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名单(7)
夏邦银
  夏邦银:(1935-2001),男,汉族,1935年1月生,湖北新洲人,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开除党籍),1955年6月参加工作,相当于初中文化。1955年6月至1958年6月为湖北汉阳长江大桥供应站采购员。1958年6月至1976年11月为汉阳轧钢厂工人。其间,“文革”中担任“钢工”总勤务组副组长,湖北省革委会常委。1976年11月起接受组织审查。因“文革”中犯有罪行,1976年12
(19352001) 委员
高维嵩
  兰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高维嵩是陕西省子长县人,1933年入党,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委、团长、旅政委、师政委,青海省军区、陕西省军区政治委员等职。他曾当选为党的九届中央委员。高维嵩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的优秀指挥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陕北游击战争和著名的东征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部队
(19161985) 委员
梁兴初
  梁兴初(1912—1985),1912年8月23日出生江西吉安庐陵县(今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一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自幼为雇主打铁,深受剥削和压迫。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委员、营长、团长。在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英勇顽强,机智灵活,身先士卒,与敌拚搏,荣获红四军三级奖章。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担任红军第一任骑兵
(19121985) 委员
黄镇
  黄镇(1909~1989),清宣统元年(1909 年)出生于桐城县东乡黄山村(今属枞阳县)一个农民家庭。民国14 年(1925 年),他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攻读。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带头参加进步-。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解职。民国20 年12 月,他参加著名的宁都-,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五团政治部宣传干事,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宣传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次政治
(19091989) 委员
康生
  康生(1898—1975)原名张宗可,又名张叔平,字少卿,曾用名张裕先、张耕、赵容等。诸城大台村(今属胶南)人。康生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幼年在其家设学馆读书,1914年去青岛礼贤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回家。同年秋,因遭土匪抢劫,举家迁往诸城,入诸城教师讲习所学习,1918年结业后,在诸城高等小学任教。五四运动后接受新思想。1924年夏天到上海,进入实际由中国共产党主办的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学习。19
(18981975) 委员
黄永胜
  黄永胜(1910年11月17日——1983年4月26日),原名黄叙钱,湖北咸宁人。1910年11月17日出生于湖北咸宁。黄永胜1927年8月20日参加了罗荣桓在湖北通城县发动的通崇秋收起义,9月9日随通城起义部队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随部上井冈山。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被开除党籍)。1929年起在中国工农红军任排长、连长、副团长、团长。1932年起,
(19101983) 委员
曹里怀
  曹里怀(1909-1998)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空军副司令员。湖南省资兴县(今资兴市)人,I909年11月15日出生于资兴县柏树村一个贫苦家庭。1926年从县乐成高小毕业。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同年5月在井冈山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三十二团二营技术书记。1929年1月后,任红四军军部秘书处文书、红四军二纵队连-表、红三军军部参谋、红三军七师作战科科长、师参谋长、代理师长和少共国际师
(19091998) 委员
曹轶欧
  曹轶欧(1903年1月—1989年),原名曹蕙芬、曹淑英,曾用名林康、林娜,北京市大兴区人,大学文化。康生的第二任妻子。极左路线的急先锋。1927年同康生结婚。1949年曾任中共山东分局组织部副部长。“文革”中为康生办公室主任。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81年3月6日被开除北京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中央委员等职务,但保留党籍,就此淡出视野,直至1989年因病去世。
(19031989) 委员
尉凤英
  “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尉凤英1953年进入沈阳东北机器制造厂当工人,后任工人工程师。她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从1953年至1959年完成技术革新107项,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1966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向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同志学习》的社论。她当选过全国第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共九届、十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先后13次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接见。尉凤英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女儿,三岁时
