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姓名人堂
1、卫青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元光二年汉武帝决定改变西汉初期和匈奴和亲的政策,靠“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和兵力,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共有七次领兵打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及三
[] 十七史百将传(?~前106)
2、卫子夫
  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女,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所以平阳公车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觉得都不满意。在武帝与平阳公主一起饮酒的时候,又让歌女起舞助兴,汉武帝便看中了子夫。随后,汉武帝起坐更衣
[] 皇后(?~前90)
3、卫宏
  卫宏(生卒年不详),字敬仲,东海(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人,其主要活动时期大概在东汉光武帝时代(公元25—57年)。著名学者。卫宏自幼好学,爱好经籍。先随九江谢曼卿学《毛诗》,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后汉书·儒林传》),后向大司空杜林学《古文尚书》,作《训旨》。他曾集西汉杂事,作《汉旧仪》4篇,“又著赋、颂、诔七首,皆传于世”(同上)。光武帝时,任议郎。卫宏最重要的著述是《毛诗序》,它是先
[]
4、卫飒
  卫飒(约公元前10年一公元60年),字子产,河内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人。出生于西汉末年,少贫而好学,随师就读,常无粮举炊,乃作佣工自给。青年时即闻名予时,曾任过王莽新朝的历州郡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入大司徒府任职。后授侍御史,并任过襄城县令,因政有名迹,迁升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省彬县)太守。东汉初,桂阳郡地处边陲,开化较晚,民不知礼则。卫飒莅任后,广建各级乡学,以振兴教育;设制婚
[] (前1060)
5、卫绾
  卫绾(?-公元前131年),代郡大陵(今山西文水县)人,西汉大臣,官至丞相。汉文帝时,以弄车之技当上郎官,迁中郎将,出为河间王太傅。汉景帝时期,从平七国之乱,升任中尉,加封为建陵侯,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汉武帝继位,官至丞相。卫绾一生为官,位居显要,既无拾遗补阙之功,更谈不上兴利除弊之绩,只是默默无言,守道而已。元光四年,卒,谥号哀侯。早期经历卫绾是代郡大陵人,因有弄车之技当上郎官,服侍汉文帝,累
[] (?~前131)
6、卫广
  卫广,西汉将军、中郎将。军功卓著,曾平定南夷、攻打昆明国。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有同母兄弟四人,姐姐两人。其家号称卫氏,在平阳侯封地以内 。其父早卒无载,母亲冠以夫姓称卫媪。其长兄卫长子,后改表字叫长君。卫媪的大女儿叫卫君孺,二女儿叫卫少儿,三女儿就是卫子夫。卫子夫有同母弟三人:卫青、卫步、卫广 ,三人都冒姓卫。元鼎六年,南粤(越)叛乱,皇上就命令驰义侯通过犍为郡征发南夷的军队。且兰国的首领担
[]
7、道安
  道安,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州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据《名僧传抄》之说,《高僧传》等作“年十二出家”)。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当前秦王苻坚攻克襄阳时,他曾说
[] 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312385)
8、卫少儿
  原是平阳侯家侍者,西汉名将霍去病之母,后嫁与詹事陈掌为妻。卫少儿在平阳侯府做侍者。当时平阳人霍仲孺以县吏的身份在平阳侯家供事,同卫少儿私通而生下霍去病。霍仲孺差事完成后回到家中又娶妻生子,与卫少儿断了关系不通音信。 卫少儿后与陈平曾孙陈掌有私。过了一段时间,少儿的妹妹子夫得宠于汉武帝。建元三年,卫子夫复幸有孕,陈皇后无子妒忌,陈母馆陶公主就派人逮捕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想杀死他。所幸卫青的朋友骑郎
[]
9、卫泾
  卫泾:昆山千灯人,字清叔,号后乐居士,又号西园居士,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科状元,昆山第一状元 。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于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卫泾历事四朝,出入内外四十余上,忧国忘家,始终一节。曾说:“官职自有定份,名谊千古不磨。”在朝孤立自守,不畏权贵,与朱熹友善,曾取其遗著刊刻传世。著有《后乐集》20卷。其先祖为齐人,唐末居秀州,遂为嘉兴人。南宋淳熙十一年(1
[] (11591226)
10、卫融
