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名人堂(18)
341、张廷范
  张廷范[唐](?至九零五)清河(今河北清河)人。以优人为朱全忠所爱。以扈从之劳,迁为御营使,进金吾卫军,河南尹。全忠以为太常卿。喜草书,行书学欧阳询。(《唐书·柳璨传、书史、宣和书谱》)唐哀帝天祐二年(905),朱全忠图谋篡位,枢密使蒋玄晖与张廷范认为天下未定不宜急于加九锡,朱全忠不悦。宣徽副使蒋殷、赵殷衡与蒋玄晖、张廷范不和,趁机诬告他们与宰相柳璨刻石像埋在积善宫及对何太后焚香盟誓复唐室。朱全忠
[] (?~905)
342、张超
  张超(?-195年),表字不详,据嘉靖版《三国志通俗演义》字孟高(另有说法认为他字景明,事实上张景明并不是张超,而是张导),东平寿张(今山东寿张)人,东汉末年的广陵太守,张邈之弟。初平元年(190年)正月,与兄张邈会同其他诸侯参加讨伐董卓同盟。张超推荐臧洪为诸侯同盟宣誓者。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讨陶谦,远征徐州。张超、张邈和陈宫共谋推戴吕布为兖州牧,攻打曹操的根据地兖州。兴平二年(195年)
[] (?~195)
343、张其光
  张其光(1831-1895),又名信千,字奎垣,广东新会双水区豪山乡人。青年时,适清廷招募水兵,以抵御席卷大江南北的太平军。他决心效忠清廷,以平民身份招集一批壮丁,结队投军,而且卖去家产充作经费。他带的壮丁被编入左宗棠统率的水军,调到浙江参加与太平军作战。官至浙江提督,先后驻防浙江、福建、台湾。同治七年张其光钦赐“振勇巴图鲁”名号是唯一广东籍巴图鲁,光绪元年被皇帝授赏黄马褂,1893年两次被皇太后
[] 晚清明将(18311895)
344、张知謇
   张知謇(634~713),字匪躬,固安人。兄弟五人,知玄、知晦、知泰、知默,皆明经高第,通晓吏治,清高耿介有操守,公卿争相引重。调玛间,张知謇任监察御史。查询经历十一州刺史,所到极有威严。武则天降玺书慰问。武则天万岁通天(696~697)年中,张知謇自德州刺史入朝廷人事登记。武后因其相貌堂堂而惊异,称知謇兄弟的相貌和才能堪称两绝。中宗复位,拜知謇左卫将军加云麾将军,封范阳郡公。历任东都副留守,
[] (634713)
345、张兆丰
  张兆丰,名献瑞,字兆丰,以字行,1890年1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磁县彭城镇(今属邯郸市峰峰矿区),父亲是陶瓷工匠。1908年兆丰同志考入保定育德中学第一班学习。该校是河北省同盟会会员王励斋、李锡九、江著源等创办的,成为同盟会在北方活动的据点之一。兆丰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了同盟会,投身于辛亥革命。1912年考入北京大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回乡任磁县第一高小英语教师。在反袁和反对-条约
革命烈士(18901930)
346、张尚柔
  张尚柔(?—472年),范阳方城(今属河南)人,梁武帝萧衍生母。父张穆之,官交州刺史,追赠光禄大夫。母萧氏,即太祖从姑。尚柔自幼聪慧,知识渊博。她于宋元嘉年间嫁给萧顺之,当她怀孕时,忽然看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夺目。世间所奇。她惊问侍者看见没,侍者说没有。她说看见者当富贵,便取而吞之,当月便生下萧衍。次生衡阳宣王畅、义兴昭长公主令嫕。她操持家务,抚育诸子,尤其钟爱萧衍。精心培养。萧衍在历史上以多才多
[南北朝] 梁武帝萧衍生母(?~472)
347、张铚秀
  原中顾委委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1915年出生,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虹桥村农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中队长等职,参加了江西田里、金华山,湖南松山等战斗和第五次反“围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新四军中队长、营长、团参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152009)
348、张鹏展
  张鹏展(?—1840) 诗人。字南崧,巷贤乡留仙村人。壮族。曾祖父张鸿翮,是清初著名的壮族诗人;祖父张友朱是庆远教授;父亲张滋,是全州学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考取拔贡,当年秋大举于乡。第二年成进士,入翰林院,为武英殿纂修。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充云南乡试副考官,后升福建道监察御史,巡视南疆一带。嘉庆十四年(1809年),迁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奉天府府丞,兼管学政,又转太仆、太常
[] (?~1840)
349、张昌宗
  张昌宗(?-705年),别名张六郎,人称六郎美如莲花,官拜春官侍郎,封爵邺国公。张昌宗经太平公主推荐入宫成为武则天的男宠,随后举荐哥哥张易之;代表作有《少年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武则天年事已高,张易之兄弟独揽朝政大权。张昌宗在神龙政变中被处死。人物生平成为男宠武则天执政时,张昌宗得到太平公主的推荐,受到武则天的宠幸。张昌宗向武则天介绍说张易之才干超过自己,善于炼制药物。武则天立即召见,很喜欢他
[] (?~705)
350、张百熙
  张百熙(1847—1907)字埜秋,一作冶秋,号潜斋。湖南长沙人。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散馆,授编修。其后先后任山东乡试副考官、山东学政、四川乡试正考官、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江西乡试正考官、广东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礼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户部尚书、邮传部尚书等职。张百熙为官三
[] 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18471907)
351、张洲
