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名人堂(15)
281、王都中
  王都中(1279~1341年),字元俞,号本斋,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生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父积翁。都中幼住大都(今北京市),拜著名学者许衡为师。至元二十二年,元世祖以荫录都中为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赐给平江(今江苏苏州市)田8000亩,独院房屋1座及全家南迁“驿券”。元贞元年(1295年),就任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所属昆山县有掉换官田案8年未决,他调阅案卷,澄清事实,使被
[] (12791341)
282、王国庆
   王国庆(1585—1674),字迪之,号吉吾,义乌王宅人。少负逸才,茹古熔今。由文转武,屡建奇功,授游击将军之职。解甲还乡后,施仁行义,德高望重,闻名闾里与县邑。  王国庆出生于义乌县南三十里王宅村(今义乌市佛堂镇王宅村)的名门之家。父亲王文彬轻资慕义,从不占他人的便宜,乡邻遇到经济困难时,总会解囊相助。平生清白自守,平易近人,对公益事业如建宗祠、修谱牒,尤其对办学堂请教师都主动捐资,慷慨乐助。
[] (15851674)
283、王源中
  王源中:字正蒙,籍贯及生年不详。卒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唐宪宗元和二年(807)丁亥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八人。其中有白行简等。考官:礼部侍郎崔邠。试题为《舞中成八卦赋》和《贡院楼北新栽小松诗》。王源中及第后又登宏词科(唐-试科目之一),官迁左补阈。当时朝中宦官专权,甚至到了统领禁军的程度,多次违法乱纪。王源中不顾安危,挺身而出,上 书呼吁剥夺宦官兵权,宪宗采纳。后任户部郎中、户部侍郎、翰
[] (?~838)
284、王治本
  王治本(1836—1908)字维能,号桼园,清慈溪黄山村(今属浙江宁波江北慈城镇)人,精通诗文,尤擅骈文。并工书善画,具有出色的文艺素养。清光绪三年(1877)夏赴日,结识日本贵族大河内辉声,双方的笔谈结集为《桼园笔话》17卷。曾向大河内辉声推荐《红楼梦》,《红楼梦》因此在日本引起轰动,从而产生了一批又一批日本“红迷”、研究者和专家。王治本在日本30年间,足迹遍及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
[] (18361908)
285、王进宝
  【王进宝】(1626—1685年)字显吾,陕西靖虏卫达剌赤(今白银市平川区共和乡马饮水村)人,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农历五月初十。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陇西,曾祖父王佐有始迁居平川马饮水。父早逝,童年蒙叔父王尚信抚养。年稍长即气力超群,精骑射。初流落靖远县城以打工度日。顺治四年(1647年)秋,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为平宁夏回族首领马德之乱,率官兵进剿至靖远一带。王进宝应征从军,随大军与马德大战于乱
[] 清代名将(16261685)
286、王逸
  王逸,字叔师,东汉南郡宜城县(今宜城市南)人,大约生于公元89年,卒于公元158年。据史书记载,王逸在东汉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曾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他一生擅长文学,所著赋、诔(lěi)(古时叙述死者生平、表示哀悼的文章)、书、论及杂文21篇,现多已亡佚,只有《楚辞章句》完整地保存下来。另外他还因与屈原“同土同国”,故其“悼伤之情,与凡有异。窃慕向褒之风,作颂一篇,号曰《九思》。”代屈
[] (89158)
287、王继恩
  王继恩(?-999),北宋时期的宦官、防御使。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宋史》说宋太祖驾崩时,宋皇后急令王继恩召太子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但许多人相信有“斧声烛影”之谋篡疑案,认为是赵光义谋杀宋太祖,因而即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均顺叛宋,王继恩、雷有终率兵讨之。淳化四年(993年),李顺陷成都时,继恩任剑南西川治安使征讨之,-三万人。宋太宗去世
[] (?~999)
288、王辉球
  王辉球,1911年农历9月18日生于万安县芙蓉镇雁塔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十分贫寒,出生一个多月便被送到韶口乡厦坪村姑母家里抚养,8岁时回到家里,进入王家祠免费小学念书,后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因家贫如洗,父亲病重,生活所迫,1927年春,不满16岁的王辉球不得不离别家乡,随本村商人-佑到遂川县一杂货店当学徒。是年冬,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从井冈山来到遂川县,遂川县工农运动高涨,王辉球加入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12003)
289、王陵
  王陵(?-前181年),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西汉初年大臣。王陵为沛县豪族,汉高祖刘邦微时,对王陵兄事之。刘邦起兵攻陷咸阳,王陵集合数千兵占据南阳,不愿跟随太祖。刘邦与项羽作战,王陵的母亲在项羽营中,她为了王陵归顺汉王,伏剑自杀。项羽大怒将王陵之母烹煮。王陵于是归顺刘邦。高祖六年(前201年)八月,封为安国侯(5000户)。以其初不欲从刘邦,且与刘邦仇人雍齿交厚,故晚封。汉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去世
[] 西汉开国功臣,西汉十八侯(?~前181)
290、王脩
  王脩(生卒年不详),字叔治,北海郡营陵人,先后侍奉孔融、袁谭、曹操。为人正直,治理地方时抑制豪强、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官至大司农郎中令。早年经历王脩七岁时死了母亲。他的母亲是在社日那一天死的,第二年邻里在社日祭祀祭神,王脩因感触而思念母亲,非常悲哀。邻里听到他的哀哭声,因此停止了祭神。二十岁时,王脩到南阳游学,住宿在张奉家里。张奉全家人都生了病,没有人去看望他们,王脩怜悯他们,亲自照料他们,直
