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姓名人堂(2)
21、游端轩
  游端轩(1903-1934) 红十二军、红十九军军长,革命烈士。湖南省澧县人,1903年2月8日出生于澧县甘溪滩。少时就读于涔阳高小。澧州体育学堂毕业。曾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北伐战争。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随军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初级指挥员,转战湘赣边界,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军队“会剿”、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0据地的斗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部队转战赣南闽西,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参谋长。1930
革命烈士(19031934)
22、游雪程
  游雪程,又名大经,号立三,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新镇乡一农民家庭。1922年,入上海复旦大学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30日,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反帝大-,抗议日本纱厂的资本家枪杀共产党员顾正红,-队伍到公共租界时遭到英国巡捕的开枪射击。随后,游雪程深入到工厂,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发动工人罢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各界纷纷罢工、-、罢市,各省、市积极响应,很快形
革命烈士(19031930)
23、游靖
  [游靖]师雄长子。才学识略有其父风,尤工文辞。政和初,为新修的县厅撰写碑文,语言精粹,辞藻富丽,特别是有关本县建置沿革的记述,脍炙人口,至今人们还诵赞不己。游靖后来为河南府左军巡判官兼掌秦风路机要文字,很为当道者倚重。
[]
24、游仲鸿
  游仲鸿 [生卒]1138-1215 [籍贯]果州南充人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游桂从子。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进士。初调犍为县主簿。以善理财,被荐为四川制置司办公事。改秩,除知中江县。光宗绍熙四年(1193),赴召,差于办诸司粮科院。宰相赵汝愚称其直谅多闻,甚重之,尝访以蜀中利弊。宁宗即位(1194),因朱熹论事罢官,遂-抗辩。庆元元年(1195),以-起,出知洋
[] (11381215)
25、游桂
  游桂 [籍贯]广安军(治今广安市)人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历官宣教郎、四川制置司机宜文字。平生志慕圣贤,学穷性理。著有《礼记经学》十二卷、《畏斋集》二十二卷,均佚。《宋代蜀文辑存》录其文二篇。《宋史・艺文志》有载,《四川通志》有传。
[]
26、游玉圃
  游玉圃,1889年生于湖南省澧县中武乡。毕业于澧县中学,后去武汉求学,由于家贫辍学回乡,1917年执教于涔阳高小。新思想、新文化激起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而社会的黑暗和政治腐败,又使他心中充满不平和愤恨。五四运动影响所及,乡村小学师生也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他倾向进步,倡行民主,成为农村革命的文化人。王振乾大革命时期,游玉圃积极参加了漕县秘密农民运动,筹备建立农民协会。北伐军进入湖南后,他被选为漕县西
革命烈士(18891940)
27、游德
  游德,字廷光,号槃涧,柏峰(今黄柏乡)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出生。游德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古书一经过目,便能领会大意。他秉性孝悌,因念双亲年迈,终身不求仕进。他筑室于南阳(今下黄柏),命名为“隆中半榻”,取诸葛亮“淡泊明志”的意思,藉以奉侍双亲,教子读书。他朝耕暮读,与胞弟相敬如宾。村里有兄弟相争的,人们就劝导说:何不看看游德兄弟?大多受到感化而平息纠纷。游德于嘉靖十九年(1540)逝世。著
[] (15051540)
28、游宝德
  游宝德(1851~1911年),霞浦县-(今松城镇万贤街)人。清咸丰元年(1851年)生于书香之家。少时性机灵,好谐谑。宝德长大后,家境中落,遂以剪纸花谋生。其剪枝出群拔萃。叠纸四重,仅寸来长,再三折,他“不描稿其上”,仅凭一把虎爪剪,就能随心所欲地剪出人物、花果、草木、禽虫等多种艺术品。他下剪娴熟而快捷,但见剪锋弯弯曲曲地游弋于寸纸间,“须臾而花样成,不混不断”,花纹清晰。他还擅于利用剪下的边角
[] (18511911)
29、游国恩
  游国恩(1899-1978)字泽承,江西临川人。著名文学史家、楚辞学专家。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此后先在江西教中学,1929-1932年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讲师。1932年起,历任山东大学(前青岛大学)、华中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直至逝世。1952年院系调整后,兼任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
著名文学史家、楚辞学专家(18991978)
30、游正刚
  游正刚,1916年2月出生,河南省新县陡山河乡白沙关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一)游正刚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他与哥哥、侄子、姐夫、姐姐等都先后参加红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4年8月,游正刚进入鄂豫皖军委会举办的无线电训练班学习报务。结业后,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总部第一部电台作报务工作。后任红11军通信员、电台报务员、红1军
