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姓名人堂(6)
101、邱鹏年
  邱鹏年(1881~1934),字龟山,号皈三,今七星乡红联村人。邱鹏万(1885~1956),字鹤山,邱鹏年胞弟。邱鹏年,民国3年(1914)毕业于湖南省高等学堂后,先后任江西省万宜县法官,郴州地方审判厅厅长、澧县知事、省第一、二、三汽车路局主任委员、桃源县县长、长沙市政府第一科科长等职。虽身居要职,但对贫苦人民深具同情之心。每当青黄不接,贫苦农民求借者,总是有求必应。某年冬,邱返家探亲,适逢外地
(18811934)
102、邱金高
  邱金高(?~1934),上过私垫,有文化,写得一手好字,利川市沙溪乡大沙溪人,曾任大沙溪红军游击队队长。1934年1月,邱金高等人结识贺龙派到当地组建游击队的领导人刘汉卿、花顺涛。刘、花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和红军的主张,邱金高等人深受启发和教育,要求参加革命。不久,刘汉卿、花顺涛派骨干大老谢、小老谢和柳顺舟协助邱金高、杨洪春回大沙溪组建游击队,通过一段时间的串联发动,正式成立大沙溪游击队,柳顺舟任政
103、邱仁华
  邱仁华,1914年8月生,福建省上杭县白沙区将军桥村人,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十二军二支队战士、红一军团三军九师司令部通讯员、政治部宣传员,一师通讯连通讯员。长征途中,担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警卫员等职,参加了温家石、长沙、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等战役战斗,参加了长征。抗日战
(19142014)
104、邱云起
  邱云起,崇祯庚午(1630年)举人,任兵部主事,与姻亲王明志俱倜傥,尚气节。明末,唐王之弟聿粤由福建入广东,常驻保昌,邱、王两人为之护卫,并奉永明王命,在南雄募兵勤王。清顺治庚寅(1650年),大军平定南雄,邱、王暗中纠合数百人,欲起事拖明。谋泄,清守将诱邱、王至城东关帝庙,劝其归顺,不屈,被杀。
[]
105、邱东平
  邱东平(1910-1941)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教导主任原名潭月,字席珍。1910年出生,广东海丰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从事革命文艺创作活动。1936年7月和鲁迅等共同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坚决要求抗日救国。1938年1月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的秘书、新四军第1支队政治部敌军工作科科长。随新四军先遣支队进入苏南后,写出反映韦岗战斗的报告文学《截击》。参加苏
(19101941)
106、邱启明
  邱启明(1903~1958年),生于海澄县(今龙海县)浮宫邱厝一个富裕家庭。民国13年(1924年)考进漳州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民国15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掀起革命的-。邱启明在翁泽生、季永绥指导下,阅读《向导》、《先驱》、《团刊》等革命书刊,思想逐步倾向革命。不久,邱启明与“二师”学生王德、王占春等9人被吸收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同时,成立漳州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季永绥任第
(19031958)
107、邱衍海
  邱衍海,乳名富福,宁化县泉上镇泉下村人,1968年生。父亲早丧,大嫂又不幸病逝,扔下三岁的侄儿九根。他母亲和哥哥终日在外劳动,家务事便落到他身上。他每天早起做饭,放学后干这干那,整天忙碌不停。上初中后,他常常边烧火,边读书,边带侄儿,边做作业。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学习梅花坚强的毅力和性格,做战胜困难的强者,做学习的主人。”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全班第一,被评为“三好学生”。198
(19681983)
108、邱子华
  邱子华(1915-1945),又名邱启化,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参加农民武装-,并加入儿童团,1930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冬,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他留在闽西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1月,闽西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邱子华任支队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3月,从福建开赴皖南,调任第4团政治处技术书记。部队进入苏南敌后,他调任
新四军战士(19151945)
109、邱传德
  邱传德(1919~)寿县人。民国25 年(1936 年)考入安庆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部政治队队员,第五战区第四游击司令部第九支队教官,河南省经扶县政府技士,安徽省寿县政府监印。民国29 年被保送安徽省干部训练团建设组学习,结业后一直从事道路工程建设。1950 年至1990 年,历任合肥市人民政府、建设局工程师、市政管理处高级工程师(1981
110、邱巍高
  邱巍高,男,汉族。1922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38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7月由地方加入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江苏省澄西区区委会宣传科科长,区委书记,澄西县委武装部部长。他历任班长、干事、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教导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营教导员、营长、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战役、涟水战役(两次)、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临朐战
