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姓名人堂(6)
101、文良儒
  文良儒(1924.—1944.9),瑶上村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文在学生时代就追求真理,投入革命,1943年10月在桂林师范学校读书时,经吴腾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夏,他参加桂林师范学校抗日战地服务团, 奔赴桂北各县城乡,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同年8月,中共广西省工委为了加强对全(州)灌(阳)地区的领导,便于全灌地区党组织独立开展工作,决定将中共灌阳、全州两个党小组合建为中共灌阳特支,任命
(19241944)
102、文大荐
  文大荐(1902~1978年) ,又名官日,绰号“郎当师傅”。两江镇人。读过7年私塾。自幼喜爱彩调艺术,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拉二胡伴奏。成年后成为知名彩调琴师,擅长拉二胡和吹唢呐。文大荐对彩调各种腔调和剧目情节非常熟悉,伴奏时善于跟踪演员的行腔吐字和动作表情,演奏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丰富多彩的音乐,与表演者配合默契。指法灵活,可根据剧中人物感情需要奏出各种花音,十分悦耳动听。在一次伴奏中,演
(19021978)
103、文荣德
  文荣德,1917年11月出生,四川苍溪人,1933年12月入伍,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参谋、股长、团参谋长、副团长、总高级步兵学校教员、西藏那曲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藏拉萨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副军职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1957年6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
革命烈士(19172016)
104、文洁若
  文洁若 (1927~)女。贵州贵阳人。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历任三联书店校对、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部,编审。中国翻译家协会会员,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名誉理事。2004年被评为资深翻译家。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生机无限》,散文集《梦之谷奇遇》,随笔集《旅人的绿洲》,评论集《文学姻缘》,《一对老人,两个车间》(合集)等,译著《泉镜花小说选》、《芥川龙之
105、文涛
  文涛(1886~1950),又名文湘岩,出身于醴陵县铁口乡豪绅之家。民国22年2月任华容县县长。抵任后,一手抓“铲共”,一手抓钱财。在任一年半,先后3次撤换、委任县财政局长,从中0受贿,并伙同-钱财;把从醴陵带来的亲信安插到各个要害部门,帮其增加摊派项目,巧取商铺捐、田亩捐,大肆侵吞各区乡保安经费、教育经费等。先后-搜括民财计70万光洋以上。县人愤恨不已,告到省府,他倚仗权势,竟私捕告状代表张国权
(18861950)
106、文石耳
   民国22年(1933)9月出生,大涌青岗村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1950年参军,在部队业余文艺演出队工作。1957年复员回乡务农,1965年任青岗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调中山市文化局工作。创作歌曲《请看我们生产队》获1964年度佛山地区业余文艺创作二等奖,歌曲《村前一块语录牌》于1966年被中央广播合唱团在中央电台演播并录制唱片,并在《歌曲》月刊上刊登。70年代创作歌曲《我为祖国守边防》及
107、文美惠
  文美惠 (1931~)笔名林之。女。湖北武汉人。民盟成员。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获资深翻译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主编《超越传统的新起点——英国小说研究》、《外国妇女文学辞典》、《外国名剧故事500》(上、中、下),编译《司各特研究》,合编《外国文学作品提要》(一至四卷)
108、文兰
  文兰 (1943~)原名安文斌。陕西周至人。中学毕业。历任小学教师,部队文书、文工团编导,兴平县公安机关办案组组长、刑事侦查员,兴平县法院刑事审判员,咸阳市艺术研究室专业创作员、副研究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第四届常务理事,咸阳市作协副主席,陕西省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三十二盒录音带》、《丝路摇滚》、《命运峡谷》
109、文大家
  文大家 (1930~2007)笔名文仇、文之流。贵州天柱人。1949年高等师范毕业。1948年加入中共地下党,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文工团创作员,文化部文艺干事,中国人民志愿军64军文工团创作组长,西安日报社、记者,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室主任,《绿原》杂志负责人,编审。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永远向着胜利》,叙事诗集《长安八景叙事诗
(19302007)
110、文椿
