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党项名人录
1、李道宗
  李道宗(602年—653年),字承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道玄从父弟,为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初期重要将领,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厥、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与李孝恭并称为贤。唐太宗在晚年评价李道宗为与李世勣、薛万彻二人齐名的名将。晚年遭长孙无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途中病死。早年经历李道宗为唐高祖李渊的堂
[] (602653)
2、曾致尧
  曾致尧(947-1012),字正臣,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诗人。官至尚书户部郎中。是曾巩、曾布之祖父。 其祖本是山东人,为孔门弟子曾参之后裔。其八世祖曾略为抚州节度使,子孙散居临川、南城。其曾祖曾洪立,本为南城籍,唐乾符二年(875)为南丰县令,始家居南丰,卒后葬南丰,是为南丰曾氏祖。南丰曾氏为耕读世家。自巩之祖父致尧于太平兴国八年(983)举进士起,77年间曾家出了进士19位。进士中,致尧辈7
[] 北宋散文家、诗人(9471012)
3、胡证
  [唐](758—828)字启中,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举进士第。宝历初历拜岭南节度使。工书,尤工八分及篆书,贞元十七年(八零一)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颐撰魏侍中王粲石井阑记,及元和八年(八一三)韩愈撰唐田弘正家庙碑,均为其八分书并篆额。《唐书本传、金石录》胡证,字启中,河东人。父瑱,伯父玫,登进士第。证,贞元中继登科,咸宁王浑瑊辟为河中从事。自殿中侍御史拜韶州刺史,以母年高不可适远,改授太子舍人。襄
[] (758828)
4、郑文宝
  郑文宝,字仲贤,宁化水茜乡庙前村郑家坊人。生于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系宋朝左千牛卫大将军郑彦华之子。南唐时,文宝初以其父荫授奉礼郎,后迁校书郎。宋灭南唐后,仍被录用,补为广文馆生。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历任修武(今河南获嘉)主簿、大理评事、梓州(今四川三台)录事参军,续转光禄寺丞,召试翰林改著作佐郎,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通判。后召拜殿中丞授陕西转运副使、工部员外郎、陕西转运
[] (9531013)
5、李思恭
  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是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的偏将,咸通末年据宥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自称刺史。乾宁二年(895年),以其弟李思谏为定难节度使、思孝、思敬为保大节度。拓跋思恭是北魏皇室拓跋氏之后,唐末有功被赐姓李,实为恢复李姓。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为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偏将,咸通末年据宥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自称刺史。黄巢入长安,拓跋思恭与鄜州(治今陕西富县)
[]
6、野利仁荣
  野利仁荣( ?~1042),西夏大臣。西夏文字的主要创制者,西夏著名学者。党项族野利部人。野利仁荣一生的重要贡献,就是遵照元昊的意见,仿照汉字特点,创制出党项族历史上特有的蕃书,即西夏文。被西夏仁宗李仁孝追封为广惠王。野利仁荣(?~1042) 西夏开国重臣。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后野利氏疏族。学识渊博,熟悉历史。西夏建国前后创制典章制度,多参与谋划。曾建议根据西夏境“蕃汉杂处、好勇喜猎”的特点,“顺其性
[] (?~1042)
7、李彝殷
  李彝殷(?-967年),是五代十国到宋朝初年党项族的首领、定难节度使,为李仁福的儿子,早年为夏州行军司马。清泰二年(935年)春,二哥、定难节度使李彝超卒,三军推为留後,后唐末帝李从珂授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后晋天福初年,石敬瑭加其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晋少帝石重贵嗣位,加检校太师。天福八年(943年)秋,李彝殷弟绥州(今陕西绥德)刺史李彝敏与其党作乱,被李彝殷击败,奔往延州(今陕西延安),李彝殷押送
[五代十国] 党项族(?~967)
8、李显忠
  李显忠(1109—1177),南宋将领。初名世辅,后赐名显忠。党项族。李永奇之子。自唐以来世袭苏尾九族巡检。 假效金齐李显忠出身将门,17岁时即随其父李永奇出入战阵。宋高宗绍兴年间,金人攻陷延安(今属陕西),李显忠和他的父亲被金人抓住。金人为了拢络宋军民心,授李显忠父子为官。恰在此时,刘豫伪齐政权征调中原民兵,想大举攻宋,于是就命令李显忠率延安军马赶赴东京(今河南开封)。李显忠
[] (11091177)
9、李思谏
  李思谏,原名拓跋思谏,是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为夏州偏将拓跋思恭的弟弟,在平定黄巢之乱时立过功,赐姓李。李思恭死后,乾宁二年(895年),李思谏接任定难节度使、封夏国公,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行瑜反,朝廷以李思谏为东北面招讨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授李思谏检校太尉、兼侍中。二年(908年),李思谏卒,三军立李思恭孙李彝昌为留后。
