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姓名人堂(3)
41、卓钟霖
  卓钟霖 (1933~)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1949年肄业于福州英华高中。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福建青年报》编委,福建人民出版社文艺室副主任,海峡文艺出版社副总,《海峡》、《中外电视》及《中篇小说选刊》副主编、主编,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编审。福建省文联第三届委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
42、卓如
  卓如 (1934~)女。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1年参加解放军。历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现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冰心研究会副会长。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冰心传》、《何其芳传略》、《闽中现代作家作品选评》、《爱和美的耕耘》、《生命的风帆》、《冰心全传》等。《
43、卓文升
  卓文升(1903-1933),福建省上杭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任乡苏维埃政府文书,同年6月调上杭赤卫队第13大队任文书,1931年10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7师,任二团二连文书。1932年5月任红12军35师103团二连政治指导员,后升任团政治委员。1932年12月调任新编红12军35师105团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作战。19
(19031933)
44、卓青
  卓青 (1930~2008)福建南平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闽浙边域工委宣传部长,福州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副主任,福州市委文教部文艺科副科长,福州市文化局局长、党委书记,福州市文联主席,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州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及第八、九届人大代表,福建省文联第二、三届委员及全国第四、五次文代会代表。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302008)
45、卓发刚
  卓发刚(1928~),男,利川汪营镇石坝齐岳村人,旅台人士。1928年出生在利川县汪营石坝齐岳村,早年就读于利川初中,毕业后赴恩施读书。1947年参加国民党青年军,1949年去台湾,后退役经商,在台从事建筑和房地产产业。
46、卓廉操
  卓廉操 (1927~)笔名卓钺。四川资中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同年到重庆西南文化部工作。1954年调贵州省文化局,历任《农村俱乐部》、《俱乐部》主编,贵州省群众艺术馆《群众文艺》主编,省文联《贵州文艺》组长,《山花》副主编,编审。中国作协贵州分会理事。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化丛书《怎样办好农村图书室》,儿童歌剧《放羊坡上》,花灯剧《招亲记
47、卓其蓬
  卓其蓬(1931--1949) ,四镇乡周鸡村人。于县立国民中学读书时,在共产党员、进步教师影响下,倾向革命。37年(1948年) 9月,参加宾阳中学进步学生组织——“黎明哨”。年底,毕业离校回家。卓回家后,建立联络点,沟通南、北区交通及情报。同时,走村串户,动员青年起来革命。38年(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宾阳北区支部组织委员。9月,任粤桂边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团新编第一连政治服务员,
(19311949)
48、卓然
  卓然 (1924.1—)安徽萧县人。擅长中国画。1940年至1942年在抗日游击队《萧县导报》工作。1948年江苏东海师范高师毕业。195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历任山西太原——中美术教师,山西省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历史画创作员,山西省美术院一级美术师。作品有《临汾战役》、《太原战役》、《唐古拉山战风雪》、《青松赞 》、《国魂》、《漓江梦游图》、《气吞万里》等。
49、卓和娇
  卓和娇(1903-1938),福建省罗源县中房乡松洋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闽东红军独立师战士,参加了闽东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时任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副班长。1938年在东进苏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中牺牲。
新四军战士(19031938)
50、卓康宁
  卓康宁(1931— )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慈利县人,1931年1月9日出生于慈利县蒋家坪乡北岗村。曾就读于慈利县赣籍小学、治平小学、县立初级中学、常德私立信国中学、光汉中学等。1949年5月在慈利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湖南省进步军人民主促进社,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在慈利县历任青年团区委副书记、武工队队员、区人民法庭审判员
51、卓王孙
   卓王孙,生卒年不详,祖籍为战国关东赵国(今河北)人。卓王孙(卓文君之父)是冶铁世家,对冶炼技术有专长,他以廉价食物招募贫民开采铁矿,冶铁生铁,冶铸铁工具,供应当地民众和附近地区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之用,还远销云南等地。由于他善于经营。终致巨富,拥有家僮千人(汉书作八百人),富比卓氏。  祖先原是山东有名的冶铁商。秦灭六国,其祖父辈识事务主动迁至蜀郡临邛,同时带去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到汉初,由于西汉王
[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