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斋(1896-1972),原名子豫,杞县文化街人,生于小手工业者家庭。初入私塾、小学,14岁入开封中学,未毕业又插班考入河南高等学堂,1915年以甲等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校长推荐到嵩岳军统领刘镇
华家任家庭教师。1917年起先后在长葛县中学和开封一中任教。1921年在陕西省长公署任译电室副主任。1923年起,先后在德国、奥地利留学,1928年底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29年回国后,刘镇
华(时任第十一路军总指挥,驻防河南)派他任济源县长。他到任后革除弊政,严禁烟, ,因此不到3个月便被撤职。
1930年他到河南大学经济系任教授。“九·一八”事变后,他满怀爱国热情写出慷慨激昂的《泣告河大同学书》,倡议组织“抗日救国敢死团”他常被邀请到公共场所作抗日救国演讲,受到广大爱国青年的热烈拥护,因而引起国民党河南当局的仇视,学校遂以思想左倾罪名于1935年暑假将他解聘。
为实现“挽国魂于童蒙”的愿望,他于1932年创办私立杞县大同小学。两年后增设中学,自任校长,自聘教师,自筹经费。他被河大解聘后,为维持学校正常上课,他变卖了仅有的家产,不得已又去求助刘镇华(时任国民党安微省主席),谋到合肥烟酒税务局长职务,他一人在外,省吃俭用,把节余的钱全部献给学校。他聘任的教师都是进步知识分子,不少是中地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有时讲到国难深重,国家民族危如垒卵时,慷慨悲歌,声泪俱下,师生无不深受感动。为培养学生的革命意志,他又聘请了军事教官和武术教员,要求学生学文习武,随时准备保卫祖国。每逢国耻纪念日或国民党丧权辱国的消息传来,他总是亲自领着学生到街头宣传,--,而且总是走在队伍的最面前,不顾可能被-的危险,赤着臂膀,敲着铜锣,激昂愤慨地高喊抗日救国口号,为此,他曾被人称为“王疯子”。1935年后,随着国家民族灾难日益深重,大同学校的抗日救亡运动更加深入,杞县国民党当局采取各种手段禁止宣传抗日,而大同学校一进门的影壁上就有他手书的“坚决对日抗战”6个醒目大字。为此,国民党杞县党部曾多次派人来校寻衅闹事,甚至给学校戴上“-”帽子,但在他正义凛然的斗争下,县党部也无奈何。
“七·七”事变后,王毅
斋到豫北师管区司令张轸处任总参议兼政治大队长,负责收容和训练平、津-学生,在训练班里他宣传抗日,反对妥协投降,并将学生送到延安。因此他于1938年春节被国民党十三军军长汤恩伯扣押在许昌,后转押到鲁山农村。释放前汤企图拉拢他,遭到他的严辞拒绝。是年6月开封沦陷前夕,省会各机关学校纷纷迁往豫西山区,他担心大同学校师生的安全,当他得知学校师生已由中-员教师段佩明、王静敏等带领参加了抗日武装,他才放心到镇平任留守处负责人。
1940年,他被聘任河大(时在嵩县潭头)经济系主任,对进步学生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文艺笔会等积极支持,常为之题词、写文章、作演讲;他还费尽心血筹集《资本论》、《反杜林论》等一批进步书刊创办了资料室,供师生查阅,一次他在社会科学研究会作演讲,知道在场有国民党特务,仍慷慨陈词,揭露国民党腐败无能,并说:“是我王毅斋说的,随便你们去告吧”,因此不到一年他便被解除了系主任职务。
1947年3月,民盟总部决定王毅斋为河南民盟负责人,中旬,他在开封主持成立了河南民盟地下省支部。5月22日,河南大学学生自治会组织全校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并欢迎河大学生赴京-代表团。23日,王毅斋与马辑五教授被推选为河大教授会代表赴京-,回来后他再次被解聘。吴芝圃知道后托人给他送去500元钱,他说“现在革命斗争需要钱,钱应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去”,坚持不收;刘镇华的儿子、国民党师长刘献捷送钱给他,也被他退了回去。
建国前夕和建国后,他历任中原大学筹委会副主任、河南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文委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他对党交给的任务总是尽职尽责,0完成。1951年5月,他参加郑州地区农村工作检查团,深入农村检查工作;1953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任河南分团副团长,回国后在《河南日报》发表了《最可爱的人和最可爱的事》等文章;1953至1956年河南农村多次受灾,他虽年近6旬,仍多次率领慰问团深入农村视察、慰问,亲到田间、农舍,带头捐款物;1957年1月,他带病参加省慰问团,顶风冒雪赴鸡公山慰问解放军休养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