[三国]
291、王继忠
  王继忠,开封人,武骑指挥使王珫之子。仕宋为郓州刺史、殿前都虞候。统和二十一年,珫遣继忠屯定之望都,以轻骑觇我军,遇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获之。太后知其贤,授户部使,以康默记族女女之。王继忠是开封人,其父亲王珫曾任武骑指挥使,戍守瓦桥关。王继忠自幼丧父,六岁时补任东西班殿侍。宋真宗在王府时,得以事奉左右,因恭谨厚道而受到亲信。宋真宗即位后,王继忠补任内殿崇班,累迁至殿前都虞候,掌领云州观察使,出任深州
[]
292、王爚
   王爚(1199~1275),字仲潜,又字伯晦,号修斋,长潭(今新昌县澄潭镇)人。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历任常熟、泰州、滁州、瑞州等地方官,颇有声誉。宝祐元年(1253),任国史编修,代理兵部侍郎。时宋室倾危,疏请内外一致,上下同心,戮力国事,以右文殿修撰提举太平兴国公宫,开庆元年(1259)授集英殿修撰、代吏部侍郎。景定元年(1260),兼-国史、实录院-撰兼侍读。二年,迁礼部尚书,代吏
[] 宋朝宰相(11991275)
293、王安国
  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王安石同母弟。熙宁进士。临川人。北宋著名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他自幼聪颖上进,虽未曾从师入学,但写出的文章却有条理。12岁时将其所写的诗、铭、论、赋数十篇向人展示,观者无不惊叹其文采超群。他的《题滕王阁》一诗是在13岁时登滕王阁所作,诗
[] 临川三王(10281074)
294、王舒
  王舒(?—333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处明,东晋初年官员。侍御史王会之子,丞相王导从弟。307年(永嘉元年),王舒跟随司马睿渡江,是随晋元帝渡江的“百六掾”之一,先后任镇东参军、溧阳令。313年(建兴元年),任后将军司马裒的谘议参军。317年(建武元年),升任车骑司马。在司马裒去世后,代其镇广陵,任北中郎将、监青徐二州军事。323年(太宁元年),出镇荆州,任鹰扬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
[] 东晋初年官员(?~333)
295、王通
  王通(?~1452年),明代将领,咸宁(今陕西西安市)人。父王真,封金乡侯。王通继承其父官职,任都指挥使。后因转战有功,累官都督佥事。其父去世后,他承袭爵禄,封为武义伯,受禄千石,并给予世券。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王通奉命督察营建长陵(明成祖墓,在今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山南)。永乐十一年(1413),进封为成山侯,增加俸禄二百石,下一年跟随成祖北征蒙古,领左掖。永乐二十年(1422),随成祖第
[] (?~1452)
296、王垓
  王垓(生卒年不详),字汉京,即墨人。少年时家境贫寒,然而读书非常刻苦,曾以教书授徒养家糊口。1649年(清顺治六年)考中进士,授行人,掌传诏、册封等事宜。1663年(清康熙二年),曾奉旨出使琉球,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并著有《使琉球记》。琉球在福建泉州府东海中,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14世纪时,琉球分中山、山南、山北三个小国,后来为其中最大的中山国国王尚巴志所统一。尚巴志随即派遣使节,远涉重洋,向中
[]
297、王畿
  王畿(1549~1630年),字翼邑,号慕蓼。晋江龙塘(今属石狮市宝盖镇塘头村)人。享年82岁。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屡遭倭寇侵扰,农民生活困苦。王畿的父母由于操劳过度,先后亡故。为了糊口,王畿的祖父不得不先后把赖以活命的田地、房屋变卖尽净。王畿失去求学的机会,他养牛、种田、捡禾薪、做手工、卖糕点,操劳不息。祖父母死后,王畿成为孤儿。但是,他求知欲望很高,每当他养牛、捡禾薪经过村塾,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时
[] (15491630)
298、王庭撰
  王庭撰(1553~?),字敬卿,陕西西安华州人。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庚辰科张懋修榜进士第三人。王庭撰于隆庆四年(1570)参加陕西乡试获得第四十五名举人。万历八年(1580)参加会试夺得第一百八十八名,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其弟王庭谕也参加了此科科考,得中三甲第一百四十一名进士。此科有一怪现象,即一甲三名都是兄弟同榜。状元张懋修与其兄张敬修,榜眼萧良有与其兄萧良誉,探花王庭撰与其弟王庭谕
[] (1553~?)
299、王鼎
  王鼎(1768~1842年),字定九,号省崖,陕西蒲城县人。他为官一生,正直清廉,爱国爱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投降派,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王鼎幼年家贫,刻苦读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人,嘉庆元年(179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以大考成绩优异,授詹事府右赞善大夫。十八年(1813),迁内阁学士,十九年至二十二年,历工、吏、户、礼、刑各部侍郎,二十三年,兼顺天府尹。在刑部侍郎任内
[] 清朝道光时期大学士(17681842)
300、王明基
  王明基(原名王明、字丕承)是滇东北方言苗族(旧称大花苗),贵州省威宁县原八区新华乡(今黑土河乡)爱华村人。其父王道元是滇黔川边苗族基督教会创始人之一。爱华山,原名“海垮山”(又称“海角山”)。“爱华山”是王明基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他爱国之情取的名字。得汉名一八九八年,王明基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祖辈佃种威宁县八大土目之一的牛棚子家土地。王明基先生从小跟随父母过着贫苦的生活。王明基先生此前无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