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物介绍(29)
561、曹文宣
  曹文宣,鱼类生物学家 1934年5月19日生于四川彭州。1955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鱼类学会理事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通过对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高原环境变化适应性关系的研究,创新性地从裂腹鱼类的起源、演化和分布的角度,论证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发展历史。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救鱼措施的研究中,确认主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
562、支志明
  支志明, 无机化学家 1957年9月7日生于香港。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化学系Dr.Hui Wai Haan讲座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在无机和有机金属合成、高价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发光无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材料、光诱导电子和原子转移反应、不对称烯烃环氧化和碳氢键氢氧化的金属催化有机氧化反
中国科学院院士
563、周其林
  周其林, 有机化学家。南开大学教授。1957年2月生于江苏南京,籍贯安徽无为。1982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5年、1987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Max-Planck高分子研究所、瑞士Basel大学和美国Trinity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不对称催化合成方
中国科学院院士
564、朱起鹤
  朱起鹤,物理化学家 1924年7月12日生于北京。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世纪50年代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沙工学院工作。曾参加核反应堆设计和激光应用等研究。1978-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负责研制超导磁体、超导微波腔和研
中国科学院院士
565、谢毅
  谢毅,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67年7月23日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籍贯安徽安庆。198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9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研究。建立了溶剂热制备非氧化物材料的方法,提出了多种二元特征结构协同策略,实现了系列复杂结构的功能纳米材料的构筑;提出了利用无机固体中丰富的相变行为及半导体二维超薄结构等新思路来实现电、声输运的同
中国科学院院士
566、赵玉芬
  赵玉芬, 有机化学家 1948年12月11日生于湖北汉口,籍贯河南淇县。1971年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1975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生命有机化学、有机磷化学、生命起源、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
567、段树民
  段树民,神经生物学家 1957年10月20日生于安徽蒙城。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91年日本九洲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医学院院长。第11,12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做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尤其在胶质细胞信号分子释放机制、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和突触可塑性的调
中国科学院院士
568、张玉奎
  张玉奎, 分析化学家 1942年9月13日生于河北保定。196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色谱基本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采用微渗析-液相色谱、亲和色谱、毛细管电泳及电色谱研究了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同时测定结合常数与结合分子数的系统方法。提出了-立体分离的思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
569、俞汝勤
  俞汝勤,分析化学家 1935年11月21日生于上海,籍贯湖南长沙。1959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湖南大学教授,曾任该校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计量学及化学生物传感器。研制成功多种新型电化学及光化学传感器,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合成多种新的分析及增敏试剂与离子载体,建立铌等稀有金属分析方法。创立多种新型稳健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及化学模式识别分类
中国科学院院士
570、袁权
  袁权, 化学工程学家 1934年11月2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德清。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60年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世纪60年代从事-分离研究,研制成功高效多管精馏塔,实现了由液氨生产-的新方法。70年代完成了航天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制。70年代后期,致力于化学反应工
中国科学院院士
571、于吉红
  于吉红,女 无机化学领域专家。吉林大学教授。1967年1月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籍贯山东肥城。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2年和1995年在吉林大学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在分子筛多孔晶体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定向合成研究中作出重要创新性贡献:创建了限定0设计分子筛结构的新方法,解决了特定孔道结构设计的难题,预测了分子筛的可能结构,发现并提出了判
中国科学院院士
572、戴立信
  戴立信, 有机化学家。江苏句容人。1924年11月13日生于北京。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早年从事金霉素的提炼和合成研究。60年代进行有机硼化学和一些国防科研项目研究。80年代以后研究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化学,特别侧重于通过金属有机化学的不对称合成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环氧醇开环反应的研究及用于氯霉素和三脱氧氨
中国科学院院士
573、杨学明
  杨学明,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1982年7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1986年1月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8月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学位。曾在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任终身职研究员。现任《中国化学物理》主编、美国化学会物理化学杂志(JPC)高级。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动力学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
574、杨秀荣
  杨秀荣, 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4月17日出生于北京市,籍贯北京。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91年在瑞典隆德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电分析化学、生物分子识别及微流控分析方面的研究,发展了新型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和分析方法及电分析仪器。利用活细菌的粘附性和成膜生长等特性,发展了制备具有分子和细胞识别功能的微纳结构材料的新方法;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
575、陈小明
  陈小明, 无机化学家。中山大学教授。1961年10月生于广东揭阳,籍贯广东揭阳。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198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2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配合物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领域的研究。发展了配位聚合物的可控组装和结构调控方法,开展了动态变化和多功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
576、朱清时
  朱清时, 物理化学家 1946年2月7日生于成都,籍贯四川彭县。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等。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分子局域模振动研究方面,成功地观测和完整地分析了一系列高泛频振动态的高分辨率光谱,建立了局域模振动-转动光谱学的一系列理论,并对上述高分辨光谱进行了完整的分析,还论证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
577、李蓬
  李蓬,女 分子生理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1965年10月生于江西省宁都县,籍贯江西宁都。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脂代谢和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细胞内调节脂代谢的细胞器脂滴可通过特殊的融合方式而生长,在脂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发现和鉴定了多个与脂滴融合相关的重要蛋白和调控因子,系统阐明了脂滴融合的生物化学和细胞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578、孙汉董
  孙汉董,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1939年11月25日生于云南保山。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现任该所研究员、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系统研究了我国唇形科香茶菜属、红豆杉科、五味子科、伞形科、樟科及地衣类等科属的200余种植物的资源和次生代谢成分,分离鉴定了1500余个单体化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
579、沈岩
  沈岩,医学分子遗传学家。1951年10月19日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北京市职工(业余)大学,1989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人类遗传疾病基因识别、DNA诊断和疾病分子机理研究。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牙齿涎磷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乳光牙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
580、邵峰
  邵峰,生物化学家。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科研副所长。1972年1月生于江苏省淮安市,籍贯江苏淮安。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学位。 从事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在病原菌毒力机制和抗细菌天然免疫领域取得系列重要原创性发现。鉴定出内毒素、鞭毛、三型分泌系统等多个重要细菌分子的胞内天然免疫受体,阐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