  卫融,字明远,五代时博兴县人。后晋天福初年考中进土,任南乐主簿,继任齐州。 值州从事,又调任忠武军掌书记。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建立后汉,卫融被任为太原观察度支使。后汉乾伤四年(951年)刘崇建立北汉,授卫融为翰林学土。乾伤七年(954年)刘崇死,其子刘钧即位。天会元年(957年)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手章事。 天会四年(960年)赵匡风建立宋朝,原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筑起兵反宋,降北汉刘钧。
[五代十国] (?~973)
11、卫君孺
  卫君孺,一名卫孺。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时期人物。家世寒微。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之长姐。嫁予太仆公孙贺为妻。家世出身卫君孺出生时间不详,于汉文帝或汉景帝年间。身世寒微,其家号卫氏, 在当时的平阳侯曹时(抑或曹时之父曹奇,因卫子夫出生之年不详)封邑境内。其父之名史不见载,母亲卫媪曾为平阳侯家僮,一说侯妾。卫君孺上有一兄卫长君,卫长君早逝,又有二妹卫少儿,卫少儿有子名霍去病,三妹卫子夫,
[]
12、慧安
  (公元582—709年) 隋末唐初僧人。俗姓卫,荆州枝江人。隋大业(605-618年)中,开通济渠,强征民丁,饥者甚众,慧安广施财物,救济贫穷受苦之人。隋炀帝听说此事便要召见他,他避而不见,潜入太和山。 其后,慧安游蕲州(今湖北蕲春),止于终南山。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为其造招提寺。 后来,慧安返回湖北,入玉泉寺。当时神秀禅师逝世,众僧请慧安主持玉泉寺,慧安不从。后归嵩山嵩岳寺。弟子都非常尊
[] 隋末唐初僧人(582709)
13、卫立煌
   卫立煌(1897~1960)又名辉珊,字俊如。安徽庐州义兴(今属合肥市郊区)人。1916年到广州,投入以朱庆澜为省长的广东省防军,后任孙中山广州大本营警卫团排长;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后任第九军副军长兼第十四师师长、第十师师长、第十四军军长、鄂豫皖边区“剿匪”总指挥兼三省边区督办。参与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和对长征红军的“追剿”。1935年5月被授于陆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18971960)
14、卫铄
  卫铄,别称卫夫人,名铄,字茂漪(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铄为汝阴(今安徽阜阳)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习书法,卫夫人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人物简介卫夫人,东晋著名女书法家(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铄,字茂漪。族祖卫瓘,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
[] 晋代著名书法家(272349)
15、卫康伯
  卫康伯,谯周《古史考》作卫牟伯,姬姓,卫氏,根据《世本》其名为髡。卫国第二代国君。卫康伯为周文王之孙,因此又称王孙牟。杨宽认为西周青铜器铭文0现的“伯懋(mào)父”就是卫康伯,杨宽认为是“懋”与“牟”音同而通用。他是卫康叔之子,卫考伯之父,是成康时期西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理卫国他遵循周公和康叔的教导,兢兢业业,勤于政务,使得卫国百废俱兴,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非凡的
[西周] 卫国第二代国君
16、卫考伯
  卫考伯,姬姓,卫氏,名已失传。卫国第三代国君。卫考伯是卫康伯之子,卫嗣伯之父。
[西周] 卫国第三代国君
17、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南宋末期,南宋·理宗赵昀淳祐(1241-1252)年间为朝官,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约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罢官闲居,以诗文自娱,“自昆陵投绂归
[] 宋朝词人
18、卫獶
  卫獶,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怀帝时任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他精读《易经》、《老子》,说话常常是非常深刻的。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持续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北方的匈奴贵族刘裕乘机起兵入侵。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獶决心把家迁往南方。他的哥哥卫ZA
[]
19、卫律
  卫律(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汉武帝、昭帝时期。其父为归顺大汉、居住在长安长水(浐水支流)附近的胡人。卫律生长在汉朝,与协律都尉李延年交好,因此李延年曾在汉武帝面前举荐卫律出使匈奴。李夫人死后李延年、李季兄弟因犯-之罪被灭族,卫律怕被株连,逃走投降匈奴,多次对抗汉朝军队。匈奴喜爱他,常在单于左右,被且鞮侯单于封为丁灵王。李广利投降匈奴一年多后,卫律设计杀死李广利。苏武出使匈奴后,卫律多次威胁苏武投降
[]
20、卫嗣伯
  卫嗣伯,华夏族,姬姓,卫氏,名已失传。卫国第4代国君。他是卫考伯之子,卫疌伯之父。他在位的期间约相当于西周的中期。
[西周] 卫国第4代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