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姓名人堂(9)
161、沈玉龙
  沈玉龙,1949年9月出生于云南省河口县。壮族。1961年参加工作,先后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优秀民兵。沈玉龙家住中越边境线上的麻底寨。60年代初,他怀着建设美好家园的雄心壮志,参加了开发中国云南橡胶基地建设的行列,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垦职工。在生活和生产劳动十分艰苦的创业岁月,风华正茂的沈玉龙,吃苦在前,不顾个人得失,抢着干重活、累活,和职工们一道开垦了一座座荒山,培植了一片片绿荫的橡胶林
(19491979)
162、沈光汉
  沈光汉 (1899-1972),字无畏,国民党将领。历任粤军军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之团长、第二独立旅旅长、第六十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六十师师长等,1933年,参加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任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失败后退出军界。抗战时期,曾任军事参议院参议;抗战胜利后,任国大代表。1949年后定居香港并在此病逝。沈光汉,早年曾入粤军第一师军官补习训练班受训。民国十四年(1925)由蔡廷锴推荐,任粤
(18991972)
163、沈爽
  沈爽(1896--1942),字子儒化名白涤飞,满族,生于双城县镶黄五屯(水泉乡大发村)一个地方家庭。青年时期就读于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沈子儒协同国民党员关耀洲,在双城组织抗日武装,起事后不久,抗日队伍溃散,关耀洲牺牲,沈爽入关,在北平搞地下-工作。1941年调任率、栾、密三县联合县长。1942年4月8日,日寇对华北根据地行疯
(18961942)
164、沈臬存
  沈臬存(1895-1981年)生于依兰县团山子乡赵家屯。8岁入私塾读书,经历十载寒窗,民国2年(1913年)考入依兰道立中学。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奉天(今沈阳)高等师范。苦读19年,成为依兰县第一名大学毕业生。沈臬存性格刚直不阿,不肯屈膝恭惟上司,不去逢迎世俗。因而在旧社会虽有学识也不能发挥,而且连赖以略得温饱的职业都难以维持。他大学毕业后,展转于依兰、哈尔滨、吉林、延古、五常、宾县等地
(18951981)
165、沈节甫
  沈节甫(生卒年未详),字以安,号锦宇,吴兴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礼部仪制主事,历祠祭郎中。因事得罪尚书高拱,托病而归。起任光禄丞,逢高拱执管吏部,又托病避之。万历(1573—1620)初,出补尚宝司丞,移任本司少卿。旋即转任南尚宝卿。张居正之母入都,取道秣陵(今南京市),倾城送迎,独节甫置若未闻,竟致仕归。张居正卒后,诏起南京通政司右参议,进为光禄卿,升南大理卿、南京刑部右侍郎。召
[]
166、沈克非
  沈克非(1898~1972) 原名贤亚,浙江嵊县人。民国5年(1916年),考入清华大学为庚子赔款预备生,3年后赴美国留学,入俄亥俄州克利文市西徐大学医学院。民国13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学医院外科实习医师。民国15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设计肠道无菌吻合术、用茶叶浸出液代替鞣酸治疗烧伤,均获成功。民国19年,参与筹建中国自办大型综合医院南京中央医院,
(18981972)
167、沈本泗
  沈本泗字近桥,洵阳县蜀河里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乡试中举,初任四川广元(今四川广元)知县,继调任四川成都知县,适值“妖人”蔡伯贯作乱,攻陷合州(治今四川省合川县,辖今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县),知州出缺,部议就近推补,吏部以沈本泗治理有方,晋升合州知州。任内“剿平厥乱,屡膺荐牍”,被封为奉直大夫,嘉靖帝所颁制书称曰:“尔四川重庆府合州知州沈本泗,擢颖乡书,筮仕严邑,治理有效,遂绾州符。乃
[]
168、沈钟
  沈钟(生卒年不详)字钟律,明代长洲甫里人。从小读书认真刻苦,博通经史,精于“制义”。明景泰七年(1456年),中丙子科举人。天顺四年(1460年),又一举考中庚辰科二甲36名进士。后授验封主事,改南京礼部主事,与章懋、罗伦为友,时称“十君子”。升山西提学佥事,以副使提学湖广、山东。沈钟为人耿直,不依权势,一生“仕余三十年,无所干谒”。李西涯曾感慨地说:“今之不识相门者,沈钟律一人耳!”沈钟少有文声
[]
169、沈廷文
  沈廷文(?-?),字原蘅,号元洲。浙江秀水人。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任会试册考官。沈廷文生性孝道。他的父亲沈仲霖,曾效力于南明小朝廷,清军攻入广东后,便被清军-。沈廷文亲自到清军中,苦苦哭诉,最终使他的父亲获释。他曾作诗记此事,同里友人为之作序云:“孝子身经百险,幸觏止于鲸波鳄沫之余。孤臣迹越千乡,正徬徨于电闪沙惊之候。”远近盛传此事。在京为官之时
[]
170、沈世纪
  沈世纪(生卒年不详),又名彪,河南光州固始县人。身材魁梧,能文善武。初为河南某县案牍吏,后投身军旅,为陈政部下。陈政受封玉钤卫左郎将时,世纪也获嘉奖。唐总章二年(669年),世纪随岭南行军总管陈政入闽,率部进驻绥安,骁勇善战,一举攻陷36个畲寨。高宗闻世纪骁勇,颁诏赐名沈勇。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病逝,子膺扬将军陈元光代领其众,出师潮州。世纪率所部随征,大小数十余战,终平息“广寇”。当时,世纪
[]
171、沈徽