  [张洲]字莱峰,号楠林,张镈之六世孙。少年时文章出众。后在关中书院求学,与大荔李法、武威孙俌、吴堡贾天禄、洛南薛宁廷、韩城王杰,抨击当时文坛浮而不实词风,提倡质朴的古文学,影响很大,时称“关中六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中进士,历任广西修仁知县、浙江德清知县。辩冤狱、捕盗贼,清介廉明,人人称颂。后因拒绝上司索要厚礼,而被降职为教谕,愤然告病辞职,主讲山东峄县胶州书院。一生游历颇广,文风自成一派
[]
352、张克公
  张克公,字介仲,其先开封(今属河南)人,徙颍昌阳翟(今河南省禹县)。张耆曾孙,张叔夜堂弟。进士出身,累官至御史中丞,终吏部尚书。宋徽宗大观初(1107),张克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大观三年(1109),张克公与中丞石公弼上疏弹劾蔡京罪状,迫使蔡京罢相致仕。张克公徙起居舍人。逾月,进中书舍人,改右谏议大夫。大观四年(1110)五月,蔡京仍留京师,会星文变,御史张克公上疏:蔡京辅政八年,权震海内
[]
353、张杨
  张杨(?-198年或199年)(《后汉纪》作张阳),字稚叔,并州云中(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人,汉末群雄之一,割据河内。汉末宦官专权,他奉大将军何进之命回并州募兵,此后一直留在上党攻打山贼。曾被匈奴单于掳掠为人质。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叛乱而流落到河东,张杨带兵来到安邑,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建安元年,献帝返回洛阳,张杨因为自己是外郡太守而决定不留在洛阳,回到野王,很快又被封为大司马。建安三年(198
[三国] 汉末群雄之一,割据河内(?~198)
354、张世杰
  张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末三杰”。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张世杰墓,位于斗门县井岸镇黄杨村。墓座西朝东,占地616平方米,三重回岭,两道曲折的左右摆手,三级拜台,金井,一对墓表,前有兜士。墓为灰沙所造,墓碑用青石,碑文:“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张
[] 宋末三杰(?~1279)
355、张振武
  张振武(1877—1912),汉族,湖北罗田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军事将领,“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早年毕业于竹山县高等学堂,后入湖北省师范学校,受到老师的影响,萌发反清革命思想。甲午战争后,变卖家产自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政治,并加入了体育会,学习习战阵攻守诸法。1905年助徐锡麟举义受牵累而避走日本长崎。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毕业回国,于武昌黄鹤楼街小
中华民国初年军事将领(18771912)
356、张瓌
  张瓌(?—505),字祖逸,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张永子。南朝宋时,历官至散骑常侍、骁骑将军等。父丧还吴。响应萧道成(即齐高帝),斩杀吴郡太守刘遐,因功被授予辅国将军、吴郡太守,封为义成县侯,食邑千户。齐高帝建元元年(479),任侍中,加领步兵校尉。次年迁都官尚书,仍领步兵校尉。出为征虏将军、吴兴太守。四年(482),任度支尚书。至齐明帝建武元年(494),任给事中、光禄大夫等,后任平东将军
[南北朝] (?~505)
357、张训金
   张训金,乐业县逻沙乡逻沙街上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小学文化程度。青少年时代,曾到百色镇,在一些店铺当小伙计,给大店铺当厨师,学习技艺。结婚成家后,即回逻沙故乡自己开店铺做老板。一般每个月去贵州省一次,购来铁钉、颜料、笔墨纸张、食盐等日用品到乐业、逻沙、凌云等圩场贩卖,尔后又从凌云、乐业等地购贵州境内缺少的日用品到贵州贩卖。做生意多在逻沙圩自己的店铺,他把自己的店铺命名为“盛聚”,并挂
[] (18671942)
358、张国华
  张国华(1914—1972),1914年12月22日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怀忠官山当边村。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 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红4军班长、干事,红1军团第2师5团连政治指导员、军团政治部巡视团主任,第2师6团党总支书记,军团教导大队政治委 员、河东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陕南游击支队科长,第2师第4团特派员,晋西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参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41972)
359、张澹
  张澹(919-974),字成文,其先南阳人,徙家河南。五代末北宋初官员。张澹幼而好学,有才思文采,文辞华丽。五代晋出帝开运初(944年),登进士第。受宰相桑维翰器重,将女嫁给他为妻。脱去布衣,担任校书郎,直昭文馆;再迁秘书郎,充盐铁推官;历左拾遗、礼部员外郎,并充史馆修撰。出为洛阳令,任期届满,授吏部员外郎,复充史馆修撰。后周恭帝初(959年),拜右司员外郎、知制诰。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加祠
[] (919974)
360、张穆之
  张穆之,字思静,梁武帝萧衍母张尚柔之父。西晋司空张华六世孙。宋文帝时为员外散骑侍郎,交阯太守。在郡政绩卓异。交州刺史死,境内大乱,他威怀兼抚,州得以安定。宋文帝将授以交州刺史,未拜病卒。梁武帝即位,追赠光禄大夫。传记∠史卷十二·列传第二》穆之,字思静,晋司空华六世孙也。少方雅,有识鉴。初为员外散骑侍郎,深被始兴王浚引纳。穆之鉴其祸萌,求为交阯太守,政有异绩。宋文帝将以为交州刺史,会病卒。子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