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名人堂(19)
361、张凤翙
  张凤翙(1881——1958年)字翔初,原籍沁阳市木楼乡张庄人,后迁往陕西。张凤翙自幼聪颖,学业优秀。清光绪年间中秀才,名列咸宁县同榜第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入陕西陆军武备学堂,三十年(1904)毕业,被清政府选送日本学习军事。三十二年(1906年)在振武学校毕业后,又考入士官学校骑科,为该校第六期学生。他在振武学校上学时加入同盟会,为该会早期会员之一。但并未决心献身反清事业,毕业回国后
(18811958)
362、张曙
  张曙(1909~1938),我国近代优秀的作曲家、革命音乐活动家和歌唱家,字恩袭,别号绍裘,歙县坑口乡柔山村人。其父张履贞很小就外出谋生,由于善理财、能吃苦,学徒师满后不久就掌管了浙江衢州一家首饰铺,家境逐渐富裕起来。张曙的母亲知书达理,善良贤慧。她给孩子们讲过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也教会许多动听的民间歌谣,这对幼年的张曙影响很大。童年的张曙对音乐就有强烈的兴趣。当时,邻村有一个由孩子们组成的唱灯班
(19091938)
363、张井
   张井(?~1835年),字晴槔,号芥航,陕西肤施(今延安市)人,原籍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县)。嘉庆六年(1801)中进士,初授内阁中书,改授知县,调任广东乐会县。嘉庆帝特命改为河南正阳县,加知州衔。后迁为许州、直隶州知州。奉命协助办理黄河-坝合龙工程,署为汝宁知府。道光四年(1824),升为开归陈许道。不久,再以三品衔署为河东河道总督。次年,实授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张井热心于黄河治理事业,在任多
[] (?~1835)
364、张乔
  张 乔(约825-890),南陵人,晚唐以擅长律诗著称。少与许棠受业于尚书薛能门下。咸通年间,与许棠、俞坦之、剧燕、任涛、张蠙、郑谷、李栖远、李昌符等被合称“咸通十哲”(又称“芳林十哲”);与许棠、张蠙、周繇三人号为“九华四俊”。咸通十二年(871年)乔与宣城许棠同赴京兆府参试。主考李频以棠久困考场,首荐之,故棠中进士而乔名落孙山。乔在《送许棠及第归》一诗中写道:“傍人贺及第,独自却沾襟”。其师
[] 唐朝诗人,咸通十哲(825890)
365、张学思
  张学思(1916—1970),辽宁海城人。生于奉天(今沈阳)。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第四子,张学良将军之弟。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海军参谋长。张作霖早年在辽西一带当土匪。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1924年打败直系军阀后,控制北京政府。1926年6月组织安-政府,自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退回东北,途经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埋设的炸弹炸死。张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161970)
366、张景宪
  张景宪(1005—1081),字正国,河南(今河南南阳)人。张师德子,张去华孙。北宋官员。张景宪以父师德功,初任淮南转运副使。办理的首个案件是山阳(今属陕西省商洛市)县令郑昉的贪赃案,并将郑昉流放岭外。郑昉贪赃巨万,其亲戚多为有势力的重要人物。办理该案对-起到警戒作用,哪些-望风而退,不敢胡为。尔后张景宪升迁京西、东转运使。宋神宗熙宁初(1068年),任户部副使。熙宁三年(1070),宋神宗派遣张
[] (10051081)
367、张锳
  张锳(1791年—1856年),字右甫,一字春潭,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张锳少时勤奋攻读,知识广博。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桃知县来黔,历任清平、安化、贵筑、威宁、古州诸州县官,以清明廉洁、勤于政事、兴学育人著有治绩,升黎平知府。二十一年(1841年)署兴义府知府,升遵义府知府、贵西道道尹,未久,要求还任兴义府知府。咸丰五年(1855年)升贵东道道尹,翌年病逝于任
[] (17911856)
368、张仁
  张仁,祖父张宝生,南朝·梁天监元年(502)任始兴郡刺史,卒于任。梁天监十三年(514),其父张文志迁居灵溪县(今乐昌)贝兴(背坑)村。文志生三子:张偲、张仁、张偕。仁与兄偲、弟偕,智勇超群。梁末侯景叛乱,郡守陈霸先起兵平叛,张仁兄弟3人与乳源人侯安都,率领千余人投陈霸先,北上与侯景战于建康(南京)城外(地名叫石头西落星山),张仁等帅铁骑冲其中坚,打败侯景、王僧辩,平息叛乱。陈永定元年(557),
369、张京翰
  张京翰(1758~1830)张京翰,号西村,连城县人。性刚直不阿,为人公正无私,处事机敏灵活。幼年好学,博闻强记,所学涉猎甚广,除诸子百家外,易经、数学亦无不通晓。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庚子科举人。深得窦东皋先生赞赏。次年,窦东皋出任浙江省提督学正,邀请京翰同往浙江协助,作为府中幕僚。当时浙江总督独霸专权,主要属员均被罗为党羽,独窦东皋持正不愿入伙。总督认为东皋忤己,就诬其独树一帜,不听命令等
[] (17581830)
370、张鎡
  张鎡,字功甫,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今传∠湖集》十卷,《仕学规范》四十卷。杨万里《约斋南湖集序》云:“初予因里中浮屠德璘谈循王之曾孙约斋子有能诗声,余固心慕之,然犹以为贵公子,未敢即也。既而访陆务观于西湖之上,适约斋子在焉。则深目颦蹙,寒肩臞膝,坐于一草堂之下,而其意若在岩岳云月之外者,盖非贵公子也,始恨识之之晚。”又《进退格寄张功父姜尧章》云:“尤萧范陆四
[] 宋朝词人
371、张向善
  中国科学院原顾问(副部长级)。张向善同志是山东鄄城县人,193j春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抗敌决死三纵队组织干事、指导员、教导员,太行三分区政治部敌工科科长、武乡县独立营政委,太行三分区决死三纵队决九团主任、政委,晋冀鲁豫军区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等职。1949年后,张向善历任师副政委、政委,川西茂州专署专员、茂州地委书记,茂州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志愿军师政委,解放军二十军政治部副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71998)
