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名人堂(10)
181、杨宇霆
  杨宇霆(1885—1929),原名玉亭,号凌阁,后改邻葛,1885年出生,法库县红五月乡蛇山沟村人。杨宇霆10岁时入私塾读书。1904年,去锦州考中秀才。清朝废科举办学堂后,考入奉天省立中学堂读书,学习较优,以高才生闻名于校,毕业后入奉天陆军学校。1906年,被选送去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第七期学习。1910年5月毕业回国,被派任长春陆军第三镇炮兵见习队官。1912年,杨宇霆任东三省讲武堂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首领(18851929)
182、杨之徐
  杨之徐,字沛若,号慎斋,百侯人。有夙慧至性。七岁母卒,哀毁过于成人。康熙初功令罢去八股,之徐甫十岁,为论策出语惊其长老。未几复八股,之徐业之复精。年十四县、府、道试皆第一。十七岁举康熙十四年乡试,二十七年成进士。三十四年谒选知河南光山县。礼士惠民,以经术饰吏治。甫下车即访询百姓疾苦。有不便于民者,尽行裁革;听狱断讼,誓不受暮夜金。邑旧苦编审户册,数岁一举,比里计甲,按户呼人,道途跋涉,时日羁延。食
[]
183、杨大异
  杨大异 南宋大理寺丞。南宋醴陵人。字同伯,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先世原籍弘农,避中原丧乱南迁,遂定居醴陵县。大异早岁,从胡宏受学。登第后,初授衡阳主簿,改龙泉尉。时提刑司赵某,贪财聚敛,曾囤米两万石,引起米价高涨,民皆怨愤。大异即将和籴米按原价出售,以平民愤。赵某怒,罗织上奏,大异被调为安远尉。安远峒民不堪压迫,常聚众-,官兵多次进攻,未能获胜。大异轻车简从,直入起义地带,会见峒民首
[]
184、杨方
  杨方(生卒年未详),字公回,会稽(今绍兴)人。少好学,有奇才,经当时东晋名士虞喜兄弟称誉,名震一时。贺循谓“其文甚有奇分,若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司徒王导辟为掾属,转任东安太守,迁司徒参军。方在都邑,缙绅之士咸厚遇之。自以出身寒微,不愿久留都城,求补远郡,欲闲居著述,导从之,遂出任高梁太守。以年老弃郡归,导将进之台阁,固辞回乡里,终于家。著有《五经钩沉》、《吴越春秋削繁》和文集2卷,均刊行于世
[]
185、杨锦山
  杨锦山,1915年出生于河北省山海关的一个铁路职员家庭。祖藉安徽省怀宁县。他父亲先后在京奉铁路线上的山海关、连山(现锦西)、和安山等车站任站长。他的童年大部分是随父母在连山度过的。那时常有从事葫芦岛港口勘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连山车站路过或逗留,在接触中受他们的影响而萌发成为一个工程师的愿望。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曾一度在连山车站附近酿成了瘟疫,并造成三个弟弟相继死亡,使他对旧
186、杨修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杨彪之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杨修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聪慧,建安年间(196—220)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人丞相府仓曹属主簿 。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为人好学, 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
[三国] 东汉末年文学家(175219)
187、杨爽
  杨爽(公元563~587年),字师仁,小字明达,汉族,京兆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文帝之异母兄弟,美姿仪,骁勇善战,精通兵法,曾两次出征突厥,一战成名,人尽皆知。杨爽,字师仁,小字明达,弘农郡华阴人。隋武元皇帝杨忠幼子,隋文帝杨坚异母弟,母李太妃。杨爽美容仪,性格聪慧,六岁时封同安郡公。隋朝建立后,由于他从小被嫂嫂独孤皇后抚养,所以深得隋文帝宠爱和重用。被封为卫王,上柱国,担任雍州牧,领左右将军
[] (563587)
188、杨献珍
  杨献珍(1896年-1992年),男,汉族,湖北十堰人。1896年7月生于郧阳(今郧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原名杨奎廷,曾用名杨仲仁,曾就读于湖北省第八高等中学(现郧阳中学)。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毕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92年8月25日在北京逝世。原名杨奎廷,曾用名杨
(18961992)
189、杨岐珍
  杨岐珍(1836年——1903年),字西园、回族、安徽省淮南市(原寿州)人。清末为维护祖国统一,卫戌海防,保持边疆稳定作出过贡献。1836年(道光十六年)出生于淮南市谢家集区赖山村一户农民家里。幼习武功,年17岁(1853)随父杨守恩佐理寿州团练,巡防州境。次年清廷招募寿勇,杨岐珍因身高体魁和父杨守恩同被征入兵营。数年间晋升游击,加参将衔至副将,留两江尽先补用。两江总督李鸿章上奏其功。1867年冬
[] 清末淮军将领(18361903)
190、杨慎交
  杨慎交(675—724),弘农华阴人,出身名门望族。五世祖为隋观王杨雄,曾祖为唐观国公、特进杨恭仁。祖父杨思训,袭爵。杨思训孙睿交,本名璬,少袭爵观国公,尚中宗女长宁公主。预诛张易之有功,赐实封五百户。神龙中,为秘书监。后被贬,卒于绛州别驾。《隋唐嘉话》:“景龙中,妃主家竞为奢侈,驸马杨慎交、武崇训至油洒地以筑球场。”又据《旧唐书·吐蕃传》,中宗曾命他与李隆基、武廷秀等四人与吐蕃使者善击鞠之部下比
[] (675724)
191、杨学诚
