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物介绍(9)
161、邵象华
  邵象华, (1931.2.22-2012.3.21) 钢铁冶金学家、钢铁工程技术专家。1913年2月22日生于浙江杭州。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冶金硕士学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抗日战争期间主持新型平炉炼钢厂的设计、施工和生产。1948年起在鞍钢参与恢复生产、建立我国第一代大型钢厂的生产技术和研究开发体系,参与
中国科学院院士(19312012)
162、王水
  王水,空间物理学家 1942年4月12日生于江苏南京。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开展中国哨声和甚低频发射观测研究,与他人合作得到了低纬导管哨声的观测证据。与合作者一起发展了球坐标中Euler全隐式计算格式和-时变流动的近特征边界条件,系统地进行了太阳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对中国MHD数值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63、袁见齐
  袁见齐(1907年9月22日—1991年10月28日),出生于上海奉贤。矿床地质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袁见齐,原名张耕虞。生父张鼎铭,清末儒生,世居江苏海门县和合镇(今属启东县)。因家道中落,他8岁时入继上海市奉贤县袁应天,遂更名为袁见齐。他自幼沉默寡言,好学多思,才智敏捷,兼之家业凋零,求学不易,从小就培养了他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71991)
164、诸福棠
  诸福棠(1899.11.28-1994.4.23),医学家。江苏无锡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31年赴美进修,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北京儿童医院教授、名誉院长。1931年到1933年成功地提取胎盘球蛋白,主要对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及早作肌肉注射,大大降低了麻疹死亡率1960年与北京、上海、长春等地的医务工作者协作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获得成功,在全国推广应用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
中国科学院院士(18991994)
165、曹春晓
  曹春晓, 材料科学家。1934年8月6日生于浙江上虞。195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不断开创新型钛合金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并应用于航空工业,显著减轻飞机及其发动机的结构重量根据再结晶和相变相结合的原理,创立了高低温交替热变形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于大型钛合金零件生产中的金相组织不均匀的关键问题首先利用特定的相变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
166、张沛霖
  张沛霖(1917.12.17-2005.9.15),物理冶金学家。平定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49年获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研究员。早期从事物理冶金方面的工作,在英国钢铁学会会刊上发表过《钢的冷加工》和《氢在铁和铁合金中的扩散》论文。回国后在《金属学报》等刊物发表过相变方面的论文。近30余年来长期从事核燃料冶金、核材料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工作,领导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重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72005)
167、宋健
  宋健, 控制论专家。1931年12月29日生于山东荣成。1958年在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获工程师学位,1960年在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毕业,同年包曼高工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后又获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长。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60年前后,在最优控制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168、钱保功
  钱保功,高分子科学家 1916年3月18日生于江苏江阴。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3月17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武汉分院研究员、院长,兼任湖北化学研究所所长。在国内开创了合成橡胶、高分子辐射化学、高聚物粘弹性能和高分子固态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在合成橡胶的力学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
169、钱崇澍
  钱崇澍,(1883.11.11-1965.12.28),植物学家。浙江海宁人。1914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理学院,后又在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最早发表了有关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地植物学和区系学的著作对兰科、荨麻科、豆科、毛莨科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种对
中国科学院院士(18831965)
170、黄劭显
  黄劭显(1914~1989),潮海街道新生村人,地质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1932年,黄劭显参加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此后,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毕业后,黄劭显主要从事野外区域地质工作,曾与著名地质学家许杰、孟宪民等人合作进行云南东川铜矿区及其外围地区的地质调查与测量工作,并出版了《云南东川地区图及报告》。1944年,又与著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41989)
171、陆汝钤
  陆汝钤,计算机科学家。原籍江苏苏州,1935年2月15日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方面作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是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设计并主持研制了知识工程语言TUILI和大型专家系统开发环境《天马》。首次把异构型DAI和机器辩论引进人工智能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
172、吴文俊
  吴文俊,数学家 1919年5月12日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 20世纪50年代在示性类、示嵌类等研究方面取得吴文俊公式、吴文俊示性类等一系列突出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
173、汪菊潜
  汪菊潜,(1906.12.29-1975.2.27),铁路桥梁工程专家。上海市人。早年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后,保送去美国康乃尔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铁道部副部长、总工程师、研究员。在负责修复被严重破坏的钱塘江大桥工作中,应用了结构力学原理,采用套箱加固基础,用少数排架顶换修补钢梁等方法,使严重破坏和变形的钢梁恢复原状,保证了修复质量。1958年,在参加指挥抢修被洪水冲毁的黄河铁路大桥时,改变临时结构,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61975)
174、李大潜
  李大潜,数学家 1937年11月10日生于江苏南通。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66年该校在职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复旦大学教授。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执行委员。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对一般形式的二自变数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自由
中国科学院院士
175、屠守锷
  屠守锷, 火箭总体设计专家。1917年12月5日生于浙江吴兴。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技术顾问。曾任西南联大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航空学院教授、-第五研究院室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和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顾问等。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参加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72012)
176、徐晓白
  徐晓白, 环境化学家、无机化学家 1927年5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曾先后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工作。1980-198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访问学者,后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早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77、唐九华
  唐九华,(1929.10.7-2001.10.27),光学工程总体设计专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光学测地经纬仪和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并推广至工业生产。60年代起负责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学跟踪测量设备和坐标基准传递设备,用于飞行器测控,这些产品在实际执行任务中,获得0结果,并达到国际水平,为中国飞
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2001)
178、谈镐生
  谈镐生,力学、物理学、应用数学家 1916年12月1日生于江苏苏州,籍贯江苏武进。193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数学、力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5年9月28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20世纪50年代解决了一些流体力学中的关键性问题:建立了激波马赫反射理论(核0破坏理论的关键性工作)开拓了直升机翼流场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79、陶瑞宝
  陶瑞宝,理论物理学家 1937年3月17日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4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教授。 从事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理论方面的研究。首创了自旋算子玻色变换的投影算子理论,把变换后对玻色空间的限制表示成玻色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和采用。与他人合作创立了计算周期性多孔和复合媒质中弹性波和电磁波传播的傅立叶方法,计算了微结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0、胡仁宇
  胡仁宇, 物理学家 1931年7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江山。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副院长、院长。 一直从事于集体性很强的国防大科学研究任务,主要做核物理实验研究及核测试技术工作。根据不同时期任务需要,和同事们一起组织并领导了多个物理实验室。负责完成任务中遇到的中子物理、放射性核素测量、强脉冲辐射测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