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姓名人堂(10)
181、于汉超
  于汉超 20号 籍贯:辽宁大连生日:1987.2.25身高:1.78米体重:65公斤位置:前卫人物概述于汉超,1987年2月25日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身高1米78,擅长左前卫,并能同时胜任右前卫和前腰两个位置。现役中国国脚。技术特点于汉超拥有出众的身体条件和极快的速度,在比赛中能够犀利的突破对手的防线,同时,他也有着很强的得分能力。曾效力俱乐部2005年—2012年辽宁宏运2013年大连阿尔滨20
2016中超联赛广州恒大队
182、于恩波
  于恩波(1884—1941)字沐尘。昌邑县于家郜村人。1903年在莱州府中学求学。1905年经刘冠三介绍加入同盟会。1906年他与张书绅等人在于家郜村创办育秀小学堂,成为当时废私塾、兴学堂的榜样,同时积极在教师、学生中发展同盟会员,培养革命骨干,使学校成为同盟会在昌邑早期活动的基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他与陈干一起去徐淮地区组织淮泗讨虏军,与清军作战,每战必捷。1912年12月,北京政
(18841941)
183、于洪锦
  于洪锦(1915—1943)原名于洪珊。文登县(今文登市)大水泊镇南疃人。曾任中共胶东北海区特委书记,中共七大代表。出身富裕农民家庭。小学提前一年考入文登中学。1932年,在全省毕业通考中,成绩排第三名,获奖章。同年,考入济南省立师范学校。这期间,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和其他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学生-。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七七”事变,学校停办,离校回乡,在望浆寺小学任教。不久,
(19151943)
184、于新生
  于新生,1956年8月生于寿光,198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美协会员,山东文联委员,山东省美协主席团成员,山东省青年美协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国画人物工作室负责人。1998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和平教育工作者奖,1999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杰画家,2000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百名“德艺双馨”艺术家,2001年出席全国第七次文代会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作品入选第六
185、于敏
  于敏(1913—1943)原名李培珍,又名张淑芳。女。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盐场村人。中共党员,福山县妇救会会长。出身富商家庭,14岁进北关小学读书,开始接受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教育。 “九一八” 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她由父母包办与富商鹿崇文结婚。婚后半年即到八角等地小学当教员,以谋求生活自立。“七七”事变后,参加福山“教师暑期讨论会”和“业余救亡剧团”,积极学习时政,编演抗日
(19131943)
186、于眉
  于眉(1914—1980)原名于经清。蓬莱县(今蓬莱市)安香于家村人。曾任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少时在北平读书。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入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1935年冬,参加“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参与组织领导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中共北京大学总支委员兼东斋支部书记。 “七七” 事变后,奉命回乡开辟工作,建立中共蓬莱县支部,任支部书记。1937年11月,建
(19141980)
187、于江
  于江(1914~1940)原名于镇华,又名于铁生。河北沧县人。1933年考入天津商职学校。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成为天津-的骨干。翌年,加入中共外围组织中华民族抗日解放先锋队,后经刘济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天津-日愈加剧,党组织号召学生及民先队员到农民当中去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于江到天津北郊小仓附近农村开办了一个小学班,专门吸收贫苦子弟入学,借机开展抗日宣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19141940)
188、于大光
  于大光 (1910-1946),山东省长山县人。1929年于山东省邹平县立中学肄业来东北,考入兴安屯垦军军官学校。1931年3月毕业后,被委任为屯垦军步兵三团准尉副官,转年晋升为少尉副官。九一八事变后,曾随马占山部参加抗日。1932年随混成第二旅旅长朴炳珊投降日本,先后任中、上尉副官和连长等职。1940年后曾两次入伪奉天军官学校受训。1945年3月去北平投靠汪伪政权,被委任为汪伪军校训练团中校军官
(19101946)
189、于厚德
  于厚德(1925—1984)曾用名于杰。海阳人。1941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分队长、指导员、团俱乐部主任、营长、教导员、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政治部青年科长,团政委,军政治部青年处长,广州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江西省革委会副主任,军政委,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参加过辽沈、平津等战役,以及胶东反顽战役,万第、沙岭、鞍山
(19251984)
190、于浣非