372、张作相
  张作相(1881-1949),原名福臣,字辅臣、辅忱,奉天义县(今辽宁省凌海市班吉塔乡杂木林子村)人,祖籍直隶深县太古庄花盆村(现属河北省深州市前磨头镇)。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国军陆军上将。清光绪七年二月初九(1881年3月8日),出身贫苦农家,先辈世代务农。五世祖张德禄,闯关东谋生。父张永安,务农兼当“吹鼓手”。兄弟两人,作相居长,弟作涛。光绪十五年(1889),9岁,入私塾,学习三年。光绪二十一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国军陆军上将(18811949)
373、张子文
  张子文,名德纯,字子文,祖籍河北沧县。1875年(清光绪元年)夏历5月18日,出生于本溪县本溪湖火连寨。张子文幼年即入私塾,学习汉文,并在火连寨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6岁时考中秀才,便离开家乡,只身经沈阳转大连,赴关内求学,投师深造。先后师承海思福、马玉麟、李希复、刘玉常,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伊期兰教典。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26岁的张子文在保定西清真寺担任教长。张子文的青年时代,
(18751966)
374、张津
  张津(1464~1518),字广汉,号罗锋,明博罗人。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进士。任福建建阳知县,以“宽一分,民受赐一分;取一文,官不值一文”自勉。其时建阳没有城墙,处州矿工吴大儿又逼近县境劫掠,张津召集民兵防守,吴等被赶退后,张津即筑起城墙。不久,又遇荒年,张拨出政府款项,籴米赈灾;并下乡调查,弄清灾民受灾程度,计算户口多寡,核定发放赈济数量;又劝富户拿出多余的粮食借给贫民。后来张津被召为贵
[] (14641518)
375、张景修
  张景修:[约公元1090前后在世]字敏叔,常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元丰末,(公元一o八五年)为饶州浮梁令。工词,传今者甚少。终祠部郎中,年七十余卒。平生所作诗几千篇,号《张祠部集》。人物潇洒,文章雅正。登治平四年进士第,虽两为宪漕五领郡符,其家极贫穷,京市屋以居。热爱花花草草,有十二客之说,认为“以牡丹为贵客、梅花为清客、菊花为寿客、瑞香为佳客、丁香为素客、兰花为幽客、莲花为
[]
376、张四知
  张四知,山东费县人。明末官吏,官至内阁首辅。出生于费县城南关儒林巷,大体位置就在费城街道中心校、南关小学一带。张四知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升检讨,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相当正国级别。曾辅佐一代明君崇祯皇帝明思宗朱由检(1627-1644在位,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景山)自缢身亡,终年35岁),是费县有史以来官职最高人物,人称“张阁老”。苟且在位四载(1639.5
[] 明朝首辅
377、张钫
  张钫(1886~1966年),字伯英,号友石,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人。父亲张清和是清光绪年间的拔贡,曾任陕西乾州、鹿州州判。张钫从小随父至陕,先后在陆军小学、中学读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送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科学习。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回陕任新军炮营排长。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二十二日,张钫与张凤翔、张云山、钱鼎等领导陕西同盟会,响应武昌革命,组织和发动陕西起义
(18861966)
378、张群
  张群(1889.5.9-1990.12.14),字岳军,四川省华阳县(今属天府新区)人,国民党元老。早年就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赴日本,就读振武学堂,与蒋介石为同学,其后曾参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0运动等。1927年起先后任国民政府兵工署长,上海市长,湖北省主席,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35.12-1937.3);之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行政院副院长(1938.1-1939.12)
(18891990)
379、张正金
  张正金(1863-1907),字西域,号锡庚,祖籍湖北省罗田县,徙居安徽霍山县古佛堂乡九龙井村。清末反帝、反教义士。清同治二年(1863)生。幼年读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字。在家务农几年后,移居黄栗杪开饭店,接待过往客商,广交朋友。生性豪爽,喜打不平,助人为乐。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涌入中国传教,到处扩建教堂。教徒倚仗洋人、洋教撑腰,横行乡里,百姓深受其苦,敢怒而不敢言,张正金对此愤愤不平。光绪三十年
[] (18631907)
380、张磻
  张磻(生卒年失详),字渭老、敬夫,号松山,罗源县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与弟张庠同榜进士,由检点赡军,历官国子祭酒,权兵、吏二部尚书,权刑部尚书兼礼部,拜端明殿学士,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进封长乐郡公。后辞去官职,卒赠少师。磻为人守正不阿,风采凛然。出知临江军(在清江县)时,邻郡临川清江渡产纸名“清江纸”,户部误以清江纸产于清江县,下令临江军索贡纸3万,磻上 书申辩;反又催办,磻复申前由,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