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衡是明朝宰相王锡爵之子,从小聪明颖异,读书五行俱下。早年曾随父亲隐居文硎山读书,少有文名。万历十六年(1588),参加顺天府乡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宰辅申时行的女婿李鸿也在预选之中。当时王锡爵、申时行均为文渊阁大学士,于是有人怀疑王衡是否真有才学。礼部郎中高桂首先上疏论劾,言:“自古相子一时并进,而大臣之子遂无见信于天下者。今辅臣锡爵子衡,素号多才,青云不难自致,而人犹疑信相半,宜一体复试,以明大臣之心迹。”王锡爵十分忿怒,上疏申辩,言辞也很激烈。接着刑部主事饶伸也上疏论劾。王锡爵、申时行遂上疏辞官。皇帝虽然出面慰留,但还是听从了高桂的建议复试此科举人,结果王衡仍为第一,且无一人罢黜,可见王衡确有才名。王锡爵由此更是气愤,上疏极力诋毁高桂。饶伸又出面抗疏,言王锡爵“柄用三年,放逐贤士,援引■人,今又巧护己私,欺罔主上,势将为居正之续。”疏入,内阁三人中王锡爵、申时行杜门求去,而许国
又正典会试,内阁之中遂无一人主事。中官送奏于申时行私邸,申时行原样封还。皇帝大惊:“阁中竟无人耶”?于是再次出面慰留王锡爵、申时行,而罚高桂两个月奉禄,贬官三级,调出京城。将饶伸下狱,削夺其官职。此科场风波才平。自此以后,辅臣当国,其子再没有登第之人。
王衡因此也远离科场,生怕再受人怀疑直至父亲罢相多年之后,才参加辛丑科会试,得中第二人,殿试又第二,授翰林编修。此时的王衡,已没有年轻时的豪气,他目睹官场倾轧,淡于官禄名利,遂请归养,不再复出。
有记载说王衡每次读书,总是从头到尾,一字一句仔细地读。即使是数百卷的书,也如此。就连笺注中的每个字也不轻易放过。著名学者陈继儒对他说:“诸葛亮读书是略观大意,陶渊明则是不求甚解。你何必这样自讨苦吃?”王衡笑着说:“你有你的方法,我有我的方法。但读书与做人相似,必须有始有终、一丝不苟才行。”
王衡能诗善书,名动海内。诗文俱为名家。尤其善长经略,注意边务。论者多可惜他不能被朝廷重用。万历三十五年(1607),在其父前一年病逝于家,年仅4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