赋赠》道:“……赏析目莹三代上,研摩心注六书中。龙阳才子风流杳,更向骚坛识楚雄”;在为易均室准备刊印的《稆园论画绝句三十二首》题词一首,其中有“华亭董子潜江易”句,认为他可以与明代董其昌(上海淞江人,著名画家,官至礼部尚书)的《画旨》相媲美。
2015年6月6日、7日,我再次到湖北省图书馆,希冀查找到易均室解放初捐献给湖北省图书包的书籍和其作品,遗憾中也颇有收获。通过索引、目录等查不到易均室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经工作人员介绍,我找到了古籍部的管小枊教授。管教授很热情接待了我,并明确告诉我,在省图书馆他见过易先生的著作等,但年代久远,可能编目有误,亦有可能仍在库房没上目录等,现在很难查找。他给了我一部《湖北图书馆百年纪事》要我先查找其他资料,他帮忙查一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管教授从库房里给我找到了易均室的《古印甄》(四卷)、《锦里篆刻徵存》著作两部和易均室所捐献的《东林椊语》(三卷)一书。总算了却了我一睹易均室真迹之心愿。后来博友昌庆旭先生又给我发来了《武昌拆城发现一古砖》一文,文中介绍易均室所收藏的名贵端砚、石印及铜器等非纸质文物,在日军攻占武汉后埋藏于武昌城下的往事及文物至今没见天日的遗憾。
过去鲜为人知的易均室,现在在搜狗百科、百度百科、中国书法在线、中国篆刻家网、中国艺术图书网等众多网站上都能搜索到其条目和信息。一代金石巨匠、百年罕见之篆刻大师、“世间不可无”的大学问家终于可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