开国大校(19161992)
31、游伟程
  游伟程,男,197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系,1978-1979年任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0-1982年赴美国癌症协会,纽约大学西奈医学院从师于世界著名肿瘤流行病学家Dr.Selikoff教授。1985年任流行病学研究室副主任,1989年任副研究员,1993年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年轻学术带头人。1990-1996年任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访问科学家,1997年起任研究员,
32、游九功
  游九功字勉之,又字禹成,号受斋,游九言之弟。与其兄一道求学岳麓书院,从学张栻。积极抗金,立有战功,升湖北转运判官兼知鄂州,后入刑部侍郎。一生为官,清政兼明,多受褒称。卒后谥庄简。游九功继承了张栻的理学思想,《宋元学案》称他和他的兄长同为张栻的“高第”。
[] 岳麓书院
33、游玉春
  游玉春(1908~1936年),原名游惠琴,乳名阿种,出生于和溪迎富,民国16年(1927年)嫁到乐土村。民国21年红军进漳后,乐土成立乡苏维埃政府、赤卫队、妇女会、贫农团,游玉春被推举担任妇女主席。此后,游玉春经常身背幼儿走家串户搞宣传,动员男人参军、支前,组织妇女为红军战士洗衣服、打草鞋,为赤卫队制红旗、缝袖章,协助苏维埃政府主席黄瑞坤领导群众打土豪、筹粮款。红军回师中央苏区后,国民党军队卷土
(19081936)
34、游灿希
  游灿希,民国19年(1930)4月出生于乍洋乡洋头村。出生未满6个月,因家境贫寒卖给城郊乡岭边亭村游树联为子,只读私塾一年,就因养父早去世而辍学。15岁,从事农业劳动,掌握了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新中国成立后,灿希参加革命工作,担任岭边亭乡财粮,工作认真负责,深得群众信任。1958年公社化时,他看不惯当时工作上的浮夸风和瞎指挥,毅然辞去财粮职务,回到生产队劳动。1979年,中央恢复实事求是的作风,
(19301988)
35、游寿
  游寿 1894出生,祖籍广东南海,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别号:寿昌,安南华侨,先后参加了镇南关起义、钦廉起义。愤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热心于民族思想。遇到反对革命者,则严厉斥责,不惜拔剑相向,一向受孙中山所赏识。1907年参加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次年又参加钦廉上思之役。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发动后,随黄兴奋勇攻打两广督署,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 (18941911)
36、游文璇
  游文璇 [籍贯]仁寿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后置业简西董家埂,遂入籍简州。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精制举业,以先正为宗。为学沈思解悟,每与门人讲论,明朗畅达,人人意有所得。晚年崇尚理学,于濂洛关闽之书,俱能析其奥。性坦率,待人从无疾言遽色。仁寿令俞公慕其文行,延主鳌峰书院十余年。及门之士入县学登贤书者三百余人。五十四年(1789)授邻水县教谕。五十九年
[]
37、游荣长
  游荣长,原名良昌,又名良康,民国元年(1912)出生于长汀河田游坊。他小时念过三年私塾,14岁在家耕田。民国二十年(1931)二月,由刘在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长汀县及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月,红军长征,游荣长随“省苏”转移四都开展游击战争。二十五年(1936)秋,因受包围,队伍冲散,他化装脱险,到峰市、潮、汕一带做工。次年十月,在汕头接上组织关系回到龙岩,
(19121969)
38、游杏南
  游杏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上杭胜运里(今稔田乡化厚村)。父国烯研究易卜和中医学。幼年随父习中医,掌握一定临床经验后,随兄前往漳州、厦门一带行医,诊治急、慢性肝炎,疗效显著,并在厦门市开设一间医务所。民国25年(1936年),随兄去新加坡,先开设新洋服店,兼为侨胞治病。30年,积极参与筹组新加坡南洋上杭同乡会,当选第一届会长,此后历届均当选为会长,直至1962年因年迈辞退。民国35年,
(19031977)
39、游艳
  游艳,女,汉族,1980年10月生,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中语文教师。男友曾两度患癌,游艳帮助他熬过每个生死难关,创造了肿瘤完全好起来的“奇迹”。女儿出生,患先天性疾病,游艳没有放弃,选择无怨无悔面对,坚强乐观的心态最终帮助她逆转苦难。游艳对爱情的执着,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在当地传为佳话。上大学时,游艳的男友宋建君不幸患上鼻咽癌,她不顾亲友劝阻,一边上课一边照顾男友。毕业后,游艳拒绝了亲戚安排的工作
40、游仕桢
  游仕桢(1865~1944年)原籍江西南城,清末秀才。中年以后,定居建阳县城,专事医药,为人诊脉治病,不计报酬,是民国时期建阳的著名中医师。仕桢自办人和堂中药店,出售中药材及自制丸、丹、散、膏等成药,质优价实,尤以参茸桂附丸著称。什桢诊病,望、闻、问、切四诊俱到。开方后还吩咐煎服方法,加何引子。如本堂缺少药味,从不肯改代用药,嘱病家往别处补购。他不计较酬金,贫困人家欠交诊金,再次请他出诊,从不拒绝
(1865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