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名人堂(10)
181、张偃
  张偃,汉朝诸侯王,西汉第一代鲁王。祖父张耳,母亲是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其父张敖曾经封为赵王,后来废为宣平侯,姊妹为汉惠帝的张皇后。前187年,被外祖母吕后封为鲁王。前179年,汉文帝刘恒撤销鲁国,张偃改为南宫侯,薨逝,儿子张生嗣位。史料记载《史记》数称张偃为鲁元王,然其子何敢用其父其母之谥号耶?大惑读书人之智,故不敢轻从“鲁元公主”谥号之说。然汉孝文帝即位,张偃废为南宫侯,乃以此爵终老
[]
182、张澍
  晚清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和金石学家张澍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字百瀹,又字寿谷、时霖等,号介侯、鸠民、介白,凉州府武威县(今武威市)人。张澍年幼丧母,在秀才父亲的教导下读书,后来师从名师刘作垣,进步颇快。张澍19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出任贵州省玉屏县知县。其后先后代理遵义县知县,代理广顺州(今贵州长顺县)知州,四川省屏山县知县,代理
[] (17761847)
183、张以宁
  张以宁,字志道,元大德四年(1300年)生于古田县城官宦之家。父张一情,元时任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幼聆母训,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泰定四年(1327年),考中进士,任浙江黄岩县判官,后升江苏-县尹。因执法不阿,触犯豪门,莅任不久便被罢官。此后流落江淮、扬州一带达10年。其间,精研《春秋》,寄情山水,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至元四年(1338年),惠宗异其才而召为太子监助教,累迁翰林侍讲学士、
[] (13001371)
184、张锡銮
  张锡銮(1843—1922),浙江省钱塘县人,幼时就在其父督导下习武,颇得家传。二十岁前即为监生。清同治初在湖北武昌从军,投效于广东嘉应州军务处。1875年,入奉天讨“马贼”有功,任通化知县、锦县知县、锦州凤凰厅同知。光绪二十年,负责训练新军,任新军前后三营统领兼鸭绿江团练、东边道兼中江税务监督并全营翼长。后因挥霍豪奢,被弹劾褫官、不久又恢复原职。中日甲午战争时,张锡銮在宽甸对日军作战有功,后历任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18431922)
185、张镇周
  张镇周,隋、唐交替时舒州同安郡(今潜山)人。原为隋朝大将,唐武德三年(620)十月降唐,授左武侯将军。四年(621年)八月,以淮南道行军总管镇抚南方,后改任舒州总管。六年(623)三月、六月,先后在洪、宣两州击败反将张善安、陈当世。七年(624)二月,改大总管为大都督。八年(625)正月丙辰,又以寿州都督调为舒州都督。舒州是他故乡,张镇周返州之日,先不去任所,命人买置很多酒菜,脱去官服,在故居中招
[]
186、张鹏
  张鹏(1390-?) 字腾霄。祖居陕西省眉县,元末其父任洛南主簿时即徙居于洛南县张河乡。张鹏20岁为县学生员。明永乐十五年(1417)乡试登为贤书。后赴京在皇室子弟学塾南宫学习,结业后在工部任职。后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张鹏在巡视各省吏治中,曾经检举揭发了独石总兵李谦的怯懦,上疏朝廷,奏请严饬军律;并亲督晋冀各地,加强防守。使云中(今山西大同)、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东南)一带,地方治安井然,人民安居乐业
[] (1390~?)
187、张英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生平1637年(明崇祯十年)张英出生。1663年,27岁的张英考中举人。康熙六年,他又得中二甲第四名进士,成为内弘文翰林院庶吉士,进入庶常
[] 清朝文华殿大学士(16371708)
188、张际亮
  张际亮(1799~1843)字亨甫,号松寥山人,建宁北乡蓝田人。鸦片战争时期国内“享有盛名”(《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3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的爱国诗人和力主改革的思想家。张少孤,由继母抚养。16岁成婚,妻朱氏。同年作《童言》一卷。18岁,出诗集《蚕缫集》。长兄见他才华不凡,便资助他读书。嘉庆二十三年(1818)至道光三年(1823)间,两度肄业福州鳌峰书院,书院山长陈寿祺称赞他的诗
[] (17991843)
189、张守
  张守(1084-1145),字子固,又字全真。常州人。南宋抗金名相。幼时家贫,惜书勤读,聪明过人。北宋崇宁二年(1103)进士,先后任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宣德郎、监察御史,因母丧去职。南宋建炎元年(1127)冬,召还,赐五品服。建炎二年,金兵自东平南下,他3次上疏,陈述关于防淮、渡江利害等6个问题的意见,主张兵分四路,抵抗侵犯淮水一带的四路金兵;并要求以选将治兵为当务之急。时相黄潜善、汪伯彦不听
[] (10841145)
190、张奎
  张奎(988-1052),字仲野,北宋临濮(今山东菏泽市西北)人。张亢兄。官龍圖閣直學士。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历任并州、秀州推官,衢州监酒。当时有个叫徐生的人,因-被囚禁于婺州监狱,再审时连连-。转运使命张奎复审。张奎审视囚籍簿上的印章有假,经深入查究,原是狱吏作弊陷害所致。于是释放徐生,让狱吏抵罪,众人皆惊叹佩服。后改任大理寺丞,任合淝县知县,调任南充县知县。以殿中丞身份任泸州通
[] (9881052)
191、张苍
   张苍(前253—前152年),阳武(今河南阳武县城东南)人,战国秦汉时期科学家、儒学者、阴阳家。西汉开国功臣,丞相,北平文侯。张苍年轻时师从战国儒家大师荀子,授左传,后仕秦为御史,负责管理图籍文书(因侍立于殿柱下,故称为柱下史),后因直言惹恼秦二世,避祸逃归故乡阳武。不久,刘邦的军队经过武阳时,张苍投靠刘邦。随刘邦进攻南阳时,张苍有罪当斩,适逢王陵路过,见张苍为人长大美白,向刘邦请求赦免其罪。张
[] 西汉开国功臣(前256前152)
192、张丘建
