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名人堂(6)
101、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曾求学岳麓书院,从学张栻。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
[] 岳麓书院(11251183)
102、吴璥
  吴璥(1747—1822)字式如,浙江钱塘人,吏部侍郎吴嗣爵子,清朝大臣。乾隆四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大考擢侍讲学士,典陕西乡试。五十四年,督安徽学政。召见,高宗因其父曾为总河,询以河务,所对称旨,即日授河南开归陈许道。累迁布政使。五十九年,巡抚出视赈,璥充乡试监临,闻河水暴涨,即出闱驰防,帝嘉之。六十年,署巡抚。嘉庆二年嘉庆二年,楚匪齐王氏犯河南,击走之,复剿息县匪,赐花翎。母忧留任。四
[] (17471822)
103、吴克华
  吴克华(1913—1987),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解放后,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1952年7月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兼第43军军长。1954年7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毕业后,任济南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31987)
104、吴富善
   吴富善(1911~2003),1911年出生于吉安县横江镇良枧村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到吉安城泰记布店当学徒。1925年9月,参加吉安总工会开办的扫盲夜校。1926年在吉安商民协会会长晏燃的引导下,吴富善组织一批十五六岁的学徒,成立吉安青工学徒联合会,并任副委员长兼武装纠察队队长。在一次推选吉安县长的大会上,吴富善见到了叶剑英师长,受到极大鼓舞。1927年8月6日,吉安“八·六”事变后,吴富善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12003)
105、吴廉
  吴廉(生卒年不详),字介夫,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1539年(明嘉靖十八年)任即墨知县。上任时只带仆人一名,别无随从亲属。对自己时时约束,勤于政事,对百姓关怀有加。是岁,即墨灾荒严重,粮价比常年高达六倍。吴廉多次禀报上司,为灾民请求赈粮。其时,上司又命差拨民夫,修浚胶河。吴廉见百姓饥饿之状,不肯出夫,并对上司说:“朝廷命我牧民,能忍受目睹他们饥饿而死吗?我吴知县头可断,民夫决不可出!”上司十分恼
[]
106、吴棫
  吴棫,字才老,建安(今建瓯)人。约生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绍兴间(1131~1161年),任太常丞,后转泉州通判。曾撰《韵补》,认为古人用韵较宽,有古韵通转之说;对古音的看法,与唐代陆德明的见解相同。又撰《诗韵补》、《字学补韵》、《楚辞释音》等,皆已失传。陆德明为阐释经学和老庄之学,博采汉、魏、六朝的音切,共230余家,又兼采诸家训诂,考证各本异同,撰《经典释文》
[] (11001154)
107、吴法宪
  吴法宪,江西省永丰县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政委、司令员。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和判刑,2004年逝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十二军第一○五团青年干事,第六十四师青年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二团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343旅六八四团政治处副主任,六八五团政治委员,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新四军第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52004)
108、吴生禅
  20年代末,湖北蕲春、英山、罗田一带闹起了红军,建立了红色根据地。革命的信息穿山越岭,传到太湖县北中区,许多苦大仇深的贫苦青年,秘密地投奔苏区参加共产党,加人工农红军,吴生禅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吴生禅乳名吴的伢,1905年农历十一月四日出生于太湖县玉珠乡李恩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吴家九代都是穷苦的农民,家里只有可种七、八升麦子的一块山地,主要靠熬卖板糖、卖工维持生计。生父吴高明,是一位忠厚勤劳的农
(19051943)
109、穆皇后吴氏
  穆皇后吴氏(?—245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 ,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吴氏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刘焉听相面者说吴氏有大贵之相,于是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刘瑁死后,吴氏成为寡妇。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纳吴氏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立吴氏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
[三国] 三国时蜀汉昭烈帝刘备皇后吴氏(?~245)
110、吴言信
  吴言信(?~?),字号不详。福建邵武人。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黄观榜进士第三人。吴言信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乡试中举。第二年就夺得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召诸王入宫受敕,亲自口占训练军队之令,命修撰练子宁、黄观、编修吴言信执笔记录在案,请皇长孙朱允炆亲自过目,并说“今后使那些奸邪之人,不得以口舌蛊惑视听。”朱元璋去世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自