委员
鹿田计
  鹿田计:男,1929年12月生,江苏铜山人。195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开除党籍),1954年8月参加工作,高小。1940年7月至1954年8月为徐州贾汪煤矿工人。1954年8月至1956年7月任山东枣庄煤矿排水工区区长。1956年7月至1959年6月入贾汪煤矿干校、山东煤炭工业局干校学习。1959年6月至1970年8月任枣庄煤矿采矿区副区长、区长。1970年9月至1973年7月任山东肥城矿
委员
曾山
  曾山(1899~1972),乳名洛生,书名宪璞,字玉成,号如柏,化名唐沽。1899年11月10日生于江西吉安县永和镇白沙锦源曾家一个清贫的私塾先生家。由于家境清贫,儿时只跟随父亲断断续续念过三、四年私塾,大部分时间帮助母亲从事家务和农业劳动。1915年他被送进赣州一家丝线作坊学徒三年,帮工两年,这使曾山在青年时期受到了艰苦的磨炼。1925年秋,在哥哥曾延生的影响下投身革命。1926年10月,由曾迎
(18991972) 委员
曾绍山
  曾绍山(1914~1995),原名曾昭山。金寨县丁埠镇东湾村人。贫农家庭。幼时读私塾3 年,因家贫辍学,在家放牛,帮父母耕种。民国18 年(1929 年),共产党在大别山区领导农民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并在其家乡爆发了丁家埠-,曾绍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在第三十三师任传令兵、勤务兵。11 月,被秘密吸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民国19 年,参加商城、金寨、新洲、二道河、麻城、光山、广
(19141995) 委员
曾国华
  曾国华(1910~1978)曾国华,广东五华人。父亲是商会的小职员,家境贫穷。他3岁时被卖给外人,颇受-。民国13年(1924)6月投奔粤军当兵。后随所在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他随第五十二军赴江西。民国20年8月,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被解放而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在第一军团十一师三十一团二连当战士。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民国23年1
(19101978) 委员
曾思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乳名辛龙宝,原名曾世裕。1911年2月2日生于江西省信丰县嘉定区庄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书3年半。1928年参加本县农民-,次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8月随游击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并改名曾思玉。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2军第64师政治部宣传员,红12军第36师宣传队中队长、第108团连指导员、第107团代理政治
(19112012) 委员
彭绍辉
  彭绍辉(1906-1978)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副总参谋长。湖南省湘潭县(今韶山市)人,1906年7月18日出生于湘潭县西乡西二区上七都一个雇农家庭。因家境清贫,仅读了两年半私塾。辍学后给地主放牛,打过短工。1926年参加农-动。1927年马日事变发生后,他去长沙、武汉寻找毛泽东,未果,即投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第一师一团(后改为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1928年7月,随团长彭德怀参
(19061978) 委员
鲁瑞林
  鲁瑞林 (1911—1999),临夏县民主乡鲁家沟村人。少时家贫,放羊砍柴,读书不多。民国16年(1927)国民军孙连仲部驻临夏,鲁瑞林投军。民国20年11月随部参加宁都起义,加人工农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不久,所在部队连长和部分班、排长密谋杀害指导员,煽动士兵哗变,他得知情况后立即向指导员报告,使哗变未遂。鲁瑞林在第四、五次反“围剿”中作战勇敢,苏维埃《红星报》给予登报表扬。因
(19111999) 委员
韩先楚
  韩先楚(1913年2月 - 1986年10月),男,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原-常委,福州军区原司令员,兰州军区原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早年经历1913年2月,韩先楚出生在湖北省黄安(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
(19131986) 委员
粟裕
  粟裕(1907-1984)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总参谋长。湖南省会同县人,侗族,1907年8月10日生于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1926年入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积极从事-。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大革命失败的严峻关头,毅然投笔从戎。1927年5月一天深夜,他从学校下水道里逃出,日夜兼程赶到武昌,参加了党领导的叶挺部二十四师,任教导队学员班长。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
(19071984) 委员
温玉成
  温玉成温玉成(1915--1989.10.29),兴国县长冈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七师二十团宣传员。兴国县警卫营干事,独立第十二团党总支-、政治委员,红八军团第二十一师六十二团政治委员、军团直属队总支-,红五军团骑兵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新四军政治部组织科科
(19151989) 委员
董必武
  董必武(1886—1975),红安县人。学名用威,号璧伍,辛亥革命时期改作必武。董必武于1903年考取秀才,1905年入武昌文普通学堂学习。其间,与新老校友宋教仁、刘静庵、田桐、查光佛、黄侃等建立深厚情谊。1909年清廷授予拔贡学衔,宣统三年(1911)春,代其四叔任麻城高等小学堂教师。同年夏秋之间,执教于黄州府中学堂,任黄州府中学堂教员,讲授国语和英语。辛亥武昌首义爆发,董连夜奔赴武昌参加湖北军
(18861975) 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