  北魏武城人,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著有《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专著。自幼聪明好学,酷爱算术。一生从事数学研究,造诣很深。“百鸡问题”是中国古代关于不定方程整数的典型问题。张丘建对此有深湛和独到的见解。著有《张丘建算经》3卷。后世学者北周甄鸾、唐李淳风相继为该书作了注释。刘孝孙为算经撰了细草。算经的体例为问答式,条理精密,文词古雅,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杰作,也是世界数学资料库中的一份遗产。《
[南北朝] 古代著名数学家
193、张伯驹
  张伯驹生于1897年,原名家骐,字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系张锦芳之子,后过继给伯父、民初曾任河南都督的张镇芳。张伯驹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9岁能诗文,素有“神童”的美誉。伯驹先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他积极征购古代文物字画,使流落于社会的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他的藏品多为世所罕见之物,那是他用大洋、金条、首饰乃至房产换来的。张伯驹先生1947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民初四公子(18981982)
194、张禧
  张禧,(1217—?)东安州人,祖籍今河北省。元朝镇国上将军、湖广等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随父亲张仁义迁居今潍坊青州市。张仁义有勇有谋,曾任金朝军马总管、元朝管军元帅,后在战斗中中箭身亡。投奔忽必烈张禧从16岁开始,就随从元军大将阿术鲁、元帅察罕,转战于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屡立战功。因他为人刚直、治军严厉,被上司忌妒诬陷要按法治罪。经人介绍,与儿子张弘纲一起,前去投奔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张禧随忽
[] (1217~?)
195、张行成
  张行成(587年-653年),字德立,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朝宰相。张行成曾在隋朝担任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尚书左丞。张行成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在高宗继位后被拜为宰相,担任侍中,兼刑部尚书,封北平县公,后又任尚书右仆射,加太子少傅。永徽四年(653年),张行成病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
[] 唐朝宰相(587653)
196、张发奎
  张发奎(1896—1980) 字向华。广东始兴人。1912年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堂,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讨袁之役和驱逐踞粤旧桂系之战。1921年至1922年孙中山北伐期间,任警卫团营长,随往桂林和韶关警卫。孙中山联络滇桂军入粤讨伐陈炯明时,与邓演达一道起兵响应。之后在李济深部任团长、旅长,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和南征,并升任第四军十二师师长。1926年率部参加北伐,攻占武汉后奉调援赣,归李宗仁指挥,参加对
(18961980)
197、张凤翼
  张凤翼(?—1636年),代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广宁兵备副使,忧归。天启初,起右参政,饬遵化兵备。三年五月,辽东巡抚阎鸣泰罢,擢凤翼右佥都御史代之。自王化贞弃广宁后,关外八城尽空,枢辅孙承宗锐意修复,而版筑未兴。凤翼闻命,疑承宗欲还朝,以辽事委之己,甚惧,即疏请专守关门。其座主叶向高、乡人韩爌柄政,抑使弗上。既抵关,以八月出阅前屯、宁远诸城,上疏极颂承宗经理功,且曰:“八城畚插,
[] 明朝兵部尚书(?~1636)
198、张天宗
  张天宗(? ~1314),江西广信府(今上饶地)广丰县人。宋德祐元年(1275)元朝蒙古兴师犯宋,张天宗聚众从军参加文天祥部抗元。德祐二年文天祥兵败走粤东被俘不屈,慷慨就义。张天宗走粤西兵败欲奔安南(越南),越山迷道抵顺安峒地贡峒(今旧州)休整,以待时机,-复宋。景炎二年(1277)张天宗亲勘峒场,披荆斩棘建造草舍垦荒造田,派人到外地引种稻谷,聚处草木重蔽取名那签(今旧州)。继定山川、田峒、村屯名
[] (?~1314)
199、张从正
  张从正(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金睢州考城张老庄(今兰考小宋集北四里北沙岗)人。性豪放,善诗文,广交博识,平易近人。张从正生于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岁月,不少医者不加分析滥用温补之法,以为补法才能使患者得到康复。张氏洞察时弊独树一帜,认为治病必先祛邪,“邪去则正安”,人的疾病主要是邪气侵入所致,“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所以他治病“重在驱邪”,驱邪
[]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11561228)
200、张惠
  张惠(?--904年),后梁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嫡妻,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追尊元贞皇后,后改元贞皇太后。张惠与朱温是同乡,出身富裕,其父张蕤曾是宋州刺史。朱温微时闻张惠有姿色,心生爱慕,有丽华之叹。唐中和二年,朱温取同州,与张惠相遇,遂结为连理。张惠于文德元年生朱温第三子友贞。朱温归唐,张惠以夫贵封魏国夫人。光启年间(885年―888年),朱温率军经过亳州,召营伎陪侍致孕,因张惠
[] 后梁太祖朱温元贞皇后(?~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