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任新疆巡抚
刘锦棠
  刘锦棠(1844-1894)字毅斋,山枣城江村人。儿时仅入私塾数月,咸丰九年赴江西投督父刘松山老湘营,先后在江西、安徽镇压太平军,累授知县、直隶知州衔。同治五年(1866)镇压河南等地捻军及回族起义军,累升知府及巡守道。九年正月,其叔被回军马化龙部击毙,他以三品章京接统军务。十一年五月,回湘乡募兵。七月返营,先后镇压肃州马文禄、循化马桂源、马本源、焦伟、河州闵殿臣等三起回民起义。十三年任西宁兵备道
(18441894) 光绪十年(1884年)-- 光绪十五年(1889年)
魏光焘
  魏光焘(1837~1916),字午庄,别署湖山老人,清邵阳县金潭(今隆回县金潭乡)人。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咸丰六年(1856),徒步去江西吉安曾国荃部投军,从此以进击太平天国革命的活动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累功升知府,加盐运使衔,赏“扬勇巴图鲁”名号。同治七年(1868),左宗棠督办陕甘军务,调他办理营务,因镇压回民起义有功,加二品顶戴,赏换“西林巴图鲁”名号,补平庆泾固化兵备道,主办善后事
(18371916) 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
陶模
  陶模(1835—1902),字方之,一字子方,秀水(今嘉兴)人。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初任甘肃文县、皋兰知县,光绪元年(1875)冬任秦州知州。十年署甘肃按察使,次年擢直隶按察使。十四年迁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十七年迁新疆巡抚,后署陕甘总督。二十六年调两广总督。陶模祖籍江西浔阳,先世以武职自汴京(今河南开封)扈从宋高宗南渡,屯守秀州(今嘉兴),遂定居嘉兴北郊金桥。宋亡,迁
(18351902) 光绪十六年(1890年)-- 光绪廿一年(1895年)
饶应祺
  饶应祺(1837—1903),字子维,号春山。恩施城关人。清拔贡。因在施南防堵太平军石达开部入川有力,清廷赏国子监学正衔。同治元年(1862)中举人,以知县选用,授刑部主事,因父丧未到任。后入湖广总督李鸿章幕,随军援陕,再转入陕甘总督左宗棠幕。1877年因军功擢同州(今大荔)知府,任内竭力赈灾,全活灾民70余万。1884年调任甘州(今张掖)知府,捐俸银设纺织局于府署内,以妻妾教民纺织,后推及全府各
(18371903) 光绪廿一年(1895年)--光绪廿二年(1896年)
潘效苏
  潘效苏(1838-1913),原名潘德音,字重贤,号少泉,后改名效苏,湖南湘乡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23岁的潘效苏投效军营。同治二年(1863)八月,潘效苏因参加了清军收复杭州等城池的战斗,作战勇敢,经左宗棠保奏以县丞留于浙江。此后,潘效苏跟随部队支援福建的剿匪作战,陆续收复了漳州的各府厅州县城池,福建全省的剿匪结束以后,部队犒赏三军,经左宗棠保奏,潘效苏免补本班,以通判改留福建,优先补用
(18381913) 光绪廿八年(1902年)--光绪卅一年(1905年)
吴引荪
  吴引荪,江苏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广东按察使调任新疆布政使,三十年(1904)到任。次年授新疆巡抚。改乌鲁木齐书院为学堂,添设英语、法语等课程。制定《重整新疆巡警章程》33条。三十二年(1906)离任。
光绪卅一年(1905年)--光绪卅二年(1906年)
联魁
  联魁(1849年─?),字星樵,一字星乔,满洲镶红旗人。贡生出身,同治三年(1864)在神机营当差,历任兵部候补员外郎,海军衙门章京,会典馆纂修,兵部郎中,甘肃甘凉道,甘肃西宁道,曾在安徽担任藩台、布政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任新疆巡抚,宣统二年(1910年)卸任。宣统元年兼任会办盐政大臣。《吕氏重修族谱》载,联魁于清康熙间从兴国燕子窝把吕氏族谱迁往宁都县洛口三砾其。
光绪卅一年(1905年)--宣统二年(1910年)
何彦升
  何彦升(1860~1910.8),乳名恬生,字秋辇,江苏省江阴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副贡生。潜心好学,亦能文章,兼通列国语言文字,曾作为参赞出使俄国。回国后历任直隶按察使、甘肃布政使、新疆巡抚等职。其父何廉舫在曾国藩门下任职,曾任清同治吉安知府、江阴太守。其家富藏书,何廉舫建壶园时,中有精舍作藏书楼。何氏藏书从何廉舫开始,中间经其子何彦升、孙何震彝递藏,至民国时期藏书达四万余册,后来由于何氏家
(18601910) 宣统二年(1910年)--宣统二年(1910年)
袁大化
  袁大化(1851~1935),字行南,涡阳县青疃区大袁庄人。进学入廪后不甘寂寞,于光绪十七年(1891 年)往关东投效。当时负责外事的吴某,曾派袁大化往伯力、海参崴、双城子等地侦察俄军情况。后到额木尔河沿岸勘察漠河金矿,提出采金方法,受李鸿章赏识,委以重任,并为袁大化特捐“同知”衔,派充漠河总办。经营8 年,每年盈余万计,被晋升为二品衔道员,戴花翎。因户部尚书翁同和与李鸿章政见不合,劾奏袁大化帐目
(18511935) 宣统二年(1910年)--宣统四年(19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