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物介绍(18)
341、汪猷
  汪猷,有机化学家 1910年6月7日生于浙江杭州。193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理学院工业化学科,获学士学位。193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8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1997年5月6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早期从事十四乙酰藏红素的全合成以及性激素、抗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
342、姚振兴
  姚振兴,地球物理学家 1939年4月4日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地震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从震源、波传播和地面运动的基本问题出发,系统地解决了为宽频带地震-形研究进行正演模拟的多项难题。还引入了一种求解地球物理非线性问题的全局优化反演方法,该方法已成为求解地球物理问
中国科学院院士
343、裴钢
  裴钢,男,1953年12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工作。 裴钢1978年初进入沈阳药科大学学习,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4获硕士学位。1987年进入美国北卡大学学习,1991年获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2月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3月回国,应聘担任德国马普学会和中科院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研究员。2006年6月受聘为同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344、盛彤笙
  著名畜牧兽医科学家——盛彤笙盛彤笙(1911.5.8-1987.5.9),兽医学家。江西永新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动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8年又获该校兽医学博士学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对马鼻疽、牛传染性流产、水牛脑脊髓炎等病进行了研究从教数十年,培养了一批畜牧兽医人才为发展中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和建立西北地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机构做出了贡献。195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11987)
345、张钹
  张钹(1935~),著名计算机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福清市人。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分形和小波等理论研究以及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技术研究均取显著成绩。有十多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部级、和国际奖。 计算机应用专家。1935年3月26日生于福建福清。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清华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346、金国章
  金国章,药理学家。1927年6月6日生于浙江永康。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理学院药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系统研究中药延胡索的药理作用,证实左旋四氢巴马丁(l-THP,或罗通定)是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多巴胺(DA)受体阻滞剂证实l-THP有镇痛作用外,还发现它具有安定作用。该药已载入国家药典,并收入《药理学》教课书,沿用至今40多年,为中药现代化提供
中国科学院院士
347、陈焕镛
  陈焕镛( 1890~1971),别字韶钟,又名文农,祖籍广东省新会县人,出生于香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陈随母到美国就读。民国2年(1913年),考入哈佛大学生物系。民国8年,获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学位。民国9年回国后,历任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研究院农林植物学部主任、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国植物学会会长。建国后,任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18901971)
348、陈和生
   陈和生,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等职。 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研究。在参加Mark-J实验中系统地发展了簇射计数器的刻度方法,提高了位置和能量分辨率,从而提高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
349、韩祯祥
  韩祯祥, 电工、电力系统专家。原籍浙江萧山,1930年5月24日生于浙江杭州。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浙江大学电机系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学科的前沿研究。开展强力励磁调节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和电力系统非线性条件下的稳定域等研究,提出稳定性控制的新方法。主持研究了电力系统潮流、稳
中国科学院院士
350、曹天钦
  曹天钦,生物化学家 1920年12月5日生于北平,籍贯河北束鹿。194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为该校维尔基斯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1月8日在上海逝世。 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上海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
351、刘丛强
  刘丛强,地球化学家 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2月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后留所工作;1986年5月留学日本,先后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6年10月辞去副教授职务回
中国科学院院士
352、楼南泉
  楼南泉,物理化学家 1922年12月13日生于浙江杭州。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早年从事催化反应及异相催化理论研究,在CO+H2合成液体燃料研究中与他人合作获得重要成果。20世纪60年代参与主持固体和固液火箭推进剂研究和发动机燃烧试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
353、陈建功
  陈建功(1893年9月8日—1971年4月11日),字业成。出生于浙江绍兴。数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陈建功出身于职员家庭,其父陈心斋在绍兴慈善机构同善局任职员,母亲在成衣铺做活。陈建功5岁时,在一家私塾读书,后入绍兴蕺山书院。1909年考入绍兴府中学堂,1910年转到杭州高级师范学校学习,1913年毕业。1914
中国科学院院士(18931971)
354、唐守正
  唐守正,森林经理学家,1941年5月生,邵东县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林业系。1964年至1978年在吉林省林业部门任技术员。1981年、1985年先后获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专业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6年完成加拿大新布瑞斯克州立大学林学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加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森林经理研究室主任。他是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学会数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355、赵忠贤
  赵忠贤,物理学家。1941年1月30日生于辽宁新民。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等。 长期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1967~1972年参加几项国防科研任务。1976年开始从事探索高温
中国科学院院士
356、莫宣学
  莫宣学,岩石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1938年12月生于广西融水,籍贯广西融水。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现任The 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经济地质学家学会)副主席(主管亚洲地区),Himalaya Geology杂志Editorial Advisory Board成员。在岩浆热力学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创新性实验研究,首次提
中国科学院院士
357、冯景兰
  冯景兰 矿床学家。河南唐河人。192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北京地质学院教授。40年代曾参加川、康、滇三省铜矿勘探及滇缅铁路沿线矿产调查;50年代在豫西调查中对评价平顶山煤矿和河南巩县铝土矿作了指导工作,参加选定三门峡坝址建议书的编写工作。对两广、陕北以及沈海铁路、陇海铁路沿线的地质调查,为这些地区以后的地质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对川、康、滇各省铜矿的成因类型和次生富集作用发表了有开创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358、林同骥
  林同骥,(1918——1993),祖籍福清市东瀚镇东瀚村,世界空气动力学及液体力学大师。同钱学森等合作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在飞机制造、人造卫星回收、洲际导弹研制方面卓著功勋。流体力学家 1918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籍贯福建福州。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航空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7月29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81993)
359、张维岩
  张维岩,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1956年3月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8年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大科学工程研究,在激光聚变靶物理研究以及激光聚变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战略目标确定、技术路线选择、组织实施策划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领导者和主要研究者负责激光聚变物理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
360、顾秉林
  顾秉林, 材料物理专家。原籍吉林德惠,1945年10月8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获丹麦Aarhus大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长。曾任清华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材料微观结构设计,特别是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上,居国际先进水平。建立的多元半导体合金设计模型,为某些新材料探索打下了基础提出的原子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