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4)
李锐
  李锐(1917- ) 中共中央委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湖南省平江县人,原名李厚生,1917年4月生。其父李积芳早年留学日本,为同盟会员。1928年考入湖南私立岳云中学。1934年入武汉大学机械系,积极投入-,为武汉秘密学联负责人。1937年5月在北平找到党组织,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按照组织安排,到山东打游击。1938年3月,到武汉参加全国学联代表大会,随即到徐州任第五战区青年
委员
李鹏
  李鹏,男,汉族,1928年10月生,四川成都人,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3月参加工作,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毕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1941年至1946年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中学、张家口工业专门学校学习。1946年至1948年任晋察冀电业公司技术员,哈尔滨油脂厂协理、党支部书记。1948年至1955年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学习,中国留苏学生总会主席。1955
委员
李力安
  李力安(1920. )山西五台人。1935年入党。次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参加牺盟会。任五台县委宣传部部长,盂县县委副书记,晋察冀2地委敌工部部长,冀察2地委组织部部长,两郧地委副书记。建国后,任安康地委副书记,中央组织部处长。1958年任黑龙江省委-书记。1973年4月任黑龙江省委书记。1981年10月任省委第2书记,哈尔滨市委第1书记。1982年7月任省委书记。1987年10月任
委员
李子奇
  李子奇1923年9月出生,陕西神木人。1936年2月参加陕北红军,同年5月加入共青团,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西神木二区团区委书记、府谷县青救会组织科科长、神府分区抗敌后援会秘书,安定县青救会组织科科长,盐池县抗联主任,三边分区青救会主任、抗联主任,吴旗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安边县委书记兼县警备大队政委。1949年9月后,任中共宁夏中宁县委书记,宁夏省青工委书记、团省委书记兼宁夏
(19232014) 委员
李立功
  李立功(1925 )山西交城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交城县区委书记,交城县委组织部、宣传部部长,晋源县县长。建国后,历任青年团汾阳地委书记、山西省委第二书记,中共隰县、吕梁县委书记,晋南地委书记,共青团北京市委第—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书记,山西省委常务书记,省委书记、省顾委主任。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
委员
李东冶
   李东冶(1917-2013),山西省平陆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3月~1981年8月任中共鞍山市委书记,鞍山市革委会副主任兼鞍钢党委书记、鞍钢革委会副主任,中共鞍山市委-兼鞍钢党委书记。此前历任山西省平陆县四区民政助理,陕北公学分队长、队长,华新联大三连连长、团作战参谋、连政治指导员;1942年后任冀东-队长、总支书记、干训班主任,冀热辽地委社会部副部长;1945
(19172013) 委员
李先念
  李先念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他在6j的革命岁月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李家大屋。9岁读私塾。12岁起先后在家乡和汉口学木工。192j10月参加农-动,任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1927年11月率领家乡农民参加
(19091992) 委员
李启明
  李启明(1915 )山西神池人。山西医专预科,汾阳军官学校学习。1932年入党。秘密军运工作。1933年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4年在杨虎城举办的步兵学校学习。1935年到陕北,任红26军42师3团连长,团参谋长,红军学校大队长。1936年在中华苏维埃西北办事处西北政治保卫局工作。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保卫处秘书,科长,副处长兼延安军分区司令员。1949年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副部长,西北公
委员
李学智
  李学智(1923.02~2005.09),男,山东临清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原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宁夏军区原第一政委,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学智,1923年2月生,山东临清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1938年12月
(19232005) 委员
李梦华
  李梦华(1922-)直隶(今河北)平山人。曾任地晋察冀边区各界青年联合会组织部部长,中央团校校务处主任。建国后,历任国家体委司长、副主任、主任,全国体总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委员
李绪鄂
  李绪鄂,(1928-2001),又名李汉武,汉族。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获得者。195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研究员。中共12届中央委员。8、9届全国人大常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28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水洪乡捞子湖。李绪鄂祖辈世代务农。其父幼年祖父过世,靠祖母含辛茹苦抚养长大,成家后生有李绪鄂、李绪桂兄妹