  杨学诚,1915年8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研子岗杨保益湾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八岁时入私塾,后来由三伯资助到汉口新民小学读书。1930年他考入湖北省立高中,因经济困难,白天读书,晚上做工。193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一二九运动后,转入哲学系学习。杨学诚初入清华时,还是一个埋头读书,不太关心政治的人。那时他常夹着书本进图书馆,平时沉默寡言,很少参加课外活动。随着日本侵略者扩大对华
(19151944)
192、杨济
  杨济(生卒年不详),字文通,弘农华阴人。晋武帝武悼皇后杨芷之叔父、杨骏之弟。历任镇南、征北将军,迁太子太傅。杨济有才艺,曾经从晋武帝校猎北芒,与侍中王济一同穿着布裤褶,骑马执角弓在金辇前。有一猛兽突然出现,晋武帝命王济射之,应弦而倒。不久又有一只猛兽出现,杨济受诏去射杀,六军大叫称快。武帝着重兵官,时常授与显贵而有清望的外戚,杨济以武艺出众而称职。与兄杨珧深谋远虑,所以与诸外甥李斌等共同切谏。杨骏
[] 西晋三杨
193、杨拯陆
   杨拯陆(1936~1958)杨虎城、谢葆真之女。陕西蒲城人。从小跟随外婆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49年5月西安解放,在西安女子中学上学,不久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青年团西安女子中学支部书记、总支部书记。1953年,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修科。上大学期间,担任校团委委员,不满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决定在新疆进行地质调查,拯陆争先报了名,分配到新-山子
(19361958)
194、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杨炎正工词,清俊不俗,有《西樵语业》一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词“纵横排之气,虽不足敌弃疾,而屏绝纤秾,自抒
[] 宋朝词人(1145~?)
195、隋恭帝杨侑
  隋恭帝杨侑(605年-619年),隋炀帝杨广之孙。公元617年12月18日,李渊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杨侑为皇帝,改年号为“义宁”。公元619年,杨侑遇害(一说病死),年仅15岁,谥号恭皇帝,葬于庄陵。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杨侑生于大业元年(605年),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大业三年(607年),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为代王,食邑一万户。隋炀帝亲征高丽时,
[] 中国古代十大昏君(569618)
196、杨元琰
   杨元琰(639~718),唐代虢州阌乡人。汉代杨震十八代孙。初任平棘(今河北省赵县境)令。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任安南(今河南省沁阳县境)副都护,又任蕲、蒲、晋、魏、宣、许等六州刺史,凉、梁二州的都督及荆州刺史。时与襄阳张柬之共舟江中,谈到国事激烈慷慨。武后时柬之为宰相,任元琰为右羽林将军。二人定计诛杀奠臣张易之与张昌宗。元琰因功任云麾将军,封弘农郡公。不久束之被武后侄儿武三思陷害。元琰料知
[] (639718)
197、杨洲鹤
  杨洲鹤,字号不详,云南大理州祥云县人。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中武举乡试,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据《明实录》记载:嘉靖二年四月,会试天下武举取30人,赐宴于中军都督府。从而知道嘉靖二年为武举会试年。又据《云南通志》记载:杨洲鹤,云南县人,会魁,官参将。云南县志认为杨洲鹤戊午科武举。经考证杨洲鹤中壬午乡试,会魁当以癸未为是,因此县志记载有误。另据《云南县志》记载,杨洲鹤官永滕(
[]
198、杨栋
  杨栋,眉山青神县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在南宋宋理宗(1224年—1264年在位)时期。曾官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拜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只是亲近权臣,一生毁誉参半。生平事迹见《宋史·杨栋传》。杨栋开始在剑南西川节度手下任职。还没来得及上任,母亲去世。待守丧期满,迁荆南制置司,入朝为太学正。又逢父亲去世,守丧期满,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兼吴益王府教授,迁校书郎、枢密院编修
[]
199、杨扶青
  杨扶青,名永兴,字扶青(辅卿)。1891年生子乐亭县三合庄乡杨岗子村一个富有之家。受父亲振彩乐善好施、仗义疏财的影响,扶青早年即产生为国为民 之信念。他于乐亭县官立高等学校毕业后,考入滦州师范学校,未入学即复考入天津水产专科学校。1917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日本东京水产讲习所公费 留学。当时正是祖国内忧外患的严重关头,出于为国家为民族争气之目的,挟青联合留日学生李峰等人于东京建立进步团体“新
(18911978)
200、杨望
  杨望,1905年8月29日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生活所迫他9岁时就被父亲送到舅父家牧牛,那段生活杨望曾在《懒牛多屎尿》一文中形象地描述︰“我们都是农家的少年牧童,天天在坭田里掘田、除草或牧牛。穿的是一二件老裘婆,是二十几代的祖宗遗留下来的,一年补一年,到现在至少有十余斤重。所食的是番薯粥我们的面孔变成了苍蝇的体操场。”杨望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持边牧牛边自学,不懂时
革命烈士(1905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