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名人堂
1、吴道子
  吴道子(约公元680年~公元759年),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被后世尊称为“百代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人物绘画“冠绝于世”。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所绘人物,善用状如兰叶或蓴菜条之线条表现衣褶,使有飘举之势,人
[]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古代十圣(680759)
2、吴起
   吴起(约前440—前381) 卫国左氏(今曹县韩集镇北)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吴起为吴国王族之后,曾祖为吴王夫差,祖为太子友,友为越人攻杀。吴灭后,吴起父母逃至卫国左氏城,富累千金,生子名吴起。吴起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成人,年轻时胸怀大志,重守诺言,办事认真。吴起休妻就是一例。吴起让妻子织丝带,他看到带子宽度小于规定尺寸,就让妻子另织,妻子说:“好”。等到织成,再去量,仍然
[春秋战国] 战国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前440前381)
3、吴汉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三。任偏将军、大将军,刘秀称帝后,升任大司马,封舞阳侯。 吴汉少时家贫,在县中任亭长。王莽末年,因为手下宾客犯法,逃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后来资用匮乏,便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间,每到一处结交豪杰。更始帝立,派使者韩鸿徇行河北。有人推荐吴汉,说:“吴子颜,天下奇士,可与计事”(《
[] 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44)
4、吴谦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吴谦(1689~1848年),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吴谦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作为御医,吴谦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乾隆五年(1740年)早春二月,乾隆帝患了感冒,吴谦、陈止敬等御医“敬谨调理,甚属勤劳,且奏效甚速”,使乾隆
[]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16891848)
5、吴筠
  吴筠 ,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从道教上清派法主潘师正,受授上清经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茅山,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吴筠 (?一778年)字贞节,华州华阴人(此
[] (?~778)
6、吴玠
  吴玠(1093—1139),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字晋卿,宋朝著名军事将领。 吴玠父吴扆,为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寨卒,升至指挥使,当属乡兵。死后葬于水洛城,因而全家徙居水洛城。吴玠约在政和元年(1111)从军,在抗西夏战争中(参见宋与西夏的战争),以功升进义副尉,是未入品的小军官,权(代理)队将。后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军及河北起义军立功,累转忠训郎,已是入品的低级武官,任权泾原第十一正将。靖康元
[] 宋朝著名军事将领(10391139)
7、吴渊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宁国人。南宋政治家、军事家、词人。从小就端重力学,精研兵法,胸怀大志。宁宗嘉定七年(1214),吴渊进士及第,丞相史弥远与他竟日长谈,称他为“国器也”。吴渊初任建德县薄,为官清正廉明,“江东九郡之冤,讼于诸使者,皆乞送渊”。他在很多州县任职,都颇有政绩。后任提点浙西刑狱时,因镇压衢州、严州起义有功,入为朝官,迁任枢密副都承旨兼右司兼检正。
[] 宋朝词人(11901257)
8、吴与弼
  吴与弼(1391~1469年)初名梦祥、长弼,字子傅(一作子传),号康斋,明崇仁县莲塘小陂(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吴与弼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书香门第吴与弼的先祖吴兢为唐朝汴州人,唐睿宗时为朝廷议大夫。吴兢的七世孙吴宣,迁居抚州。吴与弼的高
[] (13911469)
9、吴伯宗
  吴伯宗(1334—1384),名祐,以字行,金溪人。洪武四年,廷试第一。时开科之始,帝亲制策问。得伯宗甚喜,赐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胡惟庸用事,欲人附己,伯宗不为屈。惟庸衔之,坐事谪居凤阳。-论时政,因言惟庸专恣不法,不宜独任,久之必为国患。辞甚恺切。帝得奏,召还,赐衣钞。奉使安南,称旨。除国子助教,命进讲东宫。首陈正心诚意之说。改翰林典籍。帝制十题命赋,援笔立就,词旨雅洁。赐
[] (13341384)
10、吴晗
