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姓名人堂(7)
121、罗烈
  罗烈,字子刚,长汀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建炎二年(1128)登进士,授同安县尉。建炎四年六月,御营前军将领杨勍发动兵变,由浙江金华入闽后,直逼泉州。罗烈率部抵御,杨勍败退。绍兴初(1131--),罗烈调任兴宁县令(今广东省兴宁县),遇农民起义,农民军突入县城,罗烈被俘,后释放回县。不久,农民军复来,罗烈率千余人击败农民起义军。后罗烈以宣教郎知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县)。他所至多有惠政,尤以育才养士为著
[]
122、罗宗洛
  罗宗洛,(1898.8.2-1978.10.26),植物生理学家。浙江黄岩人。1930年获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早年研究氢离子浓度对细胞原生质胶体性质的影响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及各种金属离子对植物吸收铵离子、硝酸根离子的影响研究,发展了植物氮素营养生理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植物组织培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18981978)
123、罗平亚
  罗平亚(1940.6.3- )油田应用化学工程,石油工程专家。出生原籍四川省隆昌县。1963年毕业于四川石油学院。现任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综合应用地质学、岩矿学、化学、石油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在机理研究突破的基础上,把作用机理、处理剂设计与研制和相应的石油工程、油田化学工程有机结合,成果创造性强,应用效果显著,其研究内容一直处于本学科前沿:创造完成深井高温水基泥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24、罗永祥
  罗永祥,1965年3月16日生于四川省宜宾市李端乡新联村七组一个农民家庭。1983年7月高中毕业,1984年1月任村团支部书记。1987年2月,罗永祥担任宜宾市李端乡新联村村长后,在给亲人的信中说:“既然大家都说我是年轻的村长,我就绝不甘心别人把我和其他村长等同视之,至少也要比人家多几分朝气,多几分活力,不说干出什么成绩,也要有所起色。我这几天在家里已整理出1987年的工作规划,并根据我村的地理、
(19651988)
125、罗饶典
  罗饶典.字兰陵.号苏溪.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生.湖南省安化县大福镇浮山村人.清云贵总督.太子少保.嘉庆十七年在县崇文书院授补博士弟子员.十八年进省岳麓书院.道光五年登拔萃科.八年应顺天乡试中举.九年登进士弟.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十年授武英殿篡修.十一年授功臣馆提调.十二年教习庶吉士.十四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十五年任顺天乡试正考官.十六年任山西平阳知府.十九年任山西督粮道署按察使.二十年任
[] 清云贵总督(17931854)
126、罗万藻
  罗万藻(?-1647),字文正。江西临川腾桥人。明末古文家。天启七年(1627),乡试中举。崇祯中行保举法,祭酒倪元璐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多次劝说、极力保举他入朝,而罗万藻婉言谢绝。弘光元年(1644),福王朱由崧召他为福建上杭知县。第二年,唐王朱聿键偏安福建,提拔罗万藻为礼部主事。当时明朝政治腐败,国弱民穷,四处乱起,清兵进关,他忧国忧民。翌年(1646)八月,因挚友艾南英去世,数月之后,为人天性
[] 罗万藻(?~1647)
127、罗瘿公
  罗瘿公 名敦曧,字掞东,号瘿公。男,诗人,京剧剧作家。祖籍广东顺德。出生于1872年(同治十年),1924年9月23日(农历甲子年八月廿五日)逝世于北京东交民巷一家外国医院,葬于北京西山,享年52岁。其父供职于翰林院,任编修。他幼攻诗文,青年时期就读于广雅学院,为康有为弟子。23岁中副贡,官至邮传部郎中。1908年,出任唐山路矿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坐办。民国成立后,先后任-秘书、
京剧剧作家(18721924)
128、罗珵
  罗珵是明朝著名学者、思想家,弘治六年(1493)探花罗钦顺的侄子,叔侄鼎甲,自是一段科举佳话。罗珵自幼聪明好学,精通《周易》,于嘉靖十三年(1534)乡试中举。罗珵的史料极少,只知他殿试高中后,授翰林院编修,现在人们可以见到的也只有他的殿试策。
[]
129、罗显
  罗显,字乐天,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嘉靖、万历间,官至太医院判。罗显悉心研究祖国医学,尤精于内科顽症,热诚为乡里百姓治病,每遇贫穷之家,则施药济治,不收分文,其高尚的医德为乡里称道。中年被召入京为御医,医名大噪,著有《红杏编医案》。
[]
130、罗荣
  罗荣,字志仁,号蘖山,凤埔乡罗家墩村(今为水库淹没)人,约生于明成化初年(1465年)。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出使临清,累升员外郎、郎中、广东布政司参议、参政等。罗荣任郎中时,古田尚无城垣之建。县民林堪至京申请筑城,罗荣鼎力相助,请于朝廷,始得实现。罗荣为官绝私访豪强,拒官吏送银献媚,而遇微贱者必以礼相待。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在广东任布政使时,他看到人民受暴敛之苦,灾旱不断
[] (1465~?)