(19282001) 委员
李森茂
  李森茂同志简介 李森茂(1929—1996),宁河县人。1945年8月参加工作。1945年后,任北安车站站务员,哈尔滨铁路局事务员。1947年后,在东北铁路学院运输专业学习。1948年毕业后,任齐齐哈尔铁路局办公室秘书,沈阳铁路局办公室秘书,沈阳铁路局副科长。1949年4月加入中国0。1950年后,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事交通部运输处科长、副处长。曾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
(19291996) 委员
李溪溥
  李溪溥,原名孙乐宸,男,汉族,1923年10月生,山东掖县(今山东莱州)人。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工程师。个人履历1945年起,先后担任中共西海地委宣传部干事、副科长、科长。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起任中共山东省东平县委副书记、书记。1953年起任中共山东省莱阳地委副秘书长,国营112厂教育处副处长、副生产厂长、代生产厂长。1956年起在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
委员
李耀文
  李耀文,原名张锡绅,1918年5月生,山东荣成人,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参加山东省人民抗日救国军,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专业毕业,大专学历。开国少将(1955),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省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一路指挥部政治委员、第三军政治处主任,胶东掖县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军二十一旅政治委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五旅政治部副主
(19182018) 委员
杨波
  杨波 (1915~1994)原名杨天生,笔名孤萍。重庆忠县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历任小学教师,民族先锋队队员,金箭社成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会员,成都《新民报》、《时事晚报》、《捷报》副刊,上海文协组创作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秘书,上海市文联专业作家。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专著《鲁迅全集述略》、《二十年间的鲁迅》、《成都鲁迅先生纪念展览记》,小说《最后一课》、《不走正路
(19151994) 委员
杨勇
  杨勇(1912—1983) 中共中央-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副总参谋长。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2年8月出生在浏阳县文家市清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投入农-动,参加过十万农军围攻长沙战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团连、营政委、团政治部主任、四师十团政委,红一军团一师、四师政委等职。在红军
(19121983) 委员
杨堤
  杨堤,出生于1924年,上海青浦人。1938年在皖南新四军教导总队青年队学习,并任排长,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科员、军法处科员。1941年后,任苏北解放区盐阜地区保安处科员,中共淮安县委社会部部长兼保安科科长,建阳县委社会部部长兼保安科科长,盐城县社会部部长兼县公安局局长,苏北盐阜专署公安局科长,盐城县委敌工部部长、区委书记,华中公安处科长,苏南行署公安局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苏省无锡市公安
(19242017) 委员
杨成武
  杨成武(1914—2004年),原名杨能俊,长汀县宣成人,民国3年(1914年)10月27日生。年幼时就读于村内私塾和教会小学,后在亲友的帮助下,到县城读中学,从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肖克民国17年,投身革命,加入共青团。民国18年,参加四都、古城农民暴-动和赤卫队,任少年武装先锋队大队长。3月,配合红四军攻占长岭寨和长汀城,组织汀江两岸农民暴-动。随后,赤卫队改编为闽西红军第三路军,
(19142004) 委员
杨易辰
   杨易辰,原名杨振九,1914年3月31日出生,法库县孟家乡东火石岗子村人。6岁入私塾,13岁进法库县第三高小读书。1929年,就读于哈尔滨第三中学。1931年初,到沈阳启明中学补习班读书,不久,转到冯庸大学预科高中学习。“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杨易辰满腔义愤,决心为国效力。1932年夏,杨易辰考入天津河北省立法商学院,1934年毕业后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1935年,
(19141997) 委员
杨尚昆
  杨尚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7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双江镇(今属重庆市潼南县)。1920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附小,后转入附中。当时,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是吴玉章,教师中有恽代英等。在校期间,他结识许多进步青年,参加社会科学读书会,阅读《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和《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925年,18岁的尚昆从成都高师毕业回到重庆。那时,中国的大革命正进入高潮。他的
(19071998) 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