[]
10、李彝昌
  李彝昌,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为李思恭的孙子。开平三年(909年)二月,被定难军军将高宗益暗杀。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为李思恭的孙子。其父李仁祐早亡,乾宁二年(895年),李思恭卒,以李彝昌年幼,思恭之弟李思谏为定难节度使。後梁开平二年(908年),李思谏卒,三军立李彝昌为留後,随後得到了朝廷的册命。开平三年(909年)二月,被定难军军将高宗益暗杀。
11、李继捧
  李继捧(962-1004年),又名赵保忠,是宋朝初年党项族的首领、定难节度使,为李光睿的儿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定难节度使、其兄李继筠卒,李继捧嗣位,自立为留后。宋太宗授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因自己年轻,众心不服,主动到东京开封府朝觐,放弃世袭割据。宋太宗大喜,授继捧彰德军节度使,并有重赏。其后,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反宋,宋太宗用赵普之计,重新任命李继捧为定难节度
[] (9621004)
12、李光俨
  李光俨,是五代十国党项族的人,为定难节度使(治今陕西靖边北)李光睿同一个高祖父的族兄弟。其父李彝景于后周年间去世,李光俨袭位银州(治今陕西榆林)防御使。北宋建隆四年(963年),李光俨的儿子李继迁于银州无定河降生。李继迁就是西夏的奠基人,被孙子李元昊尊为太祖。李继迁之前,平夏拓跋部只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割据势力,范围也仅局限在夏银四州,政治上也采取了依附中原王朝,称臣纳贡的路线。应该说和中原王朝还保持
[]
13、李光睿
  李光睿(?-978年),是宋朝初年党项族的首领、定难节度使,为李彝殷的儿子。乾德五年(967年)秋,李彝殷卒,三军推为留後、权知夏州事,宋太祖授他为检校太保、定难军节度使。开宝九年(976年),率兵攻破北汉的吴堡砦,斩首七百级,获得的牛羊以千计,俘获砦主侯遇献与朝廷,加官检校太尉。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为避讳,李光睿改名李克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克睿卒,太宗废朝二日,赠侍中。子李继筠嗣位,自
[] (?~978)
14、李继筠
  李继筠,宋初党项族首领,是宋朝初年党项族的首领、定难节度使。李继筠(?-980年),为李光睿的儿子,初为衙内都指挥使、检校工部尚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光睿卒,自称权知夏州事,宋太宗授他为检校司徒、定难军节度观察留後。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征北汉,李继筠派遣银州刺史李光远、绥州刺史李光宪率蕃、汉兵列阵渡黄河,攻略太原境以张宋朝军势。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继筠卒,弟弟李继捧嗣
[]
15、李仁福
  李仁福,党项羌人,拓跋思敬(拓跋思恭弟)之后。后梁开平三年,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昌被弑后,被推为留后,同年被后梁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历经后梁、后唐两代。后唐长兴四年卒,子李彝超嗣位。
16、李成遇
  李成遇,党项族人,西夏太宗李德明第二子,西夏景宗李元昊的弟弟,母为咩米氏。根据史书《西夏书事·卷十一》记载:李德明有三子:长子李元昊,卫慕氏所生;次子李成遇,咩米氏所生;幼子李成嵬,讹藏屈怀氏所生。
[]
17、李仁祐
  李仁祐,是唐朝末年党项族人,原名拓跋仁祐,随父亲拓跋思恭为唐朝立功,赐姓李,死在李思恭的前头,有子李彝昌。
[]
18、仁多保忠
  仁多保忠,西夏党项人。夏崇宗时为右厢卓罗监军。天佑民安五年(1094),参与杀梁乙逋。多次领兵与北宋作战。永安二年(1099)助西蕃围攻湟州。贞观(西夏崇宗李乾顺的年号)四年(1104),因谋归宋,被罢职。
[]
19、斡道冲
  斡道冲是西夏著名的学者,对西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党项、汉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斡道冲,字宗圣,祖籍灵州,出生于一个汉族士大夫家庭,生年不详。他的先祖曾积极参与过李德明建立西夏的各种活动。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李德明将临时都城由西平府(今宁夏灵武)迁至兴州(今宁夏银川),斡道冲的先祖也随之由灵州迁至兴州,并数代担任修史官员。斡道冲自小勤奋好学,熟读儒家经典,手不释卷,专心研读,精
[]
20、朵儿赤
  朵儿赤,宁州西夏党项族人。元世祖忽必烈时,曾任中兴路新民总管,由于功绩显著,先后升任潼川府尹,云南廉访副使、廉访使,他爱抚士民,发展生产,和好少数民族,算得上一名开明的直臣良吏。 少年时代的朵儿赤聪明过人,已显示出同龄人少有的才华。元世祖听说之后,遂召见朵儿赤问道:“我听说你能说会道,很有才华,是吗?”朵儿赤答道:“您圣明仁智,这五湖四海的臣民都清楚。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国之君,应该亲近君子,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