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姓名人堂(2)
21、沈炼
  沈炼(1507年—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会稽(今绍兴)人。幼聪敏能攻古文,汪文盛以提学副使校浙士,得其文惊绝,谓为异人,拔居第一,始补府学生。嘉靖十七年(1538年)考中进士,历任溧阳、茌平、清丰县令,为官清廉,颇著政绩,为百姓所称道。但因其不阿谀奉迎,而秉性耿直,每每龇龉权贵,被贬职为锦衣卫经历。沈炼任官期间,屡次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上疏历数严党专擅国事,排斥异己,遍引私人居要地,吞没
[] (15071557)
22、沈约
  沈约(441—513),字休文,武康县余不乡(今德清县城关镇)人。13岁时,父璞被杀,家境贫困,立志苦读,昼夜不息。博通群书,且擅诗文。南朝宋末,官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至尚书度支郎。齐初,任步兵校尉管书记。常和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胱、陆倕切磋诗文,号称“竟陵八友”。隆昌元年(494),任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今金华)太守。曾登金华婺江北岸玄畅楼,赋诗八首,时称绝唱,后玄畅楼因此更
[南北朝] 竟陵八友(441513)
23、沈绍安
   脱胎漆器创始人---沈绍安 沈绍安(1767~1835年),字仲康,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少为油漆匠,在福州杨桥路双抛桥附近开漆器店,以油漆加工为业,并制售漆筷、漆碗、神主木牌等小商品。为了迎合官场应酬及男婚女嫁需要,受古人“夹苎”法启发,创制脱胎漆器。其法取粘土捏塑各种器物模型,外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敷漆分层上裱,待漆干后浸入水中,去模、擦干就是“脱胎”。再精细加工,髹以彩漆,就成“脱
[] (17671835)
24、沈君理
  沈君理(约525- 573),字仲伦,南朝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父沈巡。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梁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女沈婺华为陈宣帝皇太子妃。赐沈君理爵望蔡县侯。太建十四年(582),陈宣帝死,陈后主陈叔宝即位,立沈婺华为皇后。祖上祖父:沈僧畟,任梁朝左民尚书。父亲:沈巡,一直和高祖陈霸先相友好,梁朝太清年中任东阳太守。侯景被平定后,
25、沈允钢
  沈允钢(1927.12~),出生于浙江杭州。植物生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沈允钢于1927年12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朱金荪入赘沈家,从事商业活动,母亲沈雪吟,操持家务,生有二子,沈允钢是长子。沈允钢幼年在杭州长大,7岁时进湖墅德胜桥私塾读书,一年半后转入德胜桥小学。日寇侵华,杭州形势紧张,他随家人去杭州乡村和临安避难。之后在
中国科学院院士
26、沈善炯
  沈善炯(1917.4~),出生于江苏吴江。微生物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沈善炯1917年4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一个偏僻农村的破落地主家庭,父亲沈时则受过中等教育,曾在乡里教书,母亲沈贞是农民,为人贤惠,闾里皆知。沈善炯7岁时入家乡私塾,8岁后先后入泰来桥初级小学和同里高级小学。1931年他到县城进吴江中学念书。吴江中学学风淳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7、沈瑀
  沈瑀(451—509),武康(今德清)人。其叔父沈昶为建平王景寿谋反事被牵连入狱,因沈瑀陈情说理,始免罪,由是知名。初任州从事,奉朝请,得竟陵(今湖北钟祥)王子良引为府参军,任扬州部传从事。时,人多轻之。建康(今南京)令沈徽孚仗势欺人,沈瑀绳之以法,众官始畏服。子良卒,任刺史,因治理湖熟县(今江苏江宁县东南)方山埭道路、筑赤山塘有功,深得齐明帝赏识。齐永泰元年(498),任建德令。其间十分重视植树
28、沈文阿
  沈文阿(503—563),字国卫,武康(今德清)人。性刚强,力过人,且精于章句,博通经学。曾采先儒各家异同,自编《义疏》,写《三礼》、《三传》。察孝廉,任南朝梁临川王侍郎,累迁兼国子助教、五经博士。侯景举兵反叛,梁简文帝遣沈文阿招兵援京。京师陷落,文阿与张嵊共保吴兴(今湖州)。兵败,文阿逃入山野之中,登树自缢以拒景,见有人来救,又从树上堕地自杀,致左臂折断。侯景之乱平定,任原乡(今安吉县孝丰北)令
29、沈宜修
  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江苏吴江人,明代才女。出生于书香世家,沈珫(1562—1622,字季玉,号懋所,官至山东副使)女,文学家沈璟侄女,文学家叶绍袁妻。她聪颖好学,才智过人,工画山水,能诗善词,著有诗集《鹂吹集》,收录800余首诗。其五男三女均有文采。长女叶纨纨、次女叶小纨、三女叶小鸾、五女叶小繁、三儿媳沈宪英均工诗词,并著有诗集;叶小纨、叶小鸾文名更盛。诗论家叶燮为其幼子。163
[] 明代才女(15901635)
30、沈林子
  沈林子(?—422),字敬士,武康(今德清)人。沈田子之弟。少有德行。一次,与众行于道,见路有遗物,众相抢拾,惟林子直去不顾。后投刘裕(即宋武帝)。21岁时,被封为资中县(今四川资中县)五等侯。东晋义熙五年(409),参加讨伐鲜卑之战,参镇军军事,率军东西出击,皆大胜而归。后参中军军事,转参太尉军事。时郭亮之占据武陵(今湖北长阳、五峰一带)欲谋反,挥师讨伐,留守江陵。义熙十二年,以太尉参军复参征西
[南北朝] (?~422)
31、沈众
  沈众(503—558),字仲师,武康(今德清)人。自幼好学,有文才。初任南朝梁卫南平王法曹参军。为梁武帝千字诗作注解,被召见。又奉命作《竹赋》,深得武帝赏识,迁为限内记室参军。后历任镇南湘东王记室参军、庐陵王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等职。梁太清二年(548),东魏降将侯景作乱,围攻建康(今南京)。沈众奉命,回乡召募丁壮5000余众增援。武帝在城内遥授沈众为太子右卫。侯景破城后,武帝死,改投梁元帝,任太
