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姓名人堂(5)
81、熊曜
  熊曜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玄宗开元间任临清尉,干练有才,曾义释被诬系之囚。与岑参为诗友。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一、《封氏闻见记》卷九、《岑嘉州集》卷一。《全唐诗》存诗1首。
[]
82、熊迪
  熊迪,号秋园,1900年5月出生于湖南华容县胜峰乡排山村。熊迪聪明伶俐,从8岁到15岁,就读于乡间的一家私塾,深得塾师蔡瑞芝的赏识。因熊迪家贫,塾师免收他的学费。熊迪读书很用功,领悟力强。后来,他自己也在乡间办了一所私塾。年纪虽轻,却受到邻里的尊敬。熊迪想,自己教私塾,虽然替乡里父老做点事,但并不能改变穷人的命运。于是,决定投笔从戎。1924年秋,他告别母亲、妻子,到长沙投入了唐生智的部队。半年的
革命烈士(19001927)
83、熊永强
  熊永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功能室主任、主任医师,1996年1月10日21时5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56岁。熊永强同志1940年1月生于湖北省洪湖县。195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北医学院。1965年8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任住院医师。1970年任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1975年先后担任儿
(19401996)
84、熊以宁
  熊以宁 以宁号东斋,建安崇泰里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官光泽主簿。截江网卷六鹊桥仙一首重出,一题熊伯诗作,一题熊东斋作,是以宁字伯诗也。
[]
85、熊子庚
  熊子庚(1908-1977),原名绍昌,字续三,修武县孟村人。1937年春,参加共产党创办的华北军政干校学习,后任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二支部二大队教导员。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秘密情报工作。他胆大心细,机智勇敢,忠诚可靠,精明能干。总是准确、及时地把重要情报送到共产党八路军领导机关,对领导及时了解、判断敌情,保证战斗胜利和消灭敌人,作出了可贵的贡献。1938年12月许河事件后,修武党
(19081977)
86、熊琼仙
  熊琼仙,化名陈觉,1904年7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龙阳县(今汉寿县)城关镇文昌巷的一户贫民家里。父亲熊书生很早就去世,家里生活全靠母亲维持,含辛茹苦,将琼仙四姐弟抚养成人。熊琼仙0岁时入东岳宫小学读书。两年后,转入县立女子小学。由于她秉赋聪明,不满15岁,即以文才见称。1919年学校组织春游,校长易瑜要她以《游西竺山》为题,赋诗一首,她略加思索,当即吟道︰“春风拂拂拭芳菲,雨后青山滋翠微,百啭流莺
革命烈士(19041928)
87、熊笑三
  熊笑三(1905—1987),湖南长沙人,字肃三,号筱珊。 中国国民党党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六期学员。中共著名特工熊瑾玎的儿子。历任军职如下:国民革命军骑兵第1旅见习官、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骑兵第2师团附;1939年熊笑三任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第65团上校团长;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2师团长、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副师长;1937年-1945年,熊笑三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
(19051987)
88、熊召政
  熊召政,男,1953年12月出生,湖北英山人,著名作家,1985年—1987年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首届作家班。现担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文联主席兼文学艺术院院长等职务。 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散文集、历史随笔集、小说集、电视剧数十部。曾获全国首届新诗奖第二名,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获湖北省第五届屈原文
89、熊子锐
  熊子锐,本名熊文,1984年5月4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内地女歌手,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 李宇春同班同学;2005年,参加第三届MTV-三星Anycall校园新空气歌唱赛,获得全国总决赛季军、优秀歌手奖 。2006年,报名参加湖南卫视选秀娱乐节目《超级女声》成都唱区的比赛,获得成都唱区第四名 ;同年,推出首支个人单曲《我用我的美》。2010年签约 北京星光UP国际传媒,树立属于自己独特的音乐风
90、熊宗立
  熊宗立名均,字道轩,别号勿听子。建阳人。约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生。成年后继承祖辈医学遗产,深入社会行医,医术精湛,声名日噪。壮年后,从事医书的著述、校注和刻版工作。编纂的《名医类证医书大全》,对中医临床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该书传入日本,被视为“医家之宝”,对日本汉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日本的真长、号兰轩和气明亲等人,曾先后来华随熊宗立学医。熊宗立从事医学研究38年,约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
