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2)
21、邱定蕃
  邱定蕃(1941.10.20- ),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专家。江西省广昌县人,1962年毕业于南昌大学,1990年通过考试公派赴加拿大皇后(Queen’s)大学学习与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原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主管科研工作副院长,现任该院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的研究与开发。发明矿浆电解新工艺,实现了金属一步提取,获199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2、张耀明
  张耀明(1943.12.9-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应用物理系。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原院长、南京市科协主席。长期从事非通信光纤和特种玻纤领域的研究。首创了代铂炉拉制高强度玻璃纤维及丝根针管风冷技术,成为新型特种玻纤拉丝工艺的技术基础;主抓的防热材料用立体织物和天线罩用玻璃纤维仿形织物的配套研制工作,成功应用于TS导弹等国防军工重要配套部件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3、李卫
  李卫,李卫(1957.12- )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生于北京市,原籍河南省洛阳市。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现任钢铁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稀土永磁材料研究室主任,国家科技重点专项(稀土材料专项)专家组专家, 兼任IEEE及国际稀土永磁及应用委员会委员,亚洲磁学联盟委员会委员, 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高性能稀土永磁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4、李言荣
  李言荣(1961年7月- )电子信息材料专家,四川省射洪县人。1992年获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博士学位,曾留学德国Karlsruhe科研中心和美国Colorado at Boulder大学。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校长,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电子薄膜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发明了倒筒式溅射旋转沉积薄膜制备技术,解决了大面积单、双面YBCO超导薄膜面内均匀性和两面一致性,形成了小批量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5、刘炯天
  刘炯天,出生日期1963.1.20,矿物加工工程专家。生于河南省内乡县,原籍河南省西峡县。198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选矿工程专业。现任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煤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获矿物加工工程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微细粒分选与洁净煤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发明旋流-静态微泡“柱式选煤”方法,开发粗扫选一体化的“两段式选矿”回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6、蹇锡高
  蹇锡高(1946.1.6- )有机高分子材料专家。重庆市人。1969年本科毕业于大连工学院,1981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88-1990留学加拿大McGill大学。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材料进展》副理事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新材料技术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长期从事有机高分子材料创新与产业化研究,先后完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7、丁文江
  丁文江(1953.3.28- )轻合金研究专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绍兴。198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铸造专业。现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在国际上担任或曾担任:世界轻合金联盟轮值主席,中挪(中国和挪威)轻合金研究中心中方主席;日本九州大学外部评价委员;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顾问;美国通用—交大先进材料制造联合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先进镁合金材料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8、顾真安
  顾真安(1936.11.16-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58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博导。长期 从事特种玻璃和光导纤维研究。研究稀土族元素在石英玻璃和光导纤维中的光谱和非线性光学特性,获得多种元素的D-F电子宽带跃迁具有紫外强吸收和可见荧光 转换特性,以及上转换荧光、倍频和光放大性质;研究了化学气相掺杂沉积、溶液掺杂和氢氧焰熔制-电熔成型两步法工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9、何季麟
  何季麟(1945.9.1),冶金与材料工程专家。生于河南省开封市, 原籍河南开封。1969 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任 中色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名誉院长。曾任宁夏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获冶金工程学士学位。 何季麟同志长期从事有色、稀有金属冶炼与加工理论和工程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稀有金属钽、铌、铍新材料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研究开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钽铌金属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30、陈立泉
  陈立泉,1940年3月29日生于四川省南充。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曾任亚洲固体离子学会副主席。2004~至今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他曾是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31、钱旭红
  钱旭红(1962.2.19- )有机化工专家。生于江苏省宝应县。1982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1988年于该校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先后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化学部)、亚洲及太平洋化工联盟主席、德国洪堡基金会学术大使、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 长期从事有机化工领域的应用基础与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以氟化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32、戴永年
  戴永年,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1929年2月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省通海县。1951年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由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班毕业后在昆明理工大学任教至今,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资深常务理事。 戴永年院士发展了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理论,形成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体系;发明了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和卧式真空炉,在宝钢、鞍钢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33、周玉
  周玉(1955.7.1- )先进陶瓷材料学家。黑龙江省五常市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198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中日联合培养博士,获博士学位。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陶瓷学院院士。现任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主要从事陶瓷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应用等研究。发明了新型防热陶瓷复合材料并成功应用于航天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34、左铁镛
  左铁镛(1936.09.03- )材料学专家。北京人。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58-1991年在中南工业大学历任教授、博导并任副校长;1991-1996年任国家教委科技司司长;1996-2006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96-2004年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35、陈清如
  陈清如(1926.12.3- )矿物加工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是我国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解决了我国跳汰选煤机的大型化;建立了 “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研制成功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36、邹竞
  邹竞(1936.2.9- )(女)感光材料专家。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平湖。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获工艺工程师学位。现任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感光材料和功能性薄膜材料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上世纪60年代成功地研制出当时国防军工急需的三种特种红外胶片,填补了国内空白。从70年代起,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37、张寿荣
  张寿荣(1928.2.17- )钢铁冶金专家。河北省定县人。194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生产、建设及高炉设计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参加鞍钢恢复生产,推行高炉炉顶调剂法和低锰炼钢铁的冶炼使鞍钢全国领先;参加武钢一期工程建设,使国内第一座1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研制成功用1513立方米设备建2516立方米四高炉并提出炼铁系统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38、刘业翔
  刘业翔(1930.9.1)有色金属冶金专家。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原籍湖北省武昌县。 195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获学士学位。曾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党委书记、书记兼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及轻金属学委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特别是轻金属与铝电解及电化学冶金领域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在高温熔盐电解电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39、刘伯里
  刘伯里(1931.3.17- )放射化学和放射-物化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5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核学会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卷副主编。长期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物研究。承担并完成了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工程低放裂变废液的处理、核0裂变产物污染苦咸水的去污、核潜艇原子反应堆第一回路水放射性的净化和从高放裂变废液中提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40、周廉
  周廉(1940.3.11- )超导及稀有金属材料专家。吉林省舒兰县人。196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长期致力于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研制低温超导材料,发展了均质铸锭及最佳时效形变技术,在铌钛和铌三锡材料及高场磁体制备性能研究及超导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高温超导材料研究方面,主持了钇系超导块材、铋系超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