  文椿 (1934~)笔名文萱娟。女。江西萍乡人。中共党员。中学毕业。历任41军文工团团员、组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艺术》及《电影剧作》助编、,出版局版本图书馆研究室审读,中国作协《文艺报》、组长及艺术部副主任、主任,副编审。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艺评论《让观众寻思品味而自得》、《一种违反文艺常识的批评》、《古稀之年,壮志未泯》、《清新优美的田野欢歌》、《领异标
111、文昌男
  文昌男 (1944~1996)朝鲜族。吉林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延边大学语文系中文专业。历任《道拉吉》杂志副主编,秦皇岛市开发区昌宁集团宣传部部长,副编审。专业作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中国作协延边分会理事。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白帆》(上、下集),中篇小说集《狱中悲史》,诗集《桔梗花》(朝文版),散文集△子》(朝文版)、《人心》(朝文版
朝鲜族(19441996)
112、文彬彬
  文彬彬(1915~1972)文彬彬,原名文恩麟,江苏南京人。滑稽戏演员。全国和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虹口区第四届、五届人大代表。文15岁时拜罗慧因为师,学文明戏。先后演过春戏、京戏等,长期在上海各游乐场及外地演出。民国31年(1942年),文与王亚铎、徐玉坤、赵胖子组织四友社,先后在永安、先施、大新等游乐场演出。上海解放后,参加人艺滑稽剧团,与田丽丽合演《妈妈不要哭》、《团团圆圆》等
(19151972)
113、文强
  文强(1907—2001),号念观,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原国民党中将、原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文贯中之父)、文天祥后人。他是毛泽东的舅表兄弟,在黄埔军校与林彪同期,与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同班,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以后脱离共产党,成为军统人员、国民党军参谋等,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国民党的一员投身抗战,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解放战争期间,于淮海战役被俘,1975年3月获得特
原国民党中将(19072001)
114、文盛世
  文盛世(1910~1932)金寨县人。民国17 年(1928 年)秘密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 年参加红二十五军,任十三团团长。民国20 年调任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保卫局副局长。民国21 年秋,随军在津浦路荞麦河与国民党军激战中英勇牺牲。
(19101932)
115、文尚武
  文尚武(?--1914年7月21日)湘乡人。湘乡白田乡林家湾人(今属湘乡白田镇星辉村),据其族谱记载,文尚武受孙中山先生-影响,投入江南讲武堂,暗地联络,武昌起义时从讲武堂毕业,随焦陈二督奔走游说而首树独立旗帜。在反袁运动中,与其同志刘国敦密谋举事,事泄在家中被捕,备受酷刑没有一语以攀供同党,于1914年七月二十一日被汤芗铭杀害,临死前烈士神色自若,高呼“同志努力”!后南京政府定为烈士,在其家乡建
116、文成浩
  文成浩   (1956.9—) 别名文成,朝鲜族, 吉林龙井人。擅长油画。 曾在吉林艺术学院进修油画,1988年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大专班毕业, 后在延边大学艺术 学院美术系任教。现任吉林省延边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二级美术师,延边画院院长 。 油画《春暖》、《春》、《待》等,分别入选首届全国少数民族美展和第六届、七届 全国美展。油画《岳桦系列——拂晓》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17、文祖云
  文祖云    (1949.3—)  回族, 重庆酉阳人。擅长油画、版画、中国画。 大专学历。 现任新疆克拉玛依钻井文教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克拉玛依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有油画《情》、《草原阳光》,版画《天山初醒》、∠疆巴扎》、《 欣欣向荣》、《荷塘月色》、《欢乐的新疆》,中国画《油魂》等。出版《文祖云版画作品 》选集。
118、文夕
  文夕 (1962~)女。江苏常州人。1983年毕业于常州工业学院。同年进常州电子仪器厂从事技术工作。1991年夏赴深圳从事地产、期货等经济技术工作。1994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野兰花》、《罂粟花》、《海棠花》、《姐妹花》,共四部,150万字。现居北京,闲暇之余从事创作。
119、文庄
  文庄(1898~1927),字临之,今东山瑶族乡斜水村人。中共党员,国立中山大学肄业,在中大学习时是校内中共地下组织一名活跃分子。曾主编过《支部生活》。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 -政变后,于同年6月29日被中山大学以有“证据的共青团分子”为由开除出校,后转入地下活动。
(18981927)
120、文自谦
  文自谦(? ~1950年),男,壮族,定安乡东坛街人,百色中学毕业,后在百色民团干部学校毕业,历任西林小学教师、桂林市兵役宣传队员、西林县西平乡长、国民党西林县党部书记长。1949年,组织西林县八乡联团,任团长,统领定安、八渡、者苗、高郭、那劳、西平等乡自卫队,企图阻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滇桂黔边区游击队进入县境活动,在任期间,欺压鱼肉百姓,民愤极大。1950年7月,人民政府依法将他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