(19222011)
111、邱云
  邱云 (1938~)笔名雪峰山。湖南隆回人。中共党员。1954年参加工作,1955年入伍。1962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部队历任文工团员、创作员、文化教员、宣传干事、副处长、县人武部副政委、深圳边防检查站副政委等职。1985年转业到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88年到香港深业集团经济信息部任副总经理、总经理,香疆集团总经理,香港深业集团驻深圳办事处副主任。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
112、邱有源
  邱有源 (1956~)笔名曲源。湖南衡阳人。民盟成员。研究生学历。曾任民盟梧州市委副主委,现任广西贺州市文联主席兼贺州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曲协理事、中国音协会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广西文联委员、广西曲协副主席、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明月清风集》、《我为自己画太阳》、《人在旅途》、《红土地的旗帜》等五部文艺专著。发表
113、邱勋
  邱勋 (1933~)山东昌乐人。历任教师,,山东省创作室主任、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儿委会第四、五届委员。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山高水长》、《烽火三少年》,中篇小说《大刚和小兰》、《飞吧,小燕子!》等,短篇小说集《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大车轱辘转》、《邱勋儿童短篇小说选》、《邱勋小说集》、《邱勋作品选》等,散文集《闲说蝈蝈
114、邱树添
  邱树添 (1968~)笔名石头河。福建宁德人。中共党员。1988—1990年就读于宁德师-教系。1993年后历任宁德市委报道组、《闽东日报》宁德记者站记者、组长、站长,宁德市委通联站科长,蕉城区委报道组组长兼《闽东日报》蕉城记者站站长,宁德市委通联站副调研员。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闽东商帮》、《都提速了》、《奔向长三角》、《底层表情》等,报告文学《天地
115、邱建民
  邱建民 (1924~)笔名鲁克、洛菲。浙江宁波人。1940年中学毕业。1946年创办青苗新闻社,与人合编《诗站》周刊。1949年后历任〓波人报》特约记者,上海市新闻出版处书刊审读,展望杂志社、新知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编审。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夜航》,科幻小说集《奇妙的刀》、¨鬼海》、《失去的小人国》,童话集《小黑鳗游大海》、《谁
116、邱恒聪
  邱恒聪 (1946~)江西宁都人。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历任遂川县剧团编剧,吉安地区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地区广电局副局长,专业作家。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江西省文联第四、五届委员,江西省作协常务理事。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狂飙》、々代绿林》、《文天祥》、《宋应星》、《古城枪声》、《少年军需队》、《苏区赤子》等,电视剧剧本《大唐歌飞》
117、邱国鹰
  邱国鹰 (1944~)笔名蔚明。浙江洞头人。硕士研究生结业。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县人委办公室秘书、文化馆副馆长、文化局局长、政协副主席兼文联主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陋屐浅痕》、《百岛揽胜》,童话集《神渔》、《虾子学艺》,寓言集《不受骗俱乐部》、《大象和蚂蚁》、《狐狸打猎》、《狐狸卖聪明》、《-大仙》、《聪明猴的骗局》,故事集《海洋动物故事》、《西施贝》
118、邱春林
  邱春林 (1955~)笔名易夫日、荀阳。湖北赤壁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北京自修大学汉语言专科,2000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1980年后历任团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办公室政研员,地区(市)外经委办公室主任等职,现任湖北咸宁市水产局副局长。咸宁市作协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8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视剧剧本《潇洒人的脚步》,长篇历史小说《钟九闹漕》,
119、邱长发
  邱长发 (1940~)笔名晓秋。吉林辽源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艺术专科学校。1955年参加工作,1961年入伍,1985年转业。历任工人、职员、解放军战士、文书、班长、排长、宣传干事、文化干事,某部政治处主任、团政委,辽宁省作协办公室主任、创联部主任,省作协理事,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省版权协会理事。中国作协第五次全代会代表。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
120、邱汉三
  邱汉三(1892~1968),又名邱毓杰,卫固镇太平庄人。“七·七”事变前后,他弃教从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2月,廖容标等人发动黑铁山起义时,司令部就设在他家里。1938年至1940年,他担任卫固“动委会”委员时,曾两次被捕。在狱中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出狱后,他依然热心于抗日宣传工作,竭尽全力动员青年参军参战。颇孚重望的邱汉三949年当选为桓台县首届人民代表大
卫固镇(1892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