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名人介绍(9)
161、江仁寿
  江仁寿(1906~1988)歙县森村乡皋径人,教授。民国17 年(1928 年)上海大同大学毕业,在母校和浙江大学工学院任教各一年。民国19 年官费留学英国伦敦大学理学院,民国25 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回国。历任武汉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教授。1955 年支援大西北出任西北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编有《理论力学》和《气体分子运动论》讲义,与周童庆合译斯玻尔斯基
(19061988)
162、朱紫光
  朱紫光(1905~1970年) 朱紫光,又名之光,浙江杭州人。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先后任职于上海江南造纸厂、浙江省立植物病虫害防治所。民国22年任上海中孚染料厂副工程师,参加开发中国第一代染料硫化元工作。民国24年任上海华元染料厂厂长,主持开发了硫化黄、硫化棕、硫化草绿等染料。民国26年为云南省昆华煤铁公司工程师。民国29年任重庆市庆华染料厂厂长。抗战胜
(19051970)
163、沈肃文
  沈肃文(1881~1958),绍兴钱清人。早年与徐锡麟相识,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家乡创办钱清小学。徐锡麟案发后,改名沈毅,去杭州进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优级史地科学习,毕业后又进浙江法政学堂肄业,曾在浙江省第一师范附小、省立第七中学、第九中学、省立商业学校任教员。民国4年(1915),出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j,因反对北洋军阀杨善德主浙而去职到上海。7年,怀着教育救国、革新教育的宏愿,参加由黄炎
(18811958)
164、李扬群
  李扬群(1920~1968)李扬群,浙江鄞县人。民国25年(1936年)在宁波中学高中毕业。日军侵占宁波后,李离家逃亡到广西宜山县,进内迁的国立浙江大学选修班读书。民国28年10月辗转到重庆,进国立中央大学航空系学习,民国32年7月毕业。在重庆任中央航空委员会机械处制造科科员、成都国民政府飞机学校发动机组教官。民国36年2月调上海,任海南路10号国民党空军供应司令部修护管制科机械官、代科长。期间,
(19201968)
165、宋兆霖
  宋兆霖 (1929~2011.6.7)笔名雨林、林天水等。浙江金华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有长篇小说《赫索格》、《奥吉·马奇历险记》、《最后的莫希干人》、《间谍》、《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呼啸山庄》、《简·爱》、《鲁米诗选》及《阿富汗诗歌选》等近50种,主编《
(19292011)
166、陈学昭
  陈学昭 (1906~1991)笔名野渠。女。浙江海宁盐官人。中共党员。1935年获法国克莱蒙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参加浅草社、语丝社等文学团体。赴法国留学期间,兼任天津《大公报》驻欧特派记者,上海《生活周报》特约撰稿人。回国后历任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中央党校四部文化教员,《东北日报》副刊,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浙江分会名誉主席,专业作家。中国文联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
(19061991)
167、骆寒超
  骆寒超 (1935~)原名骆运启。浙江诸暨人。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起任浙江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88年起任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教育委员会委员,现任浙江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兼浙江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诗歌协会理事,浙江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
168、宋桂煌
  宋桂煌 (1903~1987)笔名伯明。祖籍江苏苏州,生于江苏如皋。民进成员。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英文系。曾参加“五四”、“五卅”运动,历任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成人心理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图书馆馆员,县政会议员,区参政会议长,《苏中日报》副总,上海《时与潮》、《时事评论》。1949年后历任上海吴淞中学教师,上海教育局研究室英语教学研究员,市政府调查研究室研究员、文教组长,上海文艺出版社文
(19031987)
169、王鲁杭
  王鲁杭 男,灯光设计、讲师。山东烟台人,1960年5月出生。1981年浙江艺术学校毕业,1983年上海戏剧学院灯光设计进修结业。1994年浙江大学艺术教育专业结业。现任职于浙江艺术学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浙江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浙江文化艺术促进会理事。主要创作及获奖作品:越剧《魂兮归来》、《情系断桥》、《芳草魂》、《宝莲灯》、《海的女儿》、《五女拜寿》、《洗马桥》;京剧《寇莱公传奇》;甬剧《
170、孙席珍
  孙席珍(1906—1984),原名彭,学名志新,以字行,笔名丁非、丁飞、明琪、司马珺、邹宏道等,绍兴县平水镇人。6岁时因家遭火灾焚毁,全家迁往上海,在上海小学毕业后随姐入芜湖萃文中学。1922年,进北京大学并任《晨报副刊》校对,与赵景深、焦菊隐、于毅夫、蹇先艾等组织绿波社,《京报文学周刊》。从16岁起发表诗歌。先后发表《稚儿的春天》、《黄花》等新自由诗数百首。被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称赞为“诗孩”。
(19061984)
171、汤匡时
  汤匡时 (1927~)笔名汤真、苏朴。浙江萧山人。毕业于浙江大学。1951年后历任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部主任、主编,编审。江西省作协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江西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江西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及第五届常委。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马其顿纪实》、《美国行》,译著长篇小说《家庭纪事》(三部曲
