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葛修润
  葛修润(1934.7.12- )岩土力学专家。上海市人。1952年至1953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岩体工程问题和数值分析方法、测试技术及岩体基本力学性质等研究。参加我国最早结合大型原位试验的大冶铁矿南邦边坡研究,66年独立主持完成了该工程边坡稳定分析和岩体力学试验总结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龙驭球
  龙驭球(1926.1.15- )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湖南省安化县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报主编(1990-2000),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999),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国内外首创成果,包括:分区和分项能量原理(1980),分区混合有限元 (1982),样条有限元(1984)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3、朱伯芳
  朱伯芳(1928.10.17- )水工结构专家。江西余江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参加了我国第一批三座混凝土高坝的设计和施工,为我国白手起家掌握现代高坝设计技术做出了贡献。首次提出了大坝混凝土坝标号分区的新理念,可节省大量水泥,已为全世界采用。混凝土坝裂缝问题是长期困扰人们的大难题,他建立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的完整理念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大坝裂缝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4、崔俊芝
  崔俊芝(1938.7.12.- )计算数学、计算力学与软件工程专家。河南省新乡市人。196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早年从事有限元方法研究, 1964年初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平面问题通用有限元程序,解决了刘家峡大坝的复杂应力分析问题;1973年首先揭示了接触体内的应力状态与加载路线的相关性,有效地解决了龚咀大坝带缝运行和运行中加固等多个工程的复杂结构应力分析难题。8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5、曹楚生
  曹楚生,水工结构专家。1926年6月2日出生、江苏省无锡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留校任助教。1951年响应中央号召,自愿率领学生投身治淮;60余年来历任水电部西北、天津等设计院正副总工程师等职,负责设计的工程有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盐锅峡、碧口…等,还创建了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零坍落度碾压式砼坝、微坍落度坝等工程。1987年迄今他在天津大学任教,对水利水电持续向计算机辅助设计、虚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6、沈世钊
  沈世钊,结构工程专家。1933年12月1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1953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本科毕业,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此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高校任教。曾任哈尔滨建筑大学校长,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监督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20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7、冯叔瑜
  冯叔瑜(1924.6.20- )爆破工程专家。四川省邻水县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50年代最早将苏联大爆破技术引用到我国鹰厦、川黔、成昆、湘黔等铁路新线建设中,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协助并组织开展了定向爆破筑坝技术的研究。提出的大爆破药包布置理论和计算参数、参与国家科委三峡工程水利大组爆破小组的组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8、董石麟
  董石麟(1932.12.10- )空间结构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5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1960年研究生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建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浙江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空间结构》杂志主编。在大跨度空间结构工程科技领域建立网架结构拟夹层板法的计算理论、方法和图表,创建计算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的新方法——下弦内力法,提出了组合网壳结构拟三层壳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组合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9、周镜
  周镜(1925.12.21- )岩土工程专家。原籍江苏省宜兴市,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获硕士学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铁路路基建设和科研工作,为路基土工的理论和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作出了较系统和突出的贡献:提出了按黄土结构力学性质确定边坡的成果;提出了第二破裂面计算衡重式挡土墙土压力的原理和判别墙后滑动面出现范围的公式;最早采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0、赵国藩
  赵国藩(1924年12月29日—2017年2月1日),出生于山西汾阳。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赵国藩13岁小学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父亲从军,家乡沦陷。1938年春,他随母亲跋山涉水,辗转逃难,在西安市郊区的农村读完中学。1945年夏,由在四川全济煤矿做技术员的舅舅资助路费,来到重庆。一个月间先后考取了5所大学,最后选择了临时迁到重庆的上海
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学家(19242017)
11、刘先林
  刘先林,男,1939年4月19日生。1962年8月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导,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航测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十四”大代表。刘先林解决了小比例尺地形图转向测制1:1万大比例尺地形图难题。完成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的方法,写入国家1:1万航测内业规范。为国家测绘局引进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编制了“航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2、沙庆林
  沙庆林(1930.5.7- )公路工程专家。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于莫斯科公路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科研。1980年后主持6.5、7.5和8.5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重型压实标准,路面设计理论,典型结构和可靠度设计等重要成果有大量创新和巨大经济效益。成果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修建模式。参加2千公里高速公路设计施工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3、钱正英
  钱正英,女,1923年7月生,浙江嘉兴人,194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肄业,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至1942年在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并参加上海地下党,大同大学群众团体党团成员、工学院分党支部书记。1942年至1945年任淮北区党委机关文化教员,淮北泗五灵凤县中学浍南分校教员、训导员、教导员、党支部书记,淮北行署建设处水利科科长。1945年至1948年任苏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4、刘建航
  刘建航(1929.4.26-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河北省深泽县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建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和设计含水软弱地层中盾构法隧道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拼装式衬砌,率先攻克衬砌结构防水关键,用以建成第一条黄浦江越江隧道及地铁试验段,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开拓盾构、沉管、连续沉井法,以建成困难地层的20条市政隧道。在江底高压沼气砂层建隧,解决喷发沼气流沙等世界罕见难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5、林元培
  林元培桥梁专家。1936年2月8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福建省莆田(县)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土木工程学校。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主要成就和贡献 理论方面主要有: (1)Bending Theory of Skewanisotropic Plates.(I.A.B.S.E.Proceedings P-32/80) (2)装配式横向铰接板横向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6、谭靖夷
  谭靖夷(1921.11.0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家。湖南省衡阳县人。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获学士学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顾问、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主持建成大坝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3万KW,灌溉农田150万亩。其中广东流溪河拱坝、贵州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湖南东江拱坝均以质量优良著称。在坝址岩溶强烈、坝高165米的乌江渡工程中,首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7、韩其为
  韩其为(1933.11.2- )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水库淤积)专家。湖北省松滋县人。曾任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现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工(教授级)。采用力学与随机过程结合的途径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泥沙运动统计理论体系,有显著的开创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泥沙运动理论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国外著名学者有很高评价。美国流体力学百科全书,曾辟专章予以介绍。在水库淤积方面,对不平衡输沙、异重流、淤积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8、程泰宁
  程泰宁(1935.12.9- )建筑学专家(学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现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持人。 参加过北京人大会堂等重大工程的方案设计,主持了杭州铁路新客站、南京博物院、加纳国家大剧院等国内外重要工程五十余项。四项获全国优秀设计奖,十三项获省部级特、一等奖。1999年,世界建筑师第20次大会“当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9、李圭白
  李圭白(1931.9.25- )市政工程专家。河南省偃师县人。生于沈阳,195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顾问,建设部科技委员会顾问,中国水工业学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水处理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地下水除铁除锰领域,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接触催化除铁除锰新工艺,使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高浊度水处理工艺方面做了大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0、郑守仁
  郑守仁1940年1月生,安徽颍上人,196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水工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先后担任葛洲坝工程设计代表处副总工程师、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兼葛洲坝工程设计代表处处长、隔河岩工程设计代表处处长;1994年至今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兼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局长。先后负责乌江渡、葛洲坝导流、截流设计、隔河岩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