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
101、阮可强
  阮可强(1932.12.19- )反应堆物理、核安全专家。原籍浙江省慈溪市,出生于上海市。1950年至1951年于清华大学学习,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一直在反应堆物理和核安全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工作,负责过多个反应堆的物理研究、设计项目,以及-的临界安全研究、设计和审查工作。负责完成了第一座快中子零功率反应堆的建造和物理启动,为我国快堆研究的起步奠定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02、孙玉发
  孙玉发(1937.5.24- )反应堆工程专家。出生于黑龙江省嫩江市。196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项目副总设计师,副院长。现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撰写科研论文和报告上百篇。 他领导和参加完成了多项核电和核动力工程的设计科研项目,对控制棒驱动线、堆芯水力模拟、组件热工水力特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03、钱鸣高
  钱鸣高(1932.12.11- )采矿工程专家。江苏省无锡县人。1954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为我国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学科作了大量的开拓与奠基工作。创立了以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和支架-围岩系统控制为一体的实用工程理论体系,开发完成集“矿山压力预测、控制和监测”为一体的实用工程技术,解决了我国许多矿区工作面低产和安全(防止冒顶)的关键采矿工程难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中国煤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04、罗平亚
  罗平亚(1940.6.3- )油田应用化学工程,石油工程专家。出生原籍四川省隆昌县。1963年毕业于四川石油学院。现任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综合应用地质学、岩矿学、化学、石油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在机理研究突破的基础上,把作用机理、处理剂设计与研制和相应的石油工程、油田化学工程有机结合,成果创造性强,应用效果显著,其研究内容一直处于本学科前沿:创造完成深井高温水基泥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05、岑可法
  岑可法(1935.1.15- )工程热物理专家。广东省南海人。1956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1962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大学获副博士学位。浙江大学教授。主要在化石燃料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煤分级利用多联产、低品位能源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制氢技术、能源利用过程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工程气固多相反应流计算与激光诊断技术等领域均有开拓性成就。并提出独特的“导师群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所在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06、李根生
  李根生(1961.9.22- )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专家。安徽石台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1986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和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做访问学者和高级研究学者。1986年至2003年在石油大学(华东)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曾任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带领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07、欧阳晓平
   欧阳晓平(1961.1.24——),实验核物理学家。湖南宁远人。1983年毕业于湖南零陵师专物理专业,2002年获复旦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我国脉冲辐射场诊断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参与完成多次核0射线物理诊断,发明系列脉冲射线探测技术原理与试验方法,研制成功18种新的核辐射探测器,创建5类实验诊断新方法。提出脉冲射线束能谱的光学测量和强辐射场核参数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08、徐銤
  徐銤(1937.04.07- )快堆技术专家。江苏扬州人,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快堆首席专家。主持铀水栅和快中子零功率物理实验,自60年代末起,从事快堆总体设计、快堆发展战略和关键技术选择的研究,编制我国快堆技术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国快堆发展的基本技术路线。负责快堆技术科研和快堆设计研究,提出快堆设计的安全要求,领导完成中国实验快堆的概念设计。1996-2011年任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09、岳光溪
  岳光溪(1945.10.30- )洁净煤技术专家。北京市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农机系。1985年后从事洁净煤技术研究。现任清华大学研究员。自八五到十一五连续主持国家“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攻关项目,是我国该领域的领军人物。期间发展了我国独立的循环流化床理论和设计体系并用于实践,开发了系列容量国产循环床锅炉,且大规模产业化,为我国燃煤节能环保做出了杰出贡献。还实现了我国循环床设计技术第一次出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10、赵宪庚
  赵宪庚(1953.11.7- )凝聚态和核物理学家。山西省忻州市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91年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组织、领导并主持完成我国多项大型科学实验和国防重大任务,负责理论方案制定、可靠性论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决策,对推动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 2011年当选为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11、唐西生
  唐西生(1938.1.20- )核技术应用专家。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研究所研究员。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作为负责人或负责人之一,完成了国家和军队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创建和发展了第二炮兵有关新的学科领域;培养了一批国防科研人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委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 1997年当选为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12、翟光明
  翟光明(1926—),泾县翟村人。1950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历任玉门油矿采油厂总地质师,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总地质师、司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咨询中心勘探部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年翟光明参加新中国第一批在大西北开展的石油地质调查,后来参加和制定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113、多吉
  多吉(1953.9.10- )地质学专家。西藏加查县人。1978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西藏地勘局总工程师。从事地热、矿产、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及科研工作。参加完成西藏羊八井热田浅层热储资源勘查及评价工作。负责实施羊八井热田深部高温资源评价,提交110MW发电装机容量。主持完成羊八井热田深部高温资源开发性勘查项目,负责实施完井的热田深井ZK4001孔,单井发电潜力达12.58MW,是目前我国第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14、陈勇
  陈勇(1957.6.13- )能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专家,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浙江省宁波市。1981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1993年获日本名古屋大学化工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所长、国家863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有机废物的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根据有机废物的营养元素(C/N/P)和能量元素(C/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