172、刘先平
  刘先平 (1938~)笔名文木。安徽肥东人。196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历任教师、文学、刊物主编,安徽文艺出版公司总。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省作协常务副主席,编审。1992年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2002年选为拔尖人才。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20多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云海
173、张侠魂
  张侠魂,湖南湘乡人,出身望族,毕业于上海女校,文章书法都很有功底。性格活泼开朗。简介《吴宓自编年谱》中提到这段往事写道:“张默君(张侠魂的姐姐)来波城(波士顿),为妹择婿,得竺君‘年少美才’,甚喜。商谈结果,竺君与张妹订婚。竺君今年回国,任国立东南大学地理系教授兼主任,与张妹结婚。虽未见面而订婚、结婚,结果亦甚0。”婚后,张侠魂随竺可桢来到武汉。1938年暑假,由于日寇入侵,浙江大学西迁,竺可桢把
174、郭静唐
  郭静唐(1903—1952),原名寅生,一名挹青,字琴堂,余姚周巷(今属慈溪)人。1917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被推为省学生代表。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浙师”毕业后回姚任教。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与楼适夷等创办《余姚评论》、《余姚青年》,传播革命思想。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仍以国民党员身份开展活动。1926年冬,北伐军入浙,返姚从事农民、盐-动。次
(19031952)
175、丁子春
  丁子春  笔名重阳,男,中共党员。1936年11月出生,浙江省义乌市赤岸镇东朱村人,定居杭州。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苦力务农支撑生计。15岁大成中学毕业后,被保送金华师范就读,17岁时提前毕业被选送报考大学。1958年杭州大学毕业后留校执教。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浙大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国文学学会理事、浙江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浙江
176、相望年
  相望年(1916—1986),嘉兴人。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先后在广西农事试验场、甘肃农业改进所、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病害组和农学院等单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48年起,留学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植物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195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克服种种阻力,毅然归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农业微生物研究室副主任,微生物遗传研究室副主任、主
(19161986)
177、符倬云
  符倬云(1900—1936)昌江县四更镇(今属东方县)来南村人,1915年符倬云与刘开汉、关昌荣等少年同时考入昌江县第一高小学校读书。1919年5月10日,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发下公文,要求每县送3名黎童进入两广师范读书,其时上学名额竞争十分激烈,当时正在一高小学读书的符倬云以黎童的身份参加了考试,被广州教忠师范学校录取。在师范读书期间,符倬云与昌江籍在穗学生刘开汉、吴永泰和史丹等人发起成立“昌江县改
(19001936)
178、陶葆廉
  陶葆廉(1862—1938),字拙存,别署淡庵居士,陶模之子,秀水(今嘉兴)人。少年入学,为优贡生,秉性俭约,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专心撰著,对史地考证、医学、算术,都颇有研究。清光绪十七年(1891),陶模任新疆巡抚,葆廉随父赴新疆。沿途逾长城、渡瀚海,经古代蒲类(今巴里坤)、车师(今吐鲁番)等地,行程11200余里抵乌鲁木齐。葆廉以日记方式记述途中所见所闻,著成《辛卯侍行记》。该书除记日月程途、
(18621938)
179、朱向荣
  朱向荣,1961年12月出生,义乌佛堂剡溪村人,定居杭州。博士,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1977年7月赤岸高中毕业。1982年7月浙江大学土木系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10月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岩土工程博士学位。于1993年和1997年分别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98年6月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2年8月起在浙江大学土木系工作。1997年7月至1999年6月任浙江省舟山
180、夏鼐
  夏鼐(1910—1985),字作铭,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出身商人家庭。1927年浙江省立十中初中部肄业,1930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附中高中部,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5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获考古学博士学位。1940年,曾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1941年回国,先后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委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考古
(1910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