32、沈宛
  沈宛字御婵,浙江乌程人,适纳兰性德,著有《选梦词》,《众香词》录其五首词。正史可考的纳兰性德的妻妾,共有四位。原配夫人卢氏,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成婚三年后亡故。续弦官氏,一等公颇尔喷之女。侧室颜氏,为纳兰性德长子富格生母。最后一位为江南才女沈宛,考证为纳兰性德去世前一年所纳。关于纳兰的妻妾,按照豌豆所说的正史来说,原配卢氏、续弦官氏、侍妾颜氏三人应该说争议较少,纳兰家族资料上都有说明。只是沈宛就有
[]
33、沈婺华
  沈婺华,生卒年不详,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仪同三司、望蔡贞宪侯沈君理之女,陈后主陈叔宝的皇后。太建三年(571年),嫁给当时还是皇太子的陈叔宝,成为太子妃。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叔宝即位,立沈婺华为皇后。祯明三年(589年),隋朝攻灭陈朝,沈婺华和陈叔宝一起到长安。隋朝灭亡后,沈婺华从广陵回到故乡,后在毗陵天净寺出家为尼,法号观音。唐贞观初年去世。母死悲痛沈婺华是仪同三司、望蔡贞宪侯沈君理
[]
34、沈应奎
  沈应奎(1821-1895)于1889年(光绪15年)奉旨接替邵友濂,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首任布政使。而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此期间,受台湾巡抚制约的台湾地方父母官。沈应奎,号吉田,浙江平湖县人。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法海军占领澎湖,进扰基隆、淡水,台湾-。应奎奉召赴台,乘渔舟冒险渡海。后官台湾布政使,护理台抚。光绪十三年台湾改设行省,佐巡抚刘铭传赞画一切,劳绩最着。生平清附贡生,例捐纳归安训导后升温州府
[] (18211895)
35、沈相荣
  沈相荣,山东莒南人,1908年出生。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沈相荣任筵宾地区武委会主任,带领武装中队和民兵同敌人展开斗争,成为筵宾地区颇有影响的群众抗日武装。1945年12月,沈相荣任岫岩县石佛崖区党工委书记,组织开展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和支前支战工作。1946年10月23日,国民党军队占领岫岩,沈相荣按照县委部署,领导区武装和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斗争。沈相荣身患重
[] (19081946)
36、沈坤
  沈坤:(1507年-1560年),字柏生,号十洲,南直隶淮安府大河卫人(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河下竹巷街梅家巷)祖辈均为军籍,父亲沈炜经商。嘉靖十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年中进士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嘉靖年间,任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十三年五月,升为右春坊右谕德,改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十八年母病丧家居时,适倭寇犯淮,沈坤招练乡勇两千人,抗倭有功,民间称“武状元”。嘉靖三十九年,淮安太守范槚和给事中胡应嘉诬陷他“
[] 明朝状元(15071560)
37、沈宪
  沈宪(?—490后),字彦璋,武康(今德清)人。初任州从事、主簿。后历任临首令、余杭令、巴陵王府佐、带驾部郎等职,深得明帝赏识,补官乌程(今湖州)令。又任通直郎、都水使者,皆有政绩,除正员郎,补吴令、尚书左丞。南朝宋昇明二年(478),沈宪擢任长史、南梁(今安徽寿县)太守。迁豫章王咨议,未任坐事。后复任安成王冠军、武陵王征虏参军、镇军长史、左军司马等。曾任山阴(今绍兴)令,政绩显著,加宁朔将军。王
[南北朝] (?~490)
38、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沈与求,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卒于高宗绍兴七年,年五十二岁。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累迁至明州通判。上疏论执政,迁兵部员外郎。自劾以为言苟
[] 宋朝词人(10861137)
39、沈麟士
  沈麟士(419—503),字云祯,武康人。少时家贫如洗,以织帘为生,但好学不倦,故人称“织帘先生”。及长,隐居德清吴羌山(又名乾元山)讲经,从学者近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时有“吴羌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之语。南朝宋昇明(477—479)末,太守王奂上表推荐,诏任奉朝请,不就。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吏部郎沈渊、中书郎沈约又表荐麟士,称:“吴兴沈麟士,英风夙挺,峻节早树。”又下诏征为太学博
40、沈万三
  沈万三,本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湖州南浔)人,祖上迁居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东蔡村。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聚宝盆”,说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沈万三(1330年-1379年),名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人。 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祐由湖州路乌程县(
[] 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1330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