  吴晗,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县人。193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历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吴晗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以研究明史见长。他一生著述甚丰,成绩卓著,发表过学术论文、札记、杂文等60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读史札记》、《朱元璋传》、历史剧《海瑞罢官》等。1937年,云南大学熊庆来校长破格聘请吴晗先生作为云南大学文史系教授,那时吴晗先生大学毕业刚3年、年仅28岁。在云南大学任
历史学家(19091969)
11、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54岁。幼即颖异,善记诵。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生平简介故乡岁月晚年又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我国伟大的讽刺文学家。
[] 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的作者(17011754)
12、吴凑
  吴凑(730年~800年) 唐朝肃宗李亨母亲章敬皇后之弟,濮阳人。吴凑才思敏捷,见识超人,行事谨慎,民孚其望,帝信其忠,一生建树颇多。代宗李豫即位后,吴凑与其哥吴溆一同被封为太子詹事、濮阳郡公等职,而吴凑认为自己无功受封,内心不安,因此请求解除太子詹事一职而转任检校宾客兼家令,后累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强大,不少地方拥兵自重。大历年间(766年~779年),滑帅令狐彰、汴帅田神
[] (730800)
13、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
[] 明清小说四大家(15001582)
14、吴山
  吴山(1500~1577),字日静,号筠泉。江西高安市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韩应龙榜进士第三人。吴山于嘉靖四年(1525)乡试中举,嘉靖十四年(1535)殿试,世宗亲自出题,以“敬天法祖”立意。试毕,皇帝御批前三卷,在吴山的卷上批曰:“敬为心学之极,此论好,可第三名。”于是,吴山得中探花,官授翰林院编修。不久,升为礼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五年改吏部,后代王用宾为礼部尚书,第二年加太子太
[] (15001577)
15、吴宝秀
  吴宝秀(?一1600),字汝珍,号惺台。河前(今湖前镇)人。性聪颖。9岁在舅家夜见隔篱有火光,其舅出句命对:“火照竹篱千孔子”,吴宝秀应声道:“风飘纸画一张飞”。体弱多病,而以忠义自许。明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授大理评事,迁寺副、寺正。二十六年冬,出任南康(在江西)知府。南康为穷州郡,狱讼特别多,他上任不到两月,就疏理了积案,处分了一批猾吏豪强,树立起声望。那时把守于鄱阳湖口上钟岩抽分的税
[] (?~1600)
16、吴道南
   吴道南(1550—1623),字会甫,号曙谷,崇仁二都石庄(今石庄乡石庄村)人。历任浙江主考官、东宫直讲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为明代后期的名宦。吴道南大器晚成。万历十七年中进士第二名,是时他已39岁,首任职务为编修。万历二十二年参与主试顺天。二十五年,直皇太子讲读。三十一年,以左右中充兼编修之职直日待讲。三十三年以左右谕德合为左右庶子,三十七年主试京省,严肃处理了以宦官养子入监,贿赂考官,登第四人
[] (15501623)
17、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封爵平西伯(明)、平西王(清),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崇祯十七年,多尔衮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而彻底投降清朝;山海关大战中击败李自成,又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建立大周政权,发动“三藩之乱”。然而他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七岁,谥
[]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16121678)
18、吴第
  吴第,生卒年不详。河前(今湖前镇)人。明代吴宝秀之后。少丧父,家贫,从髹漆匠学艺。一日,在温州市裱画店见画家项维仁(号果园)所作青绿山水,留恋不能去。遂到松台山麓项家叩门呈画求教,请拜师,自称已备有3年学费。项回答说要6年,吴问故,项说:“前3年先读诗学字,以清除匠气。”从此,每日除劈柴、挑水、煎茶、磨墨外,便刻苦自学,或看项氏作画。有年,渐技痒,仿项氏笔意画一幅山水,托裱画店张贴壁间,自伏于壁后
[]
19、吴延祚
  吴延祚,字庆之,北宋并州太原人。生于后梁贞明三年 (917),卒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宋史》载:吴延祚“少颇读书”,自幼好学,博闻强记。由于身处乱世,家居并州,受世风、乡风之濡染,不弃文而习武,投奔于后汉权臣郭威麾下,为其亲校。及郭威代汉而立,建后周,即为周太祖庄宅副使。是时,吴延祚为行伍中之文人,遂一步一步因文升迁,前后出任内军器库使、怀洲(今河南沁阳)知州、皇城使、郓州知校等职。显德元年
[] (917971)
20、吴潜
  吴潜(1195?~1262) 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号履斋,德清新市人。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淳□十一年(1251)参知政事,授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围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复职调集诸军击退元兵。他痛感南宋国势衰微,认为推原祸根,良由近年□臣□士设为虚议,迷国误军所致,极力抨击丁大全、高铸、萧泰来、沈炎等佞臣,反遭-落职,贬谪建昌
[] 宋朝宰相,宋朝词人(1195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