131、罗輈重
  罗輈重(1889-1950) 教育家。湖南湘乡县(今属类底市)人,字春驭。生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父亲罗申田,清未翰林,历任江苏参谋处督办、驻西藏左参赞兼总参谋等职,1912年(民国元年)被叛将钟颖谋杀。1914年, 罗輈重为报父仇并惩-,咬指血书上诉。翌年,北京政府将钟处死,将罗申田生平事迹宣付史馆立传。未几,罗辅重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早在1901年,罗申田在家乡创设
(18891950)
132、罗南生
  罗南生(1608~1661年)正名如熏。夏茂人。明末县学廪生。清兵入闽后,与残明隆武帝(原唐王朱聿键)的御史、桐城钱澄之在夏茂秘密建立武装,拥戴明皇室后裔德化王,建号新建,共图反清复明。清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间,高桥里胥陆顺也向县衙举报罗南生暗藏国犯(钱澄之)阴谋造反。罗南生带人前往高桥,杀死陆顺也,趁势率起义军向县城进发。其时清兵入闽不久,占民房,索供应,为所欲为。若0不遂则滥施刑罚;百姓
[] (1608166)
133、罗公升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
[]
134、罗天尺
  罗天尺(1686~1766年),字履先,号石湖,大良人。自幼聪明颖悟,博学多识。在省学就读时,深受惠士奇赏识,亲笔抄录他的诗文遍示诸生。时人把天尺和何梦瑶、苏珥、劳孝舆合称“惠门四俊”。天尺不喜八股制艺,乾隆元年(1736年)中举后,更加肆力词章,造诣日深,颇受学界注目,北方著名学者彭端淑、陈璋、张汝霖、郑虎文等先后相与订交。巡抚傅应泰推荐他上京参加博学鸿词特试,但他无意仕进,以隐居讲学著述终老。
[] (16861766)
135、罗仲霍
  罗仲霍 (1881~1911),名璋,号则君,白花镇联丰村人。其堂叔祖罗添,是太平天国时农民起义军的将领。 仲霍幼年丧父,母杨氏,生有三子,仲霍居长,日常生计,靠母亲帮人缝补衣服维持。仲霍幼时靠族人资助,在乡间私塾就读。他聪明过人,重师好义,深得老师赏识,悉心教诲,学业日进。仲霍兴趣很广,尤其爱好文学,擅长诗文,他的习作文笔生动,被誉为“神童”。 仲霍长大后,娶妻杨氏,生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811911)
136、罗元鲲
  罗元鲲,字瀚溟,县敦信团利村(今洋溪)寨边人。清光绪八年(1882)生。光绪三十二年从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毕业,成绩冠首,监督谭延闿留其在堂服务,不就而归。罗元鲲返籍后,连续在新化速成中学堂、新化公立中学堂、新化县立中学授课6年。民国2年(1913),罗仪陆(原游学预备科副监督兼教务长)在长沙恢复清末被勒令解散的游学预备科,改名“复初”,罗元鲲应邀前往执教。自此至民国26年冬,在省历任复初、明德、妙高
(18821953)
137、罗教铎
  罗教铎,字湘遒,号和善,县敦团麻罗村(今洋溪麻罗村)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光绪二十四年参加院试,获生员。光绪二十九年考入南昌第(府)京师大学堂。光绪三十一年,从湖南高等优级师范学堂理科第一班毕业,人称“洋举人”。次年,赴洪江担任电报局长及税务局长。辛亥革命后,改业从教,先后在长沙省立第一中学、湖南第一师范、长郡、明德、妙高峰等校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深为省内教界赞誉。民国8年,湖南
(18861951)
138、罗黄裳
  罗黄裳(生卒年不详),字美至,西安街道范洲村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任江西吉水县知县,改任湖北云梦县知县。云梦县是个贫困县,又是拥有广泛特权的宗室分封地,物资被他们大量耗费。罗黄裳尽心竭力为民,很多要办的事情都不打扰百姓。后来调任南京大理寺评事①,被派往各地审录刑囚,清理冤滞案。浙江、江苏南部一带的许多冤假错案,大部分被他纠正过来,金如玉等百余人免于死刑。为防范民众起事,明万历元年
[]
139、罗衮
  罗衮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光化末前后在世。大顺中,(公元八九一年左右)历左拾遗、起居郎。仕梁为礼部员外郎。时梁太祖拜罗隐为夕郎,不就,衮作诗劝勉,有谗书虽盛一名休之句。衮著有诗集二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140、罗荣光
  罗荣光(1834-1900)清末将领。湖南乾城(今湖南省吉首市乾州镇)人。他原为曾国藩部属,初任把总,后入淮军,曾赴上海(今上海市)在洋枪队任职,升总兵。1867年(穆宗同治六年),因镇压捻军有功升记名提督,后补大沽口协副将。1887年(德宗光绪十三年),以创设水雷营、并教练有方,又升天津(今天津市)镇总兵。1900年(德宗光绪二十六年)6月,率军驻守大沽口炮台。6月16日晚,联军派代表递交最后通
[] (18341900)