[]
111、吴云鹏
  吴云鹏,原名学海,1916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一个电讯工人家庭。少年时期随父在武昌读书。1935年考入武昌乡村师范学校。同年12月参加一二九学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武昌、汉口等地从事学运、工运工作。1937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鉴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作出决定,从武汉选派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到鄂西,以开办“农村合作事业办事处”的合法身份为掩护,建立党组织,发动群众,准备在武汉沦陷后,开
(19161947)
112、吴兢
  吴兢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他的直言敢谏,不愧为一代诤臣。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代其他-相比,吴兢的仕途还是较为顺畅
[] (670749)
113、吴重憙
  吴重憙(1838-1918),字仲饴,吴式芬次子,海丰县(今无棣县)城里村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科举人,授工部郎中。他竭诚秉公,政简而事治,擢升河南陈州知府。任内以振兴文化教育为先务,修缮圣庙,建崇经义塾。为官清正,慎于理案判狱。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郑州一带黄河决口,大水漫溢至陈州府数里,吴重憙调集民工备砂石木料,亲临现场督修堤坝捍御,设粥厂救活灾民无数。荥泽保和寨民等处大堤出现险情,
(18381918)
114、吴斐丹
  吴斐丹(1907—1981),原名汝勋,笔名斐丹、映雪、赤松等。义乌稠城镇石古金村人。经济学家、人口理论家、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通晓英、法、德、日、俄五国语言。  少年“实业救国”梦  1907年7月,吴斐丹在稠城镇石古金村的一幢民宅中呱呱降生。他的父亲是位教书先生,母亲是位纯粹的农民,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吴斐丹出生时,正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清朝政府统治摇摇欲坠之际。  他5岁进蒙馆那年,辛亥革
(19071981)
115、吴郅堂
  吴郅堂,字孝隆,名继烈,苗族,1888年出生于湖北省来凤县城的一个经商世家。幼时在县城读私塾,背诵四书五经,接受封建礼教;后到武汉读中学,见多识广,开阔了眼界,思想开始萌动。吴郅堂自幼家教严格,为人谦和,秉性耿直,不畏-,爱鸣不平。毕业后,怀才不遇,仕途无望,消极彷徨,闲居家中,在父亲开办的油行拨珠记账,学习经商,但对商界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恶习不满。不久,另立门面,经营棉花生意。他公平交易,童叟
革命烈士(18881927)
116、吴大明
  吴大明,原名吴俊生,1911年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豆腐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靠种几亩山地养家糊口。他8岁给人家放牛,12岁学木匠,受尽了地主的压迫,饱尝了穷人的辛酸。1927年11月,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导下,中共鄂东特委领导了黄安、麻城等县农民武装起义,成立了工农政府,建立了工农革命鄂东军。就在这时,吴大明当了少先队员,打土豪、斗地主,站岗放哨,帮助红军家属种田。有一次,有个敌军暗探,装扮
(19111946)
117、吴岱
  北京军区原顾问。吴岱是福建省长汀县人,1931年投身革命,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指导员、干事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旅教导队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团政委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汾离公路、海陵反蚕食、岌山反扫荡、郯城、赣榆、石沟崖和莒县等战役、战斗,为开辟和壮大抗日根据地做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181996)
118、吴敦
  吴敦,生卒年不详,泰山(今山东泰安)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武将。原为山贼,相助吕布,吕布败后投降曹操。曹操之利城太守。敦一名黯奴,黄巾起,臧霸仕陶谦,收兵於徐州,敦、与尹礼、孙观等并聚众,以霸为帅,屯於开阳。太祖之讨吕布也,敦等将兵助布。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以敦为利城太守。《三国演义》中记载为曹操部将。吕布与曹操战,先使陈宫、臧霸、结连敦、尹礼、孙观、昌
[三国] 泰山四寇
119、吴敏霞
  吴敏霞,1985年11月10日生于上海,中国女子跳水队运动员,奥运会冠军。1991年,吴敏霞开始在上海市第二跳水学校接受训练,1998年,吴敏霞入选中国国家队。 2004年,吴敏霞与郭晶晶一起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并在随后的女子单人3米板比赛中获得亚军。2008年,吴敏霞再次与郭晶晶配对,成功夺得北京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 2011年7月,吴敏霞个人第一次获得世锦赛女子单人3米
跳水队运动员
120、吴广
  吴广(?~1601),原名世秀,翁源九龙水大吴屋村人(今官渡镇坪田村),是与陈璘同一时期的能征善战之将领。广青年时,以一个耿直武夫从军报国,在历次重大战役中屡建奇功,曾任福建南路参将,后因事罢官而归。不久,岑溪瑶民起事,总督陈大可传文吴广随同总兵童元镇前往平息,官复原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广被授任副总兵,归属刘綎统率,率兵援朝抗倭。广率领水军攻占行长,进驻顺天大城,与陈璘水军相为犄角,大败
[]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