  沈徽,唐诗人。苏州人,一说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温庭筠甥。曾任偃师县尉。徽以儒学著名,亦善诗。所作《古兴》诗二首,颇能以比兴手法,寓讥时刺世之意。《全唐书》收录其诗二首。
[]
172、沈和
  沈和,元代戏曲作家,字和甫,生卒年不详,杭州人。工书法,能词翰。兼明音律,创为以南北调合腔制曲之法,如【潇湘八景】、【欢喜冤家】等套,极为工巧。后居江州,卒于至顺初年。天性风流,善谈谑。江西人称为“蛮子汉卿”。所撰杂剧6种:《祈甘雨货郎朱蛇记》、《徐驸马乐昌分镜》、《郑玉娥燕山逢故人》、≈法场郭兴阿阳》、《欢喜冤家》、《潇湘八景》,已佚。钟嗣成《录鬼簿》吊词曰:“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世传冠柳词,
[]
173、沈维祯
  沈维祯(1889~1966) 字同一,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江苏省立龙门师范学校。次年2月,入南洋大学堂(今交通大学)附属高等小学任教。民国16年(1927年),附属高小和初中改组成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被推举为校长。1956年,学校改为公立,仍任南洋模范中学(简称南模)校长,直到谢世。民国4年,南洋附小成立童子军,沈维祯兼任教练。后接任童子军团团长。他
(18891966)
174、沈襄
  沈襄(生卒年未详),字叔成,号小霞,山阴(今绍兴)人。沈炼长子。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沈炼因弹劾严嵩而遭谪戍,后又论死,又驰捕襄,押抵宣府杖系将死,会给事中吴时来疏上,襄得免戍。万历嵩败,襄以父荫补官,知湖南安乡县,办案及时无留滞,岁饥赈济有方略,曾筑堤防洪,后人名为“沈公堤”。万历二十五年(1597)迁刑部主事,后官至姚安府太守。少好学剑,纵横习刺,能得其法。工诗文兼擅画梅。尤善墨梅,干随
[]
175、沈宗灵
   沈宗灵(1923.2.24.—2012.2.16 ) 浙江杭州人。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 1923年2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 长期住在上海,父亲是商人。1942年中学毕业,进入光华大学攻读政治学。一年后转入复旦大学法律系,1946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47年3月自费留学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政治学系学习,攻读国际公法和国际组织。1948年毕业,获人文硕士学位。19
(19232012)
176、沈定一
  沈定一(1883—1928),本名宗传,字叔言,又字剑侯,号玄庐,萧山衙前人。兄弟三人,排行居三,人称“三先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秀才,三十年捐云南楚雄府广通县知事,后调任武定知州、省会巡警总办,但终因不阿权贵,得罪上司,遂托父病辞官回籍。辛亥革命爆发,参加光复上海的武装起义,同时又招收革命青年1300余人,在沪创立“中华民国学生团”,自任团长,受到孙中山的嘉奖。1912年1月,被选为
(18831928)
177、沈兆霖
  沈兆霖(1801—1862),字尺生,又字郎亭,号雨亭,清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任侍讲、侍讲学士、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咸丰二年(1852)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太平天国起义后,建议举办团练。八年英法联军及美俄公使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他反对“领事驻京”、“内江通商”两款,认为如此中国将丧失主权。十年署户部尚书。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抢劫
[] (18011862)
178、沈毓寅
  沈毓寅字宾谷,清新泰县(今新泰市汶南镇沈家庄)人。十三岁居父丧,事母至孝。道光辛卯(1831年)乡试中举,明年(1832年)联捷中进士。即授知县于广西。沈以祖母李氏年高,呈请在家终养,得到恩准,在泰安、禹城、博山书院主讲。门下士子造就极多。待祖母逝后服除,即赴官广西,丁未(1847年),补镇安府天保县知县。下车伊始即除与民不便之弊,受到一县士民爱戴。次年三月归。时顺州盗匪黄天宋等屡犯县境,毓寅亲自
[]
179、沈兆霖(
  沈兆霖(1801—1862),字尺生,又字郎亭,号雨亭,又号子荥,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任侍讲、侍讲学士、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咸丰二年(1852)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太平天国起义后,建议举办团练。八年英法联军及美俄公使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他反对“领事驻京”、“内江通商”两款,认为如此中国将丧失主权。历官至左都御史,十年署户
[] (18011862)
180、沈自征
  沈自征(1591~1641)明代曲作家。字君庸,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国子监生。沈珫三子,沈璟侄,胞姐为明末才女沈宜修,其妻张倩倩才情亦极高。自幼高才自负,少喜谈兵,天启年间,因贫无策,北上燕京,游历于西北边塞,窥察地形,将山川陆原要害熟记于心,崇祯三年(1630)永平副使张椿延为幕府,为椿谋划颇周详。当时督师袁崇焕拥兵自重,不入朝。大司马招募能赴袁营人选,沈自征自告奋勇,单骑赴袁崇焕军营,晓知以
[] 明代曲作家(1591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