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姓名人堂(17)
321、薛晓康
  薛晓康 (1956~)河南人。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司号员、电台台长,成都军区后勤部干部,西藏军区政治部专业作家、创作组长。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四季无夏》,中篇小说《茨灵萨巴》,中篇报告文学《藏光》、《驼路》等。
322、薛正春
   薛正春,1892年出生,法库县红五月乡石岗子村人。是法库县著名的红案厨师。曾被选为法库县第一、二、三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法库县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薛正春自1926年开始从事饮食业工作。解放前,先后在洮南、新台子和法库等地的饭店司厨。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受聘于法库县城内福合居饭店。1956年全行业大合营,进入合作饭店,并参加了企业工会。1958年任国营饭店的厨师长。薛正春对烹调技术刻
(19821978)
323、薛昭蕴
  薛昭蕴 唐末或五代词人。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花间集》称为薛侍郎,列于韦庄之后,即当为前蜀时人。王国维认为即薛昭纬(《庚辛之间读书记》),是唐直臣薛存诚后裔薛保逊之子。昭宗乾宁中官至礼部侍郎。性轻率,恃才傲物,每入朝省,弄芴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北梦琐言》)。后因事获罪,贬□州刺史。薛昭蕴现存词19首,8首为〔浣溪沙〕,内容多写闺情宫怨,友情离思以及女道士清冷生涯,文人及第得意
324、薛昂夫
  薛昂夫, 元代散曲家。回鹘(即今维吾尔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生卒年不详。祖、父皆封覃国公。汉姓为马,又字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据赵孟□《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历官江西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衢州路总管等职。薛昂夫善篆书,有诗名,诗集已佚。诗作
[] 元代散曲家(12671359)
325、薛元敬
   薛元敬,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薛收的侄子。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  长於文学,与薛收及薛收族兄薛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其中薛收为长雏、薛德音为鹜鷟,薛元敬为鵷雏。高祖武德初(618年)曾任秘书郎。秦王李世民召为天策府参军兼值记室,杜如晦称之为“小记室”。李世民为皇太子,任太子舍人。掌军府书檄和朝廷诰令,深得唐太宗之赏识。
[] 唐朝十八大学士
326、薛远
   薛远(1414~1495) 字继远。海南省琼山县人。祖籍安徽无为州(今安徽省无为县),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父薛能充军,海南落籍琼山。自幼聪颖好学。正统七年(1442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景泰(1450~1456年)初升户部郎中。天顺元年(1457年)升户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工部侍郎。五年(1461年)七月奉诏亲临开封治理黄河决口,抚恤灾民,成绩显著,返京后改调户部。成化(1465~
[] (14141495)
327、薛侃
   薛侃(1486—1545),号中离,潮安庵埠薛陇人。1517年进士,曾在江西赣州拜心学大师王阳明为师。 薛侃深刻体会王阳明“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处即是知”的学说,回故乡为群众谋福利,倡导开辟中离溪。桑浦山前有二溪,相距十里,因二水不相通,诸多不便。薛侃为了沟通二溪,1528年正月,亲自策划开溪事宜,以至“焦思涉泥”,心力并耗。他利用冬春水涸易于施工,动员民众参与,经三个月的努力
[] (14861545)
328、薛宗铠
   薛宗铠(1498—1535),薛陇村人,薛俊子,字子修,号东泓,生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二月初一日。与叔父侨同为嘉靖元年(1522)举人,二年进士。授江西贵溪知县。父卒守制,起补福建东知县,调任建阳知县。为政识大体,剔除TW,制约浪费,减免赋税,修学宫,建桥梁,毁淫祠,置赡田以济贫。又寻访朱熹的后裔,为主持持祭祀。建阳陋习俗生女多溺死,下令禁之,数千女婴得活。逢饥荒,开仓赈济,事后才报朝廷。
[] (14981535)
329、薛胄
   薛胄,隋代人,字绍玄,曾任兖州刺史。少年时聪明过人,饱读诗书。有一些古籍长年放在别人的书房,无人翻阅,因为这些典籍太深奥,里面有许多奇人异事,让人难以理解,他得知后,前去借阅,并一字一句地解读,直到书籍内容烂熟于胸,方才罢休。少年时代刻苦攻读,为他在仕途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周明帝时世袭爵位为公,后任司金大夫,又升为开府。隋文帝时因与朝政意见相左,累转郢州刺史、兖州刺史。因在兖州政绩卓著,后
[]
330、薛朴若
  抗日战争时期,在淮阳一带,活跃着一支使日伪军闯之丧胆的地方武装——淮阳抗日游击队。游击队司令叫薛朴若,关于他和他的游击队的抗敌斗争故事,至今在民间广泛流传。 薛朴若,是淮阳城西北30里薛孟庄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薛朴若放弃在县城教书的职业,毅然回家乡薛孟庄组织发动群众抗日。他和韩纪文夫妇等人以教书作掩护,在高堂学校办抗日夜校,建立农救会、妇救会、青抗先、儿童团等群众抗日
331、薛莹
  薛莹,唐朝诗人
[]
332、薛映华
   在随州市柳林镇附近的白兆山上,有一座墓碑,上面刻有新四军抗日阵亡烈士“薛映华”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那鲜血染红的英名不仅镌刻在碑石上,而且更铭刻在人民群众心里。柳林镇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清楚地记得,1942年4月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在白兆山上高声呼喊:“冲啊!杀啊!追啊!”在与凶恶的日寇拼杀中倒在血泊中他,时年28岁,时任新四军五师随南游击支队副支队长。1978年,被追任为团级烈士。薛映华,又名大
(1914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