[] (14151487)
91、熊光文
  熊光文,字佩钦(1913—1946年),竹山县柳林乡人。幼在当地读私塾,成人后在朱家齐民团中任区队副。其父熊辉曾被朱家齐聘为文牍,因精明能干而遭朱嫉恨,后被朱谋杀。熊得知其父被害-后即发誓乐朱家齐报仇。1938年,朱家齐密谋害熊,熊得悉后即先发制人,先后击毙区队长朱廷印、团总朱家齐。1940年冬县长蒋五伯以“军事犯”罪名将熊逮捕下狱,1943年6月保外就医。1945年春,县长李士魁到处抓丁扩充兵源
(19131946)
92、熊子骏
  熊子骏,名世祺,青羊区苏坡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0月16日。其父继承祖业,经营盐店。熊子骏3岁时丧父,盐店交其二叔经营,按时提取养膳费,供他母子日用。幼年就读私塾,光绪三十二年考入成都县立小学堂,后在成都县立中学堂肄业。民国8年(1919年)从四川省政法专门学校毕业,经校长熊晓崖介绍到四川督军熊克武所办的《戊午日报》社当。川滇战争熊克武失利退出成都后,《戊午日报》停办。熊子骏在川军
(18941956)
93、熊寿祺
  熊寿祺(1906年-1971年)字景昌,号唯知。四川邻水人。出生于中医家庭。1925年秋考入武昌私立中和中学读书。1926年秋转入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在校期间,受到革命思想影响,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政变后转去武汉,任共青团汉阳黄陵矶区委书记。7月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当兵,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9月随团参加秋收起义,在工农革命
(19061971)
94、熊中节
  熊中节(1911-1967),原名圣和,开县义和乡龙洞村人,1911年10月生。父际余系清末秀才,民国初年被土匪绑架,卖去田地百石赎身,后畏乡间不宁,乃迁居县城避匪患。熊中节入县高就学,至初中毕业。1930年父逝后携眷返乡。1933年冬,熊中节去上海入南洋无线电传习所学习。熊自幼家境宽裕,对人义气,不惜钱财,广交朋友,在上海时受族祖父熊治平(时隆)影响,常阅读革命书刊,思想倾向进步。1935年冬,
(19111967)
95、熊大镕
  熊大镕,字铸良,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生于武平县高梧乡熊屋村。幼年家境贫寒,靠伯父资助入私塾读书。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福建优级师范数学选科。毕业后,任武平官立两等小学堂教员。民国2年(1913年),与李云初、谢可玖、袁若人等在城南门外谢家祠成立共和实进会,筹办自治学堂,大镕被推为堂长,并被提任为两等小学校任校长。民国5年,任上杭中学教员。民国11年,任武平私立唯一中学教员。民国12年,
96、熊为华
  熊为华,字延辉,号有光,后改名辉玎,湖南省浏阳县镇头乡熊家湾人,1903年5月27日生。1917年秋,考入长沙师范读书。熊为华生性正直,富于同情心和责任感。1917年秋天的一个黄昏。长沙市区育婴街口。夕阳西下,一缕落日的余辉映照着西边的天空,显得分外壮美。马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正赶着回家,14岁的少年熊为华踩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前行。突然,不远处传来“救火”的叫声。只见街边一陈旧的木房冒出条条鲜红的火舌
革命烈士(19031928)
97、熊冲
  熊冲(1893~1944),字坤山,廉桥人。民国11年(1922)大学毕业,在北京慈幼院胶澳观象台任职。民国14年闰4月初4日“青岛惨案”发生。熊倡议组织雪耻会,发动群众揭露日方残杀华工的罪行。民国16年,任职国民党中央训练部,倾向孙中山的新“-”,与国民党右派不合,毅然弃政从教。民国18年,任南京文化大学教授,得到国民党中央委员胡汉民、于右任等人的支持,创办三民公学于南京龙蟠里清凉山曾氏祠。民国
(18931944)
98、熊炳琦
  熊炳琦(1885—1959) 字润丞,原籍山东济宁,长居天津。青年时入伍于保定,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和参谋学堂(系北京陆军大学前身)。任北京禁卫军二等参谋官,曾三度赴日本考察军事及观操演习等。深得冯国璋之信任,并委以直隶都督府参谋长,江苏都督府参谋长,北京陆军大学校校长,曹锟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1921年“鲁案”发生后,会同外交使团王正廷去青岛与日本交涉,被任命为山东省省长,胶澳督办。192
(18851959)
99、熊攀桂
  熊攀桂(1802~1852年),字圣期,号云台,将乐县上衢都增源村人。他幼年进私塾读书,18岁操觚笔墨,颇通文理,19岁开始习武,22岁在武举乡试中案元(第一名)。清道光二年(1822年),科中式第四名守府经魁。清道光四年,熊攀桂遵祖父遗嘱,学习中医,为人治病,但仍坚持习练武艺。他臂力过人,使用的铁制长柄大刀,长3.1米,重80公斤(现保存县博物馆)。道光六年,熊任督标。道光九年,补授泉州陆路提标
[] (18021852)
100、熊梦辉
  熊梦辉 (1911-1941)兴国县鼎龙乡石源村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红军主力长征后,熊梦辉留在闽西坚持游击。三年游击战争胜利后,熊梦辉率部编入新四军,担任新编第三团团长。皖南事变中,他带部突围,辗转章家渡、沙洲、铜陵、无为县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在无为县姚家沟,熊梦辉指挥部队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当地群众将其作为抗日英雄掩埋,
革命烈士(1911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