  于浣非 (1894-1978),黑龙江省宾县人。早年学医,在宾县创办一所医院。喜欢绘画和文学写作,经常为《哈尔滨晨光》报副刊撰稿,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新诗《寄涛光》、《醉后》、《生命的花纹》,散文诗《我怎能不消瘦如此》,小说《归去罢》、《月下》,杂文《剑下寒光》等。1927年国民党朱霁青到哈尔滨筹建国民党市党部,他加入国民党,并筹建宾县县党部。1925年2月7日,与邓西元等发起成立宾县国民议会
(18941978)
191、于小伟
  于小伟,1976年3月19日出生天津市,中国男演员。于小伟出生于音乐世家,学习过音乐、美术、雕塑,也做过调酒师。199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2000年,参演徐帆主演的电视剧《永远有多远》,这是他的首部电视作品。2003年,参演陆毅、林心如主演的电视剧⌒才女貌》,饰演高富帅“刘浩东” ;2005年,参演顾长卫导演的电影《孔雀》中扮演伞兵。2012年,凭借惊悚片《查无此人》夺得第四届英国万象国际华
192、于鬯
  于鬯(约1862-1919)本县人,字醴尊,一字东厢,自号香草。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考中拔贡生。于鬯幼年时就很聪明,文静多思,14岁考入县学读书。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松郡岁考,主考为当时著名的文人王先谦(1842-1917),对于鬯的文章很赏识,使他名列榜首。从那以后,每年岁考的主考官,都很赞赏于鬯的学问。于鬯为人正直。他是独子,考拔贡时,父母已年老,按照当时朝廷的制度,“亲老、单丁
(18621919)
193、于彦凯
  于彦凯,男,影视演员,代表作品《杀机四伏 》。电影 :1992年《特别攻击队》饰演龚飞。 1992年《无使命行动》饰演肖0;1993年《俄德克血酒》。2016年出演《武神赵子龙》
194、于潮海
  于潮海(1890~1977),字伯泉,褚家营村人,因其行医多以银针一根,且效果极神,人送绰号“于一针”。于一针青年时期,适逢国衰民苦,为拯救被病魔折磨的同胞,立志学医,遂拜在相公庄宁老先生门下,精研歧黄之术,学者上进,授者倾心,仅三年时间即能独立主方治病。于的中医理论造诣颇深,行医中强调对病理的研究,以其对伤寒病疗治的见解可见一斑,他认为,治疗伤寒病要“用医功之气,调理脏腑,使周身血脉流通,促患者
(18901977)
195、于一心
  于一心(1910—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参谋长。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上庄镇人。9岁入本村小学读书,后随父到养马岛读私塾。1932年,在威海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威海太平庵小学任教。1938年3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威海后,于一心立即返回家乡牟平,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胶东军区党委军事部任军事科科长。1940年4月,调任东海指挥部参谋长。年底,任山东纵队
(19101942)
196、于殿香
   于殿香,青岛三聚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她积极适应企业体制改革的需要,带头发展连锁经营,热心社会公益,为维护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1999年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  于殿香是青岛市豆制品协会会长,当年,在一无资料,二无技术的情况下,她果断走出去,引进来,创建了青岛三聚成豆制品厂。她抓管理,重质量,使豆制品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赢得消费者的口碑,被市政府认定的第一批市控豆制品厂,十几年
197、于洋
  于洋,1948年出生于香港,香港无线电视绿叶演员。他在1975年初次演出的是爱情组曲其中一个小角色,及后亦演出《相见好》、《相见好II》、《大报复》、《未了情》等众多戏剧。除了连续剧之外,也演出电视电影,香港电影及参演综艺节目。
198、于振善
  于振善(1909~1971)清苑武安村人。因家贫少年辍学,1927年到黑龙江省黑河县拖拉机厂做工,画下许多机械构造图。“九一八”事变后回家,继续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1947年创造了“尺算法”,并先后制成方形、圆形和长形计算器,计算十分快捷,在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中广泛应用。冀中行政公署向他颁发了奖状、奖金,并将“尺算法”命名为“于振善尺算法”。1948年晋察冀新华书店第一次出版《于振善尺算法》。19
(19091971)
199、于化卿
  于化卿(1890~1917年),字广造,河南省宜阳县人,17岁入荥阳警务学堂简易科学习,后又入开封梁垣陆军小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河南,于化卿协助张钟端,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后因打入革命军内部的张光顺、江玉山告密而失败,化卿被捕,后得河南咨议局内革命党人斡旋而出狱。民国2年(1913年)7月,黄兴在南京兴兵讨袁,化卿应征编入讨袁军教导营。不久,化卿等6名学生受黄兴之命,携带
(18901917)
200、于鹤辂
  于鹤辂(1918-1941),定海道头人。早年就读于定海中学(今舟山中学),初中毕业后,去上海谋生,在上海波文信笺厂当学徒。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侵占我东北三省,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影响,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于鹤辂积极响应党的“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号召,坚决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投入上海市的抗日